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人力量的文字社会热点想法

生活‖突然多了碎碎念

2023-11-28  本文已影响0人  蒲公英_0477

文/梁树丽

我和裴老师

一觉醒来发现外面起风了,而且还是带着呼喊声音的那种,或许是我的楼层高,风声更紧一些,反正我第一反应不是应该穿棉袄了,而是今天我和裴老师还能跑步吗?

虽然说风雨无阻,但是风太大的情况下我们就不要逞强了,这段时间班上有孩子生病,很多老师也是带病上岗,所以我们还是要谨慎一些,毕竟冬天的风和夏天的风不一样。

如果换做以前,我会要求自己迎难而上,逆风而行,但是现在活到奔五的年龄,我便少了意气风发,挥斥方遒,多了更多的云淡风轻与曲径通幽,我学会了示弱。

昨天回家看望父母,洗了两大桶的衣服床单被罩,又把母亲房间的床全部换上更暖和的床单,又把墙上的取暖片插上插头,给母亲洗脚等等,即便是这样,我依然觉得不完美。

帮我打扫卫生的老李

母亲倔强一辈子,即便是现在身体是半自理状态,但是她依然想证明自己没有老,自己能行,结果她总是会因为自己的证明而多出受伤。比如她非要去厨房做饭,但结果是她站不稳或拿不到东西而摔倒受伤等等。

我经常告诉母亲要示弱,但是母亲不听,她非要证明自己刚强。哎!性格决定命运,果然如此。

人一定要学会变通,说白了就是解放自己的思想,但为什么有些人,比如像我母亲这样的人偏偏做不到呢?我思前想后,我觉得还是太在乎别人的看法与评价了,说到底是不自信。

因为怕被别人看不起或者想让自己被别人高看一眼,于是自己就要拼命跑在最前面,永远都要排第一,这样自己才有安全感。但是我们从来没有想过换位思考,其实我们很多时候都没有被大家所在意,我们只是自己给自己加了一个设想,我们对别人根本不重要,只是我们自己太自作多情了。

人还是要活给自己看,我们无须也没有必要迎合任何人,爱自己才是最大的浪漫。

我无数次让父母和我来市里面过冬,但是他们果断拒绝,家里每个房间都给他们装有空调和暖气片,客厅还有一个大空调,但是就是舍不得用,即便是给他们交了一千元电费,他们也觉得不冷,觉得开空调浪费。

父亲喜欢吃白菜,但是母亲不喜欢父亲炒的白菜,我看了之后我更不喜欢,我问父亲为什么不添加上粉条,豆腐或腐竹,父亲说单纯大白菜已经很美味了,我看看父亲,我觉得他不是活出了自我,而是他永远都舍不得。

很多次我们回家总是批评父亲“抠”,他的生活标准不是“活好”而是只要“活着”,他永远都处于“凑合”状态。

你可能会觉得他可能是没有钱,这是你的误解,我父亲最为勤劳,即便是现在快八十的年龄,他依然没有放弃他的十几亩地,而且还是拖着一条腿在劳动,不仅如此他还总是要求自己在干活中排第一名,这是他一辈子秉承的理念。

我倒觉得这是父亲童年的阴影造成的,他童年的时候经历过饥饿,他年龄不大就去外地买粮食,自己差点回不了家;去卫辉拉煤,天黑看不清路,自己差点掉进山谷等等,这些经历让他严重缺乏安全感,于是他必须储存,只有这样心里才能踏实。

如果我们看过《热爱生命》这本书,我们就会明白这的道理,一个在死亡线上挣扎出来的人,他们的经历足以改变他们的一生,所以我们没有资格去评价任何人,因为我们根本不知道对方经历了什么。

有因必有果,我们不懂别人,别人更不了解“我”,我们要做的是尊重,即便是自己父母,我们给出的也是建议,因为我们很难做到用一两句话去改变他们一生的执念。

发芽的土豆

父亲的储存体现在方方面面,比如买菜,他似乎总是怕没有菜卖,于是买上一堆,然而自己又顾不上吃,直到最后扔掉很多。

我告诉父亲现吃现买永远吃最新鲜的,但是没有效果,这发芽的土豆我要扔了,父母都反对,他们说还能吃,不能浪费。我告诉他们是能吃,吃完之后口吐白沫,两眼一抹黑,你们可能就去了。

父母不听,他们觉得我在吓唬他们,于是我也不想争辩,直接装上袋子,扔垃圾桶,反正他们也不知道自己到底买了多少菜。

我不知道我将来会不会变成让我自己都讨厌的样子,但有一点我肯定能做到,那就是示弱。老李说这个不用等到将来,现在已经做到了,每天听到我最多的话就是“我做饭不行”,“我这个不会”,“我那个不中”,我还真没注意过自己的低调,他一说我觉得还挺真实。

今天还能跑步吗?风小了就跑,风大就放弃,不能跑可以选择跳体操舞,可以换一种方式锻炼。总之,目标一个,但实现目标的路可以多条。

我们还是要学着变通,毕竟人有自知者明。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