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白写作如何入门?告诉你我是怎么做到的
自从决定开始写作,不知不觉已坚持日更近9个月,今天上网一查,累计输出已达20.3万字,连我自己都吓了一跳!从基础小白到如今的二十多万字,我是如何做到的呢?
写作首先从收集素材开始
对于写作新手而言,想要学习写作,就应该做一个有心人,从积累写作素材开始做起。
有句话叫“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说的就是,即使再心灵手巧的妇人,如果没有原料,也很难做出可口的饭菜。收集素材是打牢写作基础的关键阶段,俗话说手中有粮,心中不慌,而写作也是如此。即使再高明的写手,如果没有写作素材,也很难写出优秀的作品,这也是建立写作信心的关键。
那么好的写作素材从哪里来呢?一定要靠平时的积累。这也是新手想要学习写作的基本功之一。
想要收集写作素材,就要多读书,有输入才能有输出,否则开始写的时候,很快会发现像是被掏空了身体一样,再绞尽脑汁也写不出内容。
在读书时,遇到对自己有用的、有启发的文字,就要把它们记录下来;遇到一些好词好句好段,也要把它们抄录下来;遇到精彩的人物描写、心理描写、环境描写、论述方式,也要把它们抄录或摘录下来。这些都是写作素材的积累。
另外,想要收集写作素材,还要学会观察,观察身边的人,观察身边的事,观察身边发生的点滴变化,并把这些变化记录下来,哪怕只是寥寥数笔,也是一种很好的素材积累。
对写作素材要建立素材库,设立标签、索引和目录,便于查找和利用。可以采用表格的形式,说明这些素材的来源、分类、适用场景等,以便今后加以运用。
其次,要建立写作框架
以我这篇文章为例,先把大主题确定下来,用小标题把文章每个部分的主题列出,再加上开头和结尾,一篇文章结构就清晰明了。
写作训练可以先从小标题下面的一些写作片段开始,开始时只写几十个字,再逐步扩展。随着练习的不断深入,可以从几十个字扩展到几百个字,可以完整地描述一件事,可以写一个精彩的故事,可以描写一个完整的场景,可以用各种方法表达一个完整清晰的观点和看法。在这个过程中,要注重素材的活学活用,而不是机械地照搬照抄。
第三,坚持日更
写作也是一门技术,熟能生巧,切忌不要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写的多了,练的多了,最终会让自己从内心里不再惧怕写作,而慢慢喜欢上写作。
著名作家叶兆言说过一句很经典的话:“才华不重要,重要的是能不能熬到一百万字”。
如果你每天写作1000字,那么坚持写一年就是36万字,100万字就是三年,你自己都能想的到,持续三年的写作,就是再烂的基础,三年后你都能拥有一定的写作能力。我能坚持到现在,始终坚信的就是这个道理。
有人说,没有量变,就没有质变,哪怕先写出一堆垃圾,积累到一定程度,也会越写越好。
事实上也是这么个道理,拥有写作天赋的人不多见,对于普通的写作者只能靠持续的练习来提高技能。100万字的写作量肯定会大幅提高你的文字功底。
所以对于初学者,勤奋练笔是提高写作能力的唯一途径。
有句话叫念念不忘,必有回响,当我们把写作变成一种习惯,相信你就会从写作新手变成老手,最终有望成为写作高手。
最后,我用《人生没有白走的路,每一步都算数》这本书中的一段话,与大家共勉。
“有热爱才会有痴迷,痴迷了才能做到极致。有了热爱,再漫长的等待,再枯燥的坚持,你都不觉得难熬。
把你热爱的东西做到极致,便能梦想成真。莫言把小说写到极致,便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贝多芬对音乐爱到了极致,便成了享誉全球的作曲家;霍金对物理学痴迷到了极致,便成了杰出的理论物理学家……
你要每天坚持做点事情,比如练琴、练字、读书等等。这点滴的积累就像萤火虫的微光一样毫不起眼,但迟早有一天,它们会汇聚在一起,发出耀眼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