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窗边的小豆豆》:临窗之花,因爱绽放
正如小林宗作老师所说:“无论哪个孩子,当他出世的时候,都具有优良的品质。”小豆豆也是这样一个有着优良品质的孩子,她不是淘气,她只不过是在发现世界而已,用她独有的方式,和屋檐下的燕子说话,决心做一个卖车票的人,耳朵被咬到血流不止也声声念着“不怪洛基”……
但就是这样一个可爱的女孩儿,起初却不被大家容纳,大人们反责其格格不入。“在他成长的过程中,会受到很多影响,有来自周围环境的影响,也有来自成年人的影响,这些优良的品质可能会受到损害。”很难想象小豆豆若是不转学会怎样,会不会每天都被罚站在走廊上接受异样的阳光,还是每次都被老师为了省事当做不存在,或者天天请家长日日受排挤……那么,还有今天的黑柳彻子吗?还有现在她的一切身份和成就吗?还有这样一个校园童话吗?
就像作家张云亮曾写到的那样:上帝给我一个任务,叫我牵一只蜗牛去散步。我不能走得太快,蜗牛已经尽力爬,每次总是挪那么一点点。我催它,我唬它,我责备它,蜗牛用抱歉的眼光看着我,仿佛说: “人家已经尽了全力!”我拉它,我扯它,我甚至想踢它……我们总是这样,无缘由的催促,催促不成动怒,动怒后愧疚……而我就是这样一个屡教不改的妈妈和老师。
但幸好,小豆豆有一个不急躁的妈妈,为她隐瞒,为她谋划,促使她与巴学园的快乐相遇。妈妈的耐心就像盛夏里的一抹树荫,晴日里的一缕清风,照拂得她安安稳稳,不受损害。而小林校长的出现,就像阳光能让自然万物生长,他的爱的教育能让孩子们茁壮成长。
美国第威夫人也曾说过:“时时要让孩子知道,我们爱他们,大家喜欢他们,是因为他们的品德,与他们的成绩单没有任何关系。”小豆豆可以陷入沙堆里,妈妈只是用木棍把她一点一点拉出来;小豆豆可以跌进掏粪口,阿良只是借校长家厨房把她里里外外洗干净;小豆豆可以钻篱笆,校长只是叮嘱请让她穿最差的衣服来吧。爱,不需要讲好条件;爱,亦不是限时供应;爱,就像阳光般自然存在。
你若播撒阳光,我便盛放给你看。小林老师一句句“你真是一个好孩子”的鼓励,像一只无形的手,有力地推着小豆豆一直往前走,走向善良,走向活泼,走向温暖。而当听到小豆豆们唱起了“巴学园,好学校!走进去一看,还是好学校”时,听到小豆豆像个姐姐模样郑重其事地说出“今后要成为巴学园老师”时,作为一个教育者,还有比这更为之振奋的吗?这难道不是收获了整个秋天吗?
“所以,我们要早早地发现这些'优良品质',并让它们发扬光大,把孩子们培养成富有个性的人。”这是教育的初衷,也是教育该有的情怀,把初期教育看作是一种娱乐,或许更能看出一个人天生的爱好和擅长的领域。我们所给出的不应是囚笼或者方寸居处,而该是广阔的天空和驰骋的原野。苏格拉底这样说过:“教育不是灌输,而是点燃火焰。”教育的目的不是把他变成我,而应该是把他变成更好的他自己;教育者自己要先把自己变成他们,才配做他们的老师或者向导。
而我们更应该拥有一颗牵着蜗牛去散步的耐心,慢一点,一起听鸟声,一起听虫鸣,去感受微微吹来的轻风,去细数夜里满天闪烁的星斗。
用眼睛去发现美,用耳朵去倾听音乐,用心灵去理解真诚……有感动,才会充满激情;有激情,才会充满感动。而这样的全情投入,定是要有爱的相助,爱是阳光,让临窗的花儿惊艳绽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