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律精时力交流群

崔律·100天精力和时间管理训练营day33

2018-09-06  本文已影响0人  言廉

【Day33课后实践】

这是2018年9月6日“崔律·100天精力和时间管理训练营”第5.4讲的课后实践。

<实践事项>

按群组和重点目标,再调整类别。

<实践日志>

1.我在本讲中学到的点:

1.1时间记录的版本升级流程,使用时间记录设置类别(名称、颜色、图标)设置一天的活动→根据人生模型提供的关键字来优化这些类别→用大类+小类来记满你的所有时间花费。

1.2近期重点目标,可以将时间记录里的小类升级为大类,目的是提醒自己需要再次花费一些时间。

1.3不在人生模型提供的关键词的类别,比如洗漱、通勤怎么来划分呢?区分这些类别,常用的也就是每天多发生的,使用大类+小类(注意12×6的原则),偶发性/突发的,设置兜底类别,相当于其他类别。漏记的可以设置漏记类别方便查找原因,不断优化。

1.4类别的设置需要不断优化,主动思考你想要的人生及年计划、月计划,若将这些链接起来,是不是时间记录会有意外收获呢?试试看。

1.5有的时候着急写完日志,然后再打卡,今天有反思到这也许是一种消极的拒绝,拒绝去看见自己的不完美,比如年计划的更新,以前的关注点在接下来怎么来消除这些现象,现在看到在消除之前你得先接受它。

2.我在实践中的亮点:

2.1删掉所有的类别,重新来设置类别,发现自己舍不得的是这么长时间的记录大于需要优化调整类别的需求,所以昨天对个别类别的删删减减可以理解。今天下定决心来重新设置。

2.2在设置类别的时候,还是会着急,但告诉自己现在花费时间来思考是为了之后方便记录与统计,试着让自己把注意力先集中在动手开始上,去思考怎么来设置,设置什么类别,如何把人生关键跟时间记录做链接,发现慢慢有点感觉,设置好了大类+小类,于是顺理成章就想到,先记录下试试看,有问题再想办法解决。

3.我的疑问(周六答疑) :

3.1大类下面设置小类,相当于将大类进行项目分解或者找同类,也就是说,当一些类似做用的活动可以放在一个大类里,或者将一些项目进行从下到上划分时可以使用大类。可以这么理解大类和小类之间的关系吗?

4.其他想说的话(如有):

5.[学霸题]:在上班路上学习。你认为算“交通”还是“学习”?为什么?

算交通,因为这段时间主要以交通为主,学习为辅,可以学也可以不学。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