《中华文学选刊》2018年第12期目录

2018-11-28  本文已影响0人  中华文学选刊


中華文學選刊

2018年第12期

主编阅读

班 宇  小说二题

《逍遥游》选自《收获》2018年第4期

《枪墓》选自《山花》2018年第10期

实力阅读

老 藤  青山在

选自《人民文学》2018年第10期

陈继明  母亲在世时

选自《湘江文艺》2018年第3期

王大进  客房

选自《天津文学》2018年第11期

刘建东  相见不难

选自《芙蓉》2018年第6期

韩松落  走进有光的所在

选自《小说界》2018年第5期

读大家

李丹梦  姚雪垠:最后的“史官”

选自《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18年第6期,有删节,原题《最后的“史官”——姚雪垠论》

作家记事

周晓枫  野猫记

选自《钟山》2018年第5期

作家行走

柏 琳  一座被文学催眠的城市

选自《单读17:人的困境》,台海出版社2018年6月版

锐阅读

魏思孝  一份青年作家调查报告

选自《山东文学》2018年第10期

潮阅读

邵燕君 等  破壁书·网络文学关键词

选自《破壁书:网络文化关键词》,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生活书店2018年5月版

八方阅读

(中国台湾)黄崇凯  七又四分之一

选自《花城》2018年第5期

《中华文学选刊》2018年第12期,

12月1日出刊

本期看点


主编阅读

小说二题

《逍遥游》《枪墓》

班宇

《逍遥游》选自《收获》2018年第4期

《枪墓》选自《山花》2018年第10期


△班宇

班宇的《逍遥游》让我很惊讶,完成度非常高,语言简约传神,闪动着毫不刻意的诗性,贴着一群普通人卑微而沉重的生活,写出了生命隐约见底时的生机与飘逸。

——《收获》杂志主编程永新

《枪墓》的前半部并不令人陌生,一个青年的挣扎与流徙,大体是这时代的色调。文本的穿透力来自于故事中的故事,两者的潜在交融,赋予生存形态以纵深,让人看到命运的埋伏是如何展现在一代人身上。落差带来冲击,小说的沉郁就在于希望的一再隐退。

——《山花》杂志主编李寂荡

△插画:吕桂洁

故事的原型来自身边人的讲述,我虚构了大部分情节,出乎意料,推进很快,甚至超出我的控制,我时而觉得自己像许玲玲,想去环抱,却虚弱无力,时而觉得自己是许福明,陷在一片大雾之中,却总想着笨拙起舞。两者既对立,又是一体,不单单是血缘关系,我想他们也曾共同听见那些呜咽,并为之停驻片刻。

而这些时刻像是一道岔路,支线情节,并不重要,可做可不做,在漫长的贫瘠之中,他们在努力让自己变得稍微丰富一些,并为此筋疲力尽,无所谓对错,历史不会记述,但对于个体来讲,这又极其关键,像是溺水者,不断挣扎,想要上来透口气,或者是迷途者,等待一个晴夜,想要依据星辰去辨别方位。

写作有时也是这样,借着些微光芒,复述或者创造一个世界,以区别于混沌、牢固的日常。我尽量做到轻松、简洁与诚实,想让某种力量在文本里流动起来,却总是事与愿违,好比已经站在山或者海的高处,却无法改变风和浪的方向,只能任由拂动。写《逍遥游》时,很多地方都不得不停下来,喝口凉水,抑制一下情绪,这时候我深深感知到一种局限,所有人的局限。人与人之间,花费很大力气,去接近彼此,最终又要远离,几乎是为一种徒劳而倾尽全力,这没办法解释,不符合规律,却一直在发生,从不停歇。

——摘自班宇《逍遥游》创作谈

实力阅读

青山在

老藤

选自《人民文学》2018年第10期

△老藤

△插画:吕桂洁

我崇尚生态文学的理念,但我表达的却不仅仅是文学。青山在,金山银山就在;青山不在,金山银山也不可能持续。这就是古人说的,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的道理。我们的前人总是过于强调万物皆备于我,殊不知万物皆有灵性,某些动物不用任何仪器就能预测地震,显然超过了人的感应能力,既然人在向动物学习的过程中取得了某些进步,为什么还要踏着动物的鲜血和尸体前行?当地球上只剩下人类自己时,人类该是多么的孤独!

