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告诉你如何摆脱拖延症
心理学告诉你如何摆脱拖延症
拖延症应该是最流行的时代病了,如今,不拖延的人恐怕都不好意思说自己是年轻人。心理学博士李松蔚在北大的一次演讲中,重新解读了拖延症。我们听听李老师是怎么说的。
首先,咱们看看拖延症这个词是怎么来的。李松蔚说,拖延症这个词是一个经济学家提出的,这个经济学家在印度的时候,想把自己的一些衣服寄回美国,结果一天就能搞定的事情,这哥们儿拖了八个月。后来他觉得这个状态挺有意思,就从经济学角度分析了一下,给起了个名,意思是一种把事物推向明天的倾向。后来人们觉得拖延是一种心理障碍,就翻译成了拖延症。
但李松蔚说了一个很新的观点,就是过去我们都觉得,拖延这种行为是病根,你过得不好,是因为你拖着不做事造成的,所以大家就把拖延这个事情本身当成是有病。但李松蔚提出了另一种翻译方法,不叫拖延症,而是翻译成明日迷。一层意思是对此刻的逃避,执迷于明天;另一层就是对于明天的幻想,像一种沉迷。而不是拖着不做。
其次,李松蔚老师分析了明日迷的几个特点。一个是不断自责,因为觉得现在过得不好,渴望未来能解脱。比如他现在再苦再累,都是为了将来赚钱买房子,然后生活就好了。但是对于一个正常人来说,他不会把一天的时间经历放在这种幻想上,他对于未来抱有希望,但不会执迷于对未来的幻想。
另外,明日迷很矛盾,他经常会说我没时间,希望把时间都用来干正事儿。我怕无聊,所以走路也要听个英语单词,吃饭的时候也要刷两条新闻。然后他会一直觉得自己浪费时间,就有负罪感。这种人时间表会排的很满,每天几点到几点做什么都写的很清楚,但实际上总是完不成。
所以,李松蔚说,无论拖延,还是明日迷,并不是说我们怎么能不拖拉,而是说我们如何能够从对于明天的这种幻想当中,摆脱出来,回到现在。
最后,我们怎么才能摆脱明日迷的这种状态呢?李松蔚说,有两个层面,拖延是一个行为的层面,而接纳现状是一个想法的层面。在想法上,你从幻想中解脱出来,接受现状,因为你想太多,就没空做事了。从行为层面上,从拖延的行为,变成开始行动的行为。
具体做法很简单:
第一,你的行动一定要有充分的内在动机,就是你自己要愿意做这个事情,而且你认为这个事情对你是有意义的。什么是内在动机呢?有几个小朋友在操场踢球,旁边住个老人,一直被打扰。他和小朋友说,不要在这踢了,但小朋友踢得更欢了。后来老头想了个办法,说很喜欢小朋友在这踢球,而且给他们每个人一块钱。到了第二天,老头就说,我没那么多钱,能不能给五毛,小朋友踢的已经有点不高兴了。到了第三天,老人说,我没钱了,你们就当做好事,免费给我踢球,结果小朋友说你想得美,从此再也不在这踢球了。所以,没有内在动机,外在动机消失了,你自己就不一定愿意做这件事情了。
第二,如果我们不提将来的好处,只看现在,你还愿意干这件事情吗?很多事情,我们在做的时候,收获的其实是很多负面情绪,比如工作,每天都不想做,好像我们当下只能收获这样一些感受,其实不见得,这就是我们要做的转换。
李松蔚举了个例子,曾经有个媒体,采访了很多各国的长跑运动员,问他们在跑步的时候,到了体能极限的时候,会在脑子里说什么样的话,来支撑自己渡过难关。有一句话是这么说的:痛苦是不可避免的,但是受难是可以选择的。一般咱们都觉得,疼痛就是受苦受难,就好像那些负面情绪,是让人无法忍受的一种体验。其实不是的,疼痛是一种感官的刺激,而受苦是我们对这个刺激的理解。我们换个例子说,比如苦和难吃,很多人觉得苦的东西难吃,但有人就喜欢吃苦的,就像苦瓜,很多人都喜欢吃。跑步这句话也是一个意思,你在跑的时候,肯定会累,但你不见得非得把这个累当成受难。
所以,如果真想要回到现在,开始行动,摆脱明日迷的状态,你就要仔细想想,就是哪怕我在做一件看上去很垃圾的事,但是这个事情里有哪部分的品质是我真正关心的?这个你是骗不了自己的,你是否真的关心你在做的这个事情,决定了你是否能够开始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