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面书社读书专题读书教育

拆成语故事“一鸣惊人”——会说话是艺术

2017-07-29  本文已影响92人  劭彤读书堂

会说话是一门艺术,既然是艺术,不论是学习、工作、还是日常生活,一定要讲究分寸。分寸拿捏得好,既不伤人,又能达到理想效果。

王本昌老师的《齐国成语典故故事》中第一个成语“一鸣惊人”,讲的就是一位臣子因为用隐喻提醒的方法,得体而恰当地使大王幡然醒悟的故事——

战国时期,齐威王在位时,有一个非常会说话的人,叫淳于髡。

他见齐威王终日沉迷酒色,不管国家大事,内心也很着急。

此时齐国民心涣散,其他诸侯国不断骚扰,国家危在旦夕,其他大臣却毫无办法。

一次淳于髡得以陪齐威王散步,他竟请齐威王猜起谜语来:

“大王,为臣有一个谜语,想请您猜一猜:齐国有一只大鸟,住在大王的宫廷中,已经整整三年了,可是它既不振翅飞翔,也不鸣叫,只是毫无目的地蜷伏着,大王您猜,这是一只什么鸟呢?”

其实齐威王并不是无能之辈,他一听就知道淳于髡将自己隐喻成那只碌碌无为的大鸟,于是回答道:“这只大鸟,它不飞就算了,如果一飞就会冲天;它不叫就算了,一叫就会惊动众人。你就等着瞧吧!”

从此,齐威王不再沉迷于饮酒作乐,一心处理国事,惩治腐败,整顿军事,致使各诸侯国再也不敢冒犯齐国,还把以前吞并的土地乖乖奉还。

齐威王此举可谓“一鸣惊人”——而促使齐威王重振雄风的就是因为淳于髡讲究说话的分寸,在不冒犯大王的前提下,有点醒了“梦中人”。

在我国历史上,还有一个著名的人物,就是清末著名才子纪晓岚,他非常善于驾驭语言,极强的思辨能力,往往能达到出奇制胜的奇效,留下许多千古佳话。

有一回,乾隆皇帝想考验纪晓岚的辩才,就问:

“爱卿,‘忠孝’二字当何解释?”

纪晓岚答:“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是为忠;父要子亡,子不得不亡,是为孝。”

乾隆立刻说:“那好,朕要你现在去死。”

纪晓岚答:“臣领旨!”

“你打算怎么个死法呀?”

“跳河。”

“好吧。”乾隆说完不再理纪晓岚。

不一会,纪晓岚回到乾隆跟前,乾隆故意惊奇地问:“爱卿何以未死?”

“我碰到屈原了,他不让我死。”纪晓岚说,“我去到河边,正要往下跳,屈原从水里走过来,告诉我说‘晓岚,你此举错矣!想当年楚王昏庸,我才不得不死;如今皇上圣明,你为什么还要死呢?你回去问问皇上,如果皇上跟当年的楚王一样是个昏君,你再死不迟啊!’”

乾隆听后,哈哈大笑,连连称赞:“好一个铁齿铜牙纪晓岚,不愧为当今的雄辩之才也!”

大家想想,在这场君臣对话中,皇帝明显占有优势,他抓住纪晓岚的漏洞,而纪晓岚则避开其锋芒,巧用迂回出击的办法,既博得了皇帝的欢心,又给自己找了一个免死的理由。

语言艺术运用好了,大到救国扭转时局,小到解救一时困局,往往会皆大欢喜,出奇制胜,可见语言是一件多么厉害的“武器”啊!

作为普通人,很多人不具备强大的雄辩能力和语言天赋,甚至有的人连意思都表达不清,那该怎么办呢?

现在,有很多训练口语表达能力的培训班训练营,经过一段时间的科学训练,人人都会说一口漂亮的普通话,提高表达能力,在众人面前说话时,不再面红耳赤,甚至可以做演说家。

比如希腊大政治家、雄辩家德摩斯蒂尼,他患有先天口吃,说话结结巴巴,为了克服这个缺陷,他把石子含在嘴里练习说话。被人嘲笑时,毫不气馁。每天在地洞里练习发声和演说姿势,最终成为世界最伟大的演说家之一。

当然在提高语言表达能力的同时,还要多读书,多学习,视野广阔起来,内心丰富起来。多项并举,才会为智慧人生增加致胜筹码,一旦遇到棘手问题时,说不定也能达到“一鸣惊人”的奇效。

附口语表达能力的小练习:

1、 自我暗示:每天出门前,对着镜子大声说10遍:

“我一定要最大胆地发言,

“我一定要最大声地说话,

“我一定要最流畅地演讲。

“我一定行!

“今天一定是幸福快乐的一天!”

2、 每天至少与5个人有意识地交流思想。

3、 每天给亲人、同事至少讲一个故事或完整叙述一件事情。

4、 每晚临睡前练习深呼吸30分钟。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