河那边的存在是希望的存在,人类所有的航行都是为了抵达彼岸。《青山在》中皮匠传人毕国兴实现了转型,猎手索三因为貔子的拯救得以存活,结局似乎令人欣慰,但现实却并不如此。北方白虎,依然是个传说;至于貔子,这种曾遍布大半个中国的小动物,多年前已经绝迹,它们只是存在于北方的某些地名里。

——摘自老藤《河那边》

母亲在世时

陈继明

选自《湘江文艺》2018年第3期


贵为人母,在众儿女面前,总是标榜一碗水要端平,可事实是,“母亲”往往私爱“成功者”哥哥和姐姐。尤其每每与商界精英的哥哥照面,“母亲”则反而像个听话的孩子,言语、身体、神情包括立场,唯哥哥言听计从,“母亲”威严彻底崩溃,不能不说这是陈继明最为放肆的叙事。只有到了这一层面,关于“母亲”的象征叙事与作为象征体系的“母亲”叙事,才算深入和彻底。由此可见,《母亲在世时》是在《七步镇》个体拷问基础上的一次更加精细化的叙事,它由个体确认的危机扩散开来,进入到了造就个体的家庭、家族及其现代史层面。如此读来,《母亲在世时》真让人不寒而栗,它的上游是鲁迅及其五四启蒙传统,下游能接续的只能是王蒙的《活动变人形》、张炜的《九月寓言》、礼平的《晚霞消失的时候》等不多的一些小说了。

——摘自牛学智评论《别样的思想冲击》

客房

王大进

选自《天津文学》2018年第11期


那就是她,她想。她不可能看错的,她对她太熟悉了。瘦高的她居然穿了一身粉色的套装,窄窄的短裙把她的臀部也包裹得有模有样,黑色的皮鞋也是尖细的,显出她脚踝突出。她知道她过去的苦恼,人很苗条,长得也精致,但却要穿38码的鞋子。她熟悉她,也熟悉她的脚。她俩穿着同样尺码。

就在那一瞬间,邬金梅的心里突然有些颤抖起来。而当她听到电梯发出的清脆的“叮当”一声提示音,发现那个背影已经迅速地跨进了电梯。就在电梯门缓慢合上的那一刻,邬金梅看到了那个叫孙纯的女人转过来的脸。那是确凿无疑的,白皙而冷漠的一张脸。而那张脸完全没有想到在这个酒店里会有一双眼睛正在盯着她。

——摘自《客房》

相见不难

刘建东

选自《芙蓉》2018年第6期

△刘建东

有时候人生就是这样,邂逅比刻意的相遇更合情合理。我没有再去主动找她。但是我震惊地发现,在我内心深处,一个叫作雷红宇的姑娘,牢牢地占据着一片天地。我日益觉察到,我曾经见过她,她的容貌慢慢清晰起来,她的身体微胖,脸是圆的,嘴唇很厚,嘴阔,声音低沉、浑厚。只是有一点令人遗憾,我始终看不到她的目光。不管我多么坚信,我曾经在三十年前的校园里,和她打过无数次的照面,和崔瑞云一样,站在操场边,听过她动情的歌声,可是,她的目光,却无法穿越时光,让我真切地感受到。

——摘自《相见不难》

走进有光的所在

韩松落

选自《小说界》2018年第5期

△韩松落

所有像她一样的美女,也许都要为这美付出点代价,平白无故得了件东西,从来都不是什么好事,都要在别的地方找回去。她不但付足了代价,现在更把这美交回去了,所以也该过几天安静日子了吧。身边的窗台上有一盆蔷薇,正开着大朵的红花,她顺手掐了一朵,插在耳朵边,这花要是长在公园里的,那是随便掐不得的,是要受罚的,但是现在这花是她种的,她爱掐多少也没人管,她一高兴就又掐了一朵。夏天的午后,白杨树那苦苦的油香从窗户里直灌进来,她躺在摇椅上,被斑斑点点的树影子罩着,闻着这味道,摇摇晃晃的,就觉得有点困,慢慢也就睡着了,恍惚中,她还在想:就这样过下去吧。

——摘自《走进有光的所在》

读大家

姚雪垠:最后的“史官”

李丹梦

选自《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18年第6期

有删节,原题《最后的“史官”——姚雪垠论》

△李丹梦

姚雪垠(1910—1999)的名字与生命是跟《李自成》连在一起的。这部曾引发洛阳纸贵并广受赞誉的皇皇巨著,近二十年的接受与评价可谓惨淡凄凉……要给《李自成》一个确切、公正的历史“位置”,相当不易。因为它的写作时间跨度实在太大。若从1941年姚萌生写作念头算起,到他1999年去世,《李自成》的创作持续了近六十年。活了八十九岁的姚雪垠把三分之二的生命都用来写《李自成》,他的最初驱动在哪里?1978年,聂华苓、安格尔夫妇探访姚雪垠,安格尔劈头就问:“你在《李自成》第一卷写李自成全军覆没,并不灰心,顽强斗争,十分动人,是不是写你自己在1957年的命运?”姚笑言:“你讲对了一半。”那另一半又是什么呢?


