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笔记|金翼:中国家族制度的社会学研究
一.本书作者想表达的主要内容是什么?请简短概括。
如果不读前言,我可能会将此书看作是一本小说:闽北地区的农村,姐夫和弟弟因偶然的机会来到城市,开始合伙做生意,赚到了自己的第一桶金。几十年过去,两个开枝散叶的家族却滑向了完全不同的命运。东林的家庭人丁兴旺,虽几经逆境但都平安度过,整个家族呈现上升态势;芬洲的家庭则经营惨淡,儿孙有的死伤,有的卷入纷争。最终仅余一寡妇,一养子与破败的房屋。民间都说,一个家族的兴衰由“风水”决定,可是真正如此吗?在全书的描述中,我们可以看到,除却命运不可逆转的几次侵袭外,其余任何关键的转折点,主人公看似不经意的决定背后,都是由自己的本身的性格脾气喜好支配的。这部建构在20世纪初期福建地区历史上的小说体人类学著作,将社会的动荡变革通过两个家庭的遭遇经历折射出来,结合历史的连续性和眼神的广阔性,再现了30年代前后的中国农村图景。全书除了展现时代风貌之外,所希望论证的主题可能正如作者所言:“上苍”就是人类本身,而“命运”是人类社会。
二.为了表达上述内容,作者是怎么安排结构的?使用了什么方法?
全书共二十一章,主线以黄东林为主人公,从他的少年时代讲起,一直延续到花甲之年。东林的一生虽然经历大大小小的波折,侄子之间的财产争斗也并不令人省心,但他的生活总体上是呈现上升态势的。副线的主角是黄东林的姐夫张芬洲,他们最初因生意和金钱紧密联系,家境同样渐渐变得殷实富足。然而似乎是在张芬洲出于私心占据了所谓的风水宝地“龙吐珠”留作己用之后,张家的日子渐渐变得坎坷起来。儿子茂德新婚不到两年即患心脏病去世,寡妇与婆婆冲突不断,家里的气氛阴郁又不安。芬洲离世时,尽管拥有财富,却仍是无尽的孤独。随后,儿子茂衡当家,他轻信旁人,又与女人族内乱伦,导致家业一落千丈。两家的不同命运被作者穿插对比,读来颇有感慨。文中借主人公之口,提到过“风水”和“命运”的词汇。但真正使两家人命运大相径庭的原因,读者心知肚明:并不是所谓的风水和命运,而是人性。
三.在表达主旨的过程中,各个章节起到了什么作用(它们跟作者要表达的那个主旨是什么关系)?
我认为,书中的脉络大致可如下图:
东林家族:上升期——平稳发展期——分裂动荡期——大时代背景下的僵局和重生
芬洲家族:上升发展期——由盛转衰期——迅速衰落期——人走茶凉,家族走入绝境
东林家族:少年东林第一次感到悲伤是因祖父过世。因家道中落,东林不得不外出谋事,同姐夫张芬洲一起合伙开店,日子渐渐走向富裕。分家不久,东林的哥哥去世,留下两个儿子和两个女儿,兄长死后几乎十年,东林才使生活重新步入正轨。他有了四子二女,安排兄长的儿子大哥婚娶,并送儿子三哥和小哥去学堂读书。一次大米交易送货时船舶触礁,米损失了三分之一。芬洲因家事困扰逐渐放弃管理商店的权力,而东林则以他的沉稳和善化解了一次又一次的危机。
儿子三哥求学顺畅,不仅通过自由恋爱找到了妻子,后又被选为出国代表赴美。而大哥和其他兄弟之间的矛盾愈烈,通过两次分家自立门户。小哥在一年暑假归家路上被土匪绑架,经过月余才辗转回到家。此事险些摧毁了东林和他的家族,但转危为安后,其家族的权势和影响力又上升到新的阶段。
东林被土匪栽赃并遭到抢劫,水牛瘟疫蔓延,小哥因照看水牛而患病,五嫂去世,东林认为祸不单行之时,小哥恢复了健康,三哥也从国外归来。然而小哥与三嫂,大哥和二哥之间的矛盾仍未消弭,争吵频频。东林年事渐高,作为商会会长的他在政界和军界产生影响,他很高兴看到自己的四个儿子分别在商业、政治界、知识界和军界取得成就。
