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小小:古代诗人心目中的蓝莲花
蓝莲花的花语是永恒的等待,梦中情人。蓝莲花自古以来被看做是圣洁的象征,寓意着永恒不灭、理智沉稳、天真圣洁等,被视作美丽单纯的象征,常被认为是女神的化身。 ——来自百度
有人把苏小小称作中国的茶花女,但是我觉得这个称号实在是不相符,尽管在文人的心目中,茶花女和苏小小寄托着相似的钦慕,两个人的性格却天壤之别,不同在哪?又有多大的不同呢?我觉得几乎是水与火的差别吧。
第一次知道苏小小是读李贺的诗《苏小小墓》:
幽兰露,如啼眼。无物结同心,烟花不堪剪。
草如茵,松如盖。风为裳,水为佩。油壁车,夕相待。冷翠烛,劳光彩。
西陵下,风吹雨。
诗写得极其柔媚凄恻,有着李贺诗歌特有的诡异幽冷之气,而这首诗越发冷极,艳极。仅仅四十六个字晕染出了一个似仙、似鬼、又似精灵的凄美形象,给人极深刻的印象。我从这首诗知道了这样一个叫苏小小的女子,和一个婉转缱绻又哀伤的故事。
苏小小生活在南北朝时期的南齐,在当时是一位名气很大的歌伎,似乎她并非为生活所迫,而只是选择了自己喜欢的生活。她能文善诗,颜色如花,性格温婉又活泼不拘,居住西泠桥畔,据说她把窗子改造成圆形,像一轮满月,窗影映在水中,像月映在水里,新窗如满月,夜夜为君圆,可以想像,有多少仰慕者望着这轮湖上月窗思之如狂了。
这样一位女子几乎是为爱情而生,命中注定苏小小在最好的年华遇到了最好的人——金陵阮郁。
妾乘油壁车,郎跨青骢马。何处结同心,西陵松柏下。
虽然经考证并不是苏小小所作,但是洋溢的朴素青春气息与苏小小绝妙的相配。然而遗憾的是,有情人难成眷属,到头来,“云散高唐,水涸潇湘”,苏小小也化作西陵松柏下的一抔土。“油壁香车不再逢,峡云无迹任西东”。只凭后人叹息凭吊了。
但是说起来苏小小也不过是寻常女子,南朝以下,有多少美好的女孩子不论才华样貌都不输于她,可是她引来的关注却异乎寻常的热闹,除了前面提到的李贺,还有温庭筠、朱彝尊、徐文长等等,还有在大名鼎鼎的白居易,袁枚还跟苏小小攀乡亲。这是个挺耐人寻味的事,难道是因为苏小小曾经帮助过落魄书生鲍仁?
我想大概是后世的女子没有苏小小幸运,她生的年代太早,那时的文人还保持着单纯,没被世俗名教完全熏染,保持着对一切美好事物的尊重,能够识别而且愿意歌颂这些美好。而后世越是接近封建社会末期,人的思想越趋陈腐丑陋,越来越缺乏对生命本质的谦虚态度,任意将精神物质化,让一切灵性的生物都变成僵尸。妓就是妓,可亵玩而不须用真诚。所以真诚如沈复对待女子的态度也是接近于对待宠物。当然,这不是哪一个人的错误,时代局限而已。
苏小小一生只有短短十九年,花朵刚刚绽放就被风雨催折,但是她却并不为自己遗憾,光艳艳的十九年比暮气沉沉百年要有意义得多。她的美丽,她的多情,她的才华,她的自由、随心所欲依旧不会被时光磨灭,她依旧是美丽的化身,无论再过百年千年,依旧有人为她倾倒、折服。
附几首写苏小小的诗作结。
温庭筠《苏小小歌》
买莲莫破券,买酒莫解金。酒里春容抱离恨,
水中莲子怀芳心。吴宫女儿腰似束,家在钱唐小江曲。
一自檀郎逐便风,门前春水年年绿。
沈原理《苏小小歌》
歌声引回波,舞衣散秋影。梦断别青楼,千秋香骨冷。青铜镜里双飞鸾,饥乌吊月啼勾栏。风吹野火火不灭,山妖笑入狐狸穴。西陵墓下钱塘潮,潮来潮去夕复朝。墓前杨柳不堪折,春风自绾同心结。
司马槱《黄金缕》
妾本钱塘江上住,花落花开,不管流年度。燕子衔将春色去,纱窗几阵黄梅雨。
斜插犀梳云半吐,檀板轻敲,唱彻《黄金缕》。望断行云无觅处,梦回明月生南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