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说白养你这么多年了,你会怎么说?

2019-02-26  本文已影响45人  Andrew在Montreal

【沟通】【家人】【意见冲突】和学员沟通心得

问题:当家人和我们意见不统一时的处理。

在我接受学员咨询的过程中,遇到大量和家人沟通不愉快的案例。

这个问题属于高频问题,几乎每个人都会遇到。

父母和我们生活的年代不同,受教育的程度和接受事物的能力不同,

大多数年龄大的人会有固定性思维。

只是有些家庭父母甚至极端。

案例1:

父母希望女儿找一个稳定的,高薪的工作,认为这样很有安全感。

女儿希望创业,知道创业可以自己做主,是从事热爱事业的途径。

她已经付出大量行动,掌握方法,只是需要时间,就像水滴石穿。

女儿坚持做自己的事,

母亲总说也不听,很伤心,

经常会说:翅膀硬了就不听话了,白养你这么多年了。

然后会唠叨,以前多么多么不容易。

女儿听了也很难过,为什么自己这么拼搏,

付出这么多,父母就是不理解呢,

时代不同了,为什么父母就不相信自己呢?

看着父母这么心痛,她也很矛盾和难过,

有时候唠叨多了,忍不住情绪失控,爆发。

参考答案:

我们和父母的关系是血缘关系,

我们应该给予更多的理解和共情。

排除特殊案例,父母对我们是好的,是爱我们的。

只是爱的方式是用自己理解和认知的方式。这是典型固定型思维模式。

一个固定型思维的人是很难改变的,

除非他亲自经历,

亲眼看到立刻的结果,

但这是我们做不到的。

1 控制自己的情绪,找到问题的根源,固定型思维。

2 缓解对方的情绪,理解对方,感恩对方。

3 知道对方想要什么? 对方需要什么就给予什么。

“翅膀硬了就不听话了,白养你这么多年了。”

对方需要的是让你感恩,认为你不知道感恩。

你就要表达出感恩:

“妈妈,对不起,非常感谢您这么多年的养育之恩”

“没有你,肯定没有我现在所有的成绩”

“您每天给我做饭,操劳,我觉得我很幸福”

。。。。。

妈妈的情绪就会好很多,就可以理性的沟通,

要知道对方想要的是什么,

母亲想要的就是一种安全感,

也许是她当年没有实现的愿望

寄托在下一代身上。

通过 降维思维,给对方分析问题所在,

尝试表达出对方可能接受的自己的想法,

找见证,正反两方面。

写出自己的目标和详细计划,

每实现一个小目标,立刻分享给父母,

不断重复自己的目标,感动自己和父母。

做记录寻求反馈。

详细案例下次再写。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