△姚雪垠

许建辉在《<李自成>的遗憾》中透漏了一个秘密:我们今天看到的《李自成》第四、五卷竟是由原先设计的第五卷拆分而来,姚计划中的第四卷“失踪”了。从诸多迹象来看,他可能根本就没写第四卷……如果照姚当初的设计,保留楔子,并附上详细明确的整理后记,情况可能迥乎不同。那是种脱弦断裂、反常触目的形式,楔子以此将依止辩证唯物论的封闭井然的历史文本冲撞开了。我们看到的不仅是叙述后的明末农民起义,还有叙述行为本身。那是史官的世界,他的热忱与痛楚、坚执与放弃、信念与茫然,一个巨大的精神文本!我们很容易觉出楔子的拼贴意味,这后现代的手法姚玩得相当生涩,别人灵机一动或依凭个概念就拼好了,他拼贴的竟是十六年的重复与焦虑,以至肉身与生命。一座生命的“断桥”!连不上,就,就不连了……

△《李自成》

——摘自《姚雪垠:最后的“史官”》

作家记事

野猫记

周晓枫

选自《钟山》2018年第5期

△周晓枫

我们小时候,称既漂亮又不羁的美人为小野猫类型——看到梦露,你几乎立即就能领会修辞发明者的当时感受。我的惊艳,它是一只天生经过全套美容之后才降生于世的猫。梦露有张粉雕玉琢的俏脸,有双勾魂摄魄的美目——它盯着你看的时候,是那种令人怦然心动而它自己却无动于衷的眼神。同是橘猫,它是澄金色与亚麻色结合,脸部和肚皮的部分白色,是童话里才配有的雪白。猫的瞳孔形状跟光线强弱有关,可我觉得,梦露的眼睛很少出现锁孔般的细线,它的瞳孔又圆又亮。天真、俏皮、傲娇、慵懒、羞怯,又敏感、好奇、不乏端庄……这就是传说中的风情万种吧?梦露就是这么绝妙,它显然是只少女猫。眼神清亮,梦露之所以有这样具美瞳效果的眼睛,是因为瞳孔经常也是圆的,带有轻微的吃惊感。不像大花生见多识广,不再被许多事情惊扰,瞳孔总是细线状。也不像正值青年的警长,眼角有眵目糊,像老人那样经常蒙着一层隐约的泪水。梦露的娇俏模样,能让人把它的缺点都当特点。一只美得浑身发光的猫,离开阳光,它也自带光环。难以置信,它的嘴角竟然有颗美人痣,所以我管它叫梦露。

——摘自《野猫记》

作家行走

一座被文学催眠的城市

柏琳

选自《单读17:人的困境》

台海出版社2018年6月版

△《单读 17:人的困境》

△作者柏琳

在阿赫玛托娃故居博物馆的诗人画墙前

如果阿赫玛托娃令俄国哀泣,茨维塔耶娃则恰好相反——她为斯拉夫人带来狂喜。两位不分伯仲的女诗人,区别在于情感的浓度。

读茨维塔耶娃,是“寒冰的篝火燃烧如喷泉”;读阿赫玛托娃,是月光洒遍大地,“光亮的源流被秘密地隐藏”。她们是俄国诗歌的双生花,象征杰出女性的两种命运,对生活的两种抉择——前者是裂变、激越,“注定要焚毁一切”,后者是哀伤、优雅,“微笑在温驯的唇中蔫萎”。

茨维塔耶娃是莫斯科的暴烈少女,阿赫玛托娃是彼得堡的冰冷贵妇。两个女人一生都在微妙的对峙中度过,观照那个不会成为但隐隐渴望成为的潜在自我。

△茨维塔耶娃(左)

阿赫玛托娃(右)

——摘自《一座被文学催眠的城市》

锐阅读

一份青年作家调查报告

魏思孝

选自《山东文学》2018年第10期

△魏思孝

上个月,朋友让我帮忙。我刚失业不久,需要赚点外快,便应承下来,用他的话说,事情不复杂。他所在的出版公司,正在策划一本关于21世纪初非正常死亡青年作家的选题,既是非正常死亡又是青年作家。青年作家分为著名和非著名的,朋友负责非著名的,相对冷门需要实地调查。不巧的是因为工作性质的原因,长久的坐姿让他痔疮发作,严重到睡觉时只能趴在床上。

作家,尤其是写严肃文学的,他们忍受清贫的生活笔耕不辍,耗费那么多精力出本书,也卖不出几本,有些还要买书号自费出版,搭进去不少钱,从投入和产出比来算,无论如何都是不划算的。我不是看不起他们,但也只能以文学理想和精神追求,来解释他们这种不经济的行为了。我二十三岁,刚毕业两年,曾经的文学理想已经消失殆尽,主要是我不想过得这么贫穷。两个姑娘离开我,也不无经济上的原因。我不是说她们贪财,这太偏颇也不符合真实情况,只是任何人都有追求幸福的权利,包括我在内。

