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怀念最原始的论坛

2020-10-07  本文已影响0人  随风之木

高三的时候,我们班弄了个班级论坛,那时候学校不让用手机,网络也不好,所以并不是网络论坛,是非常原始的一个留言本,大概是学校给作文获奖的同学发奖品的那种塑胶皮本。

大家你一言我一语地在本子上留言,就跟现在在论坛里发帖一样。基本上算是匿名的,不过一个班级人不多,很多积极分子通过字迹就能辨别出来谁是谁。

“帖子”可谓是五花八门,有吐槽老师的,有心情不好发泄的,有写生活小事的,有写思考感悟的,有抄歌词的,也有知心姐姐在论坛提醒未来天气变冷让大家注意保暖的。这里有少年的哀愁,有美好的小事, 有青春的迷茫,也有各种小情绪。

看帖子,了解身边同学的故事和心情,成为一件非常开心好玩的事情。刚开始留言量比较小,一两页翻翻就过去了,后面楼层多了之后,爬楼就是一项不大不小的工程。经常翻着翻着一节晚自习就过去了,后来高三下学期最后几个月,班主任就把本子收回去了,班级论坛正式尘封了。

那是一段非常美好的记忆,我们没有朋友圈,只通过文字来记录生活和表达心情,了解朝夕相处的同学经历了什么,想着什么,感觉认识他又更深了一步,同学们之间的关系融洽沉入了好多。

我一直把这种归属感当作社区做得成功与否的标准,一直心心念念着想把这个论坛模式改进再复活,曾经也推荐其他班的同学也搞起这样的形式来。

后来上大学,各个班级都要出活动,而且得是创新性的活动,我推荐班委会搞一个“经二论坛”。这一次,我希望把原始的留言本式的论坛通过网络的形式做起来。

那时候见到的能满足需求的产品少,就选择用QQ群的论坛功能。但是这个功能有天然的缺陷,就是不能用手机发布。

为了丰富论坛的内容,我又推荐搞一个图书漂流的活动,班级内互借书籍,并在论坛里发表读书笔记。后来大家的积极性不高,我想是不是网络的形式不太好,所以把论坛改成每周一次的线下讨论,图书也在线下漂流记录。

最后还是因为大家的积极性不高,参与人数少,只持续了不到一个月就基本宣告失败了。

那时候没有产品观念,也未曾认真分析过失败的原因,只归结为大学本来人际关系就不紧密导致大家的交流欲望不强。

后来我想一想,其实一种社交产品就可以满足以上所有的需求,就是校园BBS,里面大家实名制地发帖讨论,而且分了很多兴趣版块,内容丰富操作方便。而那时候已经没有人玩BBS了,并不是因为大家没了这个交流的需求,而是BBS已经暴露出很多弊端,这种形式已经满足不了大家的需求了。

其中最大的问题,就是人太多,水帖太多了,广告等杂七杂八的东西已经使得论坛鱼龙混杂一团糟了。后来来到天涯,知道天涯最影响用户体验的除了广告弹窗之外,就是各种广告帖、垃圾帖了,反垃圾成了至关重要的一环。

那么,新时代的背景之下,要做一个有归属感,有价值的论坛,应该怎么办呢?

我的理想状态是这样的:

1、首先,人是最重要的,需要某种共同体或组织的成员加入,大家是相互熟悉或至少听说过的人,这个圈子不好把控,太大容易让部分人边缘化,没有归属感,太小则价值不够多元,内容不够丰富,大家早晚会腻的。

2、内容分类,根据大家的需求,或是兴趣或是团体的共同需求,进行分类,提高信息的存取效率,这就是版块存在的必要,当然版块也要完全的折叠化,可以通过聚合页来提取重要信息,层级外化。如果论坛很小,则可以用标签的形式来替代版块划分。

3、降噪,没有价值的帖子下沉,有价值的则更多曝光,这些可以通过制定系统规则和算法来实现,也可以使用人工方式,比如给每个帖子一个赞和踩的按钮,通过赞或踩的数量来进行下沉或上升。

最后,说下我不成熟的判断。

1、社区会一直存在,因为人们社交的需求不单单是点对点聊天式的需求,人们需要一个表达观点,记录生活的地方,当然现在有朋友圈,广义上来说,朋友圈也是一个虚拟社区。但朋友圈也不能完全满足人的表达需求,比如长文论述显然就不适合发在朋友圈。

2、社区的产品形态会一直更新迭代。而怎么改才能更好地满足人的需求,一方面是根据目标人群来设置,另一方面是需要足够深的洞察。

最近我在使用知识星球,这是一款轻量的社区类产品。非常简洁,自建圈子,核心功能就这几个,发帖、评论、打赏和提问。个人感觉非常适合几个有同一方面兴趣的朋友用来进行较深入的思考和交流,深度使用过后再与大家聊聊~

假期快乐~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