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三国》

趣说三国(4)

2018-11-27  本文已影响7人  兔子怪力

曹刘原来也不读书

《三国演义》中曹操和刘备的出场都很精彩。

特别是曹操。作者一开头就给曹操一个下马威。

第一,说他出身不好。太监养子。本姓夏侯,冒充姓曹。

这在注重血统家世的古代是讳莫如深的。轻易不能说别人这些隐私的。

说人不说痛处。

第二,公布曹操的小名,而且两个。更不敬的是小名一点都不雅。

曹操小字阿瞒。小字就是小名,又称乳名。小名一般只在家庭和亲朋好友之间使用。自秦汉以后,我国士族阶层便开始“讳小名”,认为不雅,有贻笑大方的嫌疑。所以小名本身就不雅,加上曹操的小名“阿瞒”。

“阿”字不说,大家也知道,也不是高雅的词。“阿猫阿狗”“阿三”“阿斗”,都是亲昵但不庄重。当然“阿瞒”重点在“瞒”。

瞒,在这里就是扯谎的意思。“阿瞒”翻译成英文就是liar。用西南方言说就叫“日白佬”。

你看,《三国演义》的作者有有多不待见曹操啊。

一名吉利。这个名字也是没得文化的表现。就像北方农村阿贵阿福阿富一样。

第三,我认为写得最精彩(虽然我不同意作者这样评价曹操,这里纯粹从文学角度分析)的就是用几个小故事把曹操的形象写活了。

首先,假装中风。

曹操小时候好游猎,喜歌舞,游荡无度。他叔叔看不惯,很生气,就去告诉曹操的养父。曹操养父曹嵩就责骂曹操。曹操为了报复他叔叔,有一次见到他叔叔走过来,就假装倒在地上,口吐白沫,像发羊癫疯一样。叔叔很吃惊,又去告诉曹嵩。曹嵩急急忙忙过来探望他养子,曹操居然一点得病样子都没有。

曹嵩很奇怪说年,你叔叔不是说你得了羊癫疯吗?

曹操说我本来就没有这个病,因为叔叔他不喜欢我,所以说我坏话。

曹嵩相信了他养子的话,从此不管叔叔说什么都不相信了。

其次是几位月旦评大咖对曹操的评说:

何颙言:汉室将亡,安天下者,彼此人也。

乔玄对曹操说:天下将乱,非命世之才不能济,能安之者,其在君乎?

许劭对曹操说:子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也。

最后,曹操五色棍立威。

话说曹操二十岁的时候,通过关系当上了洛阳,当时东汉王朝首都,城北公安分局的局长。一到任,就设十多条五色棍于办公室四门。凡是犯法犯禁的,不管你是谁,一律用这五色棍惩罚。甚至连中常侍蹇硕的叔叔都不能幸免。要知道中常侍可是皇帝的顾问,特别在东汉是很有权力的,甚至可以左右朝政的大官。

从此曹操威名远播。

当然曹操为什么没有因为打蹇硕的叔叔而丢官甚至丢命,这也是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这是曹操的出场。

下面我们再看看刘备的出场。

虽然《三国演义》的作者极尽所能的美化刘备,但我觉得刘备的出场从文学的角度来看远远不如阿瞒的精彩。

第一,刘备出身,一个词,根正苗红。

中山靖王刘胜之后。汉室之苗胄。

第二,相貌堂堂。

身长七尺五寸,比阿瞒高五寸。大耳垂肩,双手过膝,面如冠玉等等好词都用上了。

第三,少有奇志。

小时候与小伙伴过家家就想着当皇帝。而且要用他家门前的桑树作车盖。可惜桑树名字不好,要是是一棵银杏树多好。

第四,品德高尚。

刘备和母亲是孤儿寡母,刘备事母至孝。

第五,良师益友。

刘备的老师是郑玄和卢植。好朋友叫公孙瓒。

都是一时牛人。

天下英雄曹刘。

生子当如孙仲谋。

竹帛烟销帝业虚,关河空锁祖龙居。

坑灰未冷山东乱,刘项原来不读书。

对了,其实曹刘有一个共同点,就是都不爱读书。

这就奇了怪了。

从历史上或者从小说家那里的描述看,二人都不像不读书之人。

曹操就不用说,三曹之首,他的诗开创了一个时代。

魏武挥鞭,东临碣石有遗篇。

一句乌鹊南飞,无枝可依流芳千古。

这岂是不读书之人?

刘备虽然没有诗名文名,但从他留下的语言看,也不是不读书之人。

比如告诫子孙说,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

很有水平的。

三国里面有一个人最爱读书。

谁?

关云长。

爱读《春秋》,常常还秉烛夜读。但关羽到死也没有写出一句流传下来的诗句。

这是个奇怪的现象。

刘邦项羽刘备曹操都不读书。

为什么不读书的人不管文学成就还是政治成就都要明显大于读书人?

趣说三国(4)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