——摘自《一份青年作家调查报告》

潮阅读

破壁书·网络文学关键词

邵燕君 等

选自《破壁书:网络文化关键词》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生活书店

2018年5月版

△《破壁书:网络文化关键词》

这是一部“活在当下的词典”。不过,需要强调的是,这里选的是网络文化“关键词”,而不是“流行词”。它们从无数的流行词中被选出,每一个都积淀着该部落文化的重要内涵,并且,没有一个是已经死掉的,每一个都在旺盛生长着。

既然是生活中的词,难免百草丛生,青少年亚文化本身也具有突破主流规范的冲动,有些词或许并不那么高大上,甚或有些粗鄙,但却是整套话语体系中的有机组成部分,不可或缺。我们记录、研究、出版的选择并不等于认同、推崇这种文化,这一点,相信读者也早有共识。

本书的编选者都是该部落的资深粉丝,有的还是元老、大大,乃至巨巨。很多关键词,凝聚着他们的中二岁月、研二情怀,也是他们生命的关键词。

所以,这也是一部出自学者粉丝之手的“有爱的词典”,是中国第一代网络原住民为自己写史。破天荒地,这些“八九点钟的太阳”们,居然有了话语“立法权”。

——邵燕君

△邵燕君

玄幻(东方玄幻)

“玄幻”一词最初是香港作家黄易用于描述他自己的“建立在玄想基础上的幻想小说”,后来广泛流传衍化,含义已完全不同。广义的玄幻,相当于高度幻想型小说,是指小说中的虚构世界不以现实世界为依据,不遵循现实经验规律,完全是由幻想构成的。在网络小说中狭义的玄幻,是指其幻想世界设定的文化背景和根源既不是来自系统化的中国风格的修仙小说,也不是来自西方传统的奇幻小说,而主要由作者自己根据需要而拼凑和搭造的。

玄幻是一个没有占主导地位的系统化设定的类型,主流的网络文学网站对它的划分和指认也极其随意,这使玄幻实际上沦为了一个类型大口袋,凡是不能归入修仙与奇幻的幻想小说,都可以放到这一类型之下。玄幻小说中最有影响力的子类是“东方玄幻”,即以中国古代世界为背景的幻想小说,但它们大多数也只有似是而非的东方背景、东拼西凑的中国元素。

——摘自《破壁书·网络文学关键词》

八方阅读

七又四分之一

(中国台湾)黄崇凯

选自《花城》2018年第5期

黄崇凯

▲ 场:143

 景:牯岭街

▲ 时:夜

▲ 人:小四、小明

小四跑过街拦住已经又走了一段路的小明,小明见了他很开心的样子。

那时候的黑夜比较黑,路边书报摊贩的光晕松散,穿着短袖卡其色制服、头顶大盘帽的男学生或站或走,白衣黑裙的女学生三两路过,来往穿梭几辆脚踏车,偶有摩托车排气声划过。我远远看见小四和小明在说话。他们一下子激动起来。小四捅了小明好几下,喊着“没有出息”“不要脸”。小明软软倒下,小四身上宽大的白衫染了大片血迹,小明的腹部渗出鲜红的血。小四这时候着魔似的,看着躺在地上的小明,像是不相信那几刀可以杀掉她,反复喊着“快点站起来呀你”。带着哭腔。

毫无疑问的经典一幕。本园最受欢迎、回放最多次的场景。

△电影《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

主演:张震,杨静怡

如果你想要背景说明,导览语音会说这个场景模拟夏季晚间,实际拍摄时间是在1991年1月30日,半夜三点半,气温摄氏十二度,地点是屏东县长官邸前的道路。当时躺在地上的小明简直要冻坏了。想知道更多,还会提及这个少年杀人事件的原型发生在1961年6月15日晚间十点左右,地点在牯岭街五巷十号后门附近,邻近当时的美国新闻处。建中补校的退学生茅武杀了同为建中补校的刘敏。当年的新闻标题写着《不良少年情杀命案 少女移情别恋 可怜死于乱刀 年仅十五六闯下塌天祸》《年仅十五岁秀苗实堪哀 太保学生杀死女友》。十六岁少年刺杀十五岁少女七刀,胸部一刀是致命伤。刘敏的母亲听闻女儿死讯,吞戒指自杀,被家人救回。茅武因未成年,几经转折,最终被判处十年徒刑。据说茅武出狱后改名去了美国,也有一说在摆摊卖面,没有任何确切的后续消息。甚至不知道他究竟有没有看过跟他同届的同学杨德昌拍出来的电影。

——摘自《七又四分之一》

2019年征订启动,本刊将扩容,

以更丰富的内容服务读者。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