内战到来,土匪和军队勾结,在村庄肆虐。黄家的财产被洗劫一空。东林除了抱怨,也在寻找新的出路,他对木材生意产生了兴趣。然而,九一八事变爆发,东北沦陷,柏木生意失败。东林与四哥五哥两个儿子及老友凯团账房重操旧业,成为店铺的骨干。共产党来到福建,占领古田地区一星期左右,征得足够钱财后便进行转移。金翼之家所在的小小乡镇,政治上的动乱只会让人们的生活暂时偏轨,却阻止不了人们去争取生存。毕生的艰苦可为每个人带来成功,而不幸也会在旦夕间逆转。五哥突然死亡,他对于渔业和航运的影响力消失,三哥被卷入官司,好在不断上诉之后免除了被监禁的威胁。此时,更大的灾难正在笼罩着中国。抗日战争爆发,金翼之家为军队贡献了东林的两个孙子。东林重新拿起锄头,在仇恨之际不忘告诫晚辈:不要忘了将种子埋进土里。
芬洲家族:张芬洲最初是村里的医生,与东林一起去福州城开店做生意并获得了成功。两人一起看地盖房时,芬洲瞒着东林在算命先生口中的风水宝地“龙吐珠”上垒起了自己的高楼。东林此时因祖辈遗留问题入狱,芬洲的店铺同样面临土匪洗劫。在福州上学的三哥帮助父亲上诉赢了官司。
不久后,芬洲为儿子茂德举行了盛大的婚礼。可是婚后不到两年,茂德去世,他的妻子因成为寡妇而性情大变,家中婆媳矛盾不断。芬洲心烦意乱,无心经营店铺,权力收收放放,失去了老主顾,妻子也因病去世。尽管拥有财富,芬洲的生命还是被忧愁和烦恼带走了。
唯一的儿子茂衡想重振家业,与东林家的大哥、新伙伴方扬合伙做生意,张家重新崛起。可茂衡与一张姓女人的族内乱伦被揭发后,店铺似乎也生出了麻烦。大哥与方扬意见不合,茂衡轻信方扬使大哥撤股,然而方扬却卷走了钱财逃往山里做土匪,茂衡手中只剩祖业和房产。
在东林大庆寿宴之时,茂衡病入膏肓,很快去世。张家大宅中只剩下茂奎的寡妇和养子,人烟稀少,生活惨淡。
四.其它感受
究竟何为命运?命运是由天定还是掌握在自己手中?这本书中两个人截然不同的人生或许可以给我们答案。东林一生勤勉踏实,性情温和。即使面对突降的灾难也不急不躁,动用自己可以利用的所有资源去解决问题;而芬洲从选地盖宅时便可看出其自私卑鄙的一面,过度迷信反而将自己带入了命运的枷锁中。家中出事,他不会向前看去,反而陷入痛苦中无法自拔。当他不胜俗事干扰离开家庭想要重操旧业时,却发现所有的人脉和资源早已离他远去。这些性格特征在晚辈身上的继承和体现也是类似的。东林的四个儿子均继承了父亲宽厚勤奋的个性,在各自的领域内风生水起。而芬洲的儿子则与他一样急躁冒进,容易轻信他人,从而使自己的生意陷入万劫不复的境地。说到底,这不是命运的吊诡或人们时常兴叹的造化弄人,这不过是性格中恶的一面暴露在为人处世方面,导致自身“机关算尽太聪明,反误了卿卿性命。”
除了人自身对命运的掌控之外,我们也无法否认社会大环境对于个体浮沉兴衰的影响。民国乱世,土匪横行,有钱的商贾家庭免不了遭受土匪的侵蚀和掳掠;日军入侵打破了家国一体,人们的普通生活都被打乱,更何谈发展自身?第二十章末尾,东林告诫子孙的那句话值得深思:不要忘了把种子埋进土里。的确,社会如何发展,作为普通个体的确无法准确预测。但在浮沉之间,人永远不要放弃机会,也永远不要停滞前进的脚步。
书中对女性着墨较少,可能是由于时代的局限性,女性的形象不外乎成为童养媳或依赖男人生存等被依附的存在,全书没有一处体现出女性自我意识的觉醒和对封建的反抗。这也许是书里不尽如人意的一处。
读了此书后,似乎进入到民国那个乱世,跟着主人公一起经历命运的浮沉和世事的变迁。所谓历史课本上的大事件在亲历者的记忆里不过是一场又一场的改变与浩劫,它们在不经意间翻云覆雨了命运,让个人的结局请愿或不情愿的卷入家国情怀之间。除却一些站在时代风口浪尖上的弄潮儿,若不是被贫穷困苦逼到生存为困的境地,没有哪个农民会愿意主动参与传统的颠覆和改变。但作为茫茫人海中的一朵浪,面对无处可避的改变,面对不知谁主沉浮的苍茫大地,我们只能让自己适应并改变,才能获得所谓命运的馈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