句子素材 | 文人们以笔抒志,借他们的笔,期末作文拿高分
大家好,我是锯子君。
《周易》一书中说:“天行道,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所谓君子,必有其志。
什么是志气呢?
有《论语》中所说的“三军可以夺帅,匹夫不可夺志也”的将士大志;有陇田之上“燕雀安知鸿浩之志哉”的帝王之志;有“无大家何有小家”的将侯之志;有黄巢起义、李自成起义的黎民之志……
世间人有各种各样的志气。
锯子君今天要说的志气藏在文人的笔杆子下。他们或向往平凡,或崇尚自由,或励志为民请命,他们以笔作话筒,直抒胸中志。这些直击内心的句子用到你的作文中,借他们之言说你想说之话。
1
生命中伟大的光辉不在于永不坠落,而是最落后总能再度升起。我欣赏这种有弹性的生命状态,快乐的经历风雨,笑对人生。
——曼德拉《漫漫自由路》
适用主题:
适用于坚韧、乐观、顽强、活得通透等主题的作文。
仿写示例:
除掉睡眠,人的一辈子只有一万多天,人与人的不同之处在于:你是真的活了一万多天,还是仅仅生活了一天,却重复了一万多次。不论你选择了哪种生活,都是你的选择。生命中伟大的光辉不在于永不坠落,而是最落后总能再度升起。我欣赏这种有弹性的生命状态,快乐的经历风雨,笑对人生。
2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张载《张子全书》
适用主题:
适用于爱国、为民求福祉等主题的作文。
仿写示例:
自古文人多风骨。自古以来,我国的文人就有“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志向和传统。自古以来,知识分子的使命就是为真理,为学术,为天下担起重任。一切有理想、有抱负的人都应该立时代之潮头、通古今之变化、发思想之先声。
3
如果天总也不亮,那就摸黑生存;如果发出声音是危险的,那就保持沉默;如果自觉无力发光,那就别去照亮别人。但是——但是:不要习惯了黑暗就为黑暗辩护;不要为自己的苟且而得意扬扬;不要嘲讽那些比自己更勇敢、更有热量的人们。可以卑微如尘土,不可扭曲如蛆虫。
——季业《冷暖人生》
适用主题:
适用于平凡的志气、人性中的闪光点和多样性、不随波逐流、在卑微中坚守、沉默与沉落的区别等主题的作文。
仿写示例:
生活中有没有哪一刻你痛恨自己的懦弱?面对不公,不敢抗争;面对欺侮,不敢怒吼;面对平凡,不敢发光……其实,每个人都是普通人,都是独立的个体,都有自己的闪光点,无需强求。如果天总也不亮,那就摸黑生存;如果发出声音是危险的,那就保持沉默;如果自觉无力发光,那就别去照亮别人。但是——但是:不要习惯了黑暗就为黑暗辩护;不要为自己的苟且而得意扬扬;不要嘲讽那些比自己更勇敢、更有热量的人们。可以卑微如尘土,不可扭曲如蛆虫。
4
你对自己知之甚少。你发现,只有真正去做了,才会明白自己是否喜欢。
——海克•法勒《你想过怎样的一生》
适用主题:
适用于人生、成长等主题的作文。
仿写示例:
人生在世,没有“应该要过”的人生,只有“想要过的人生”。其实你对自己知之甚少。只有真正去做了,才会明白自己是否喜欢。选择开始做远比选择自己喜欢的事重要。
5
当我们把棘刺扎进胸膛时,我们是知道的。我们是明明白白的。然而,我们却依然要这样做。我们依然,把棘刺扎进胸膛。
——考琳•麦卡洛《荆棘鸟》
适用主题:
适用于勇敢、顽强、无畏等主题的作文。
仿写示例:
我们各自的心中都有某些不愿摒弃的东西,即使这东西使我们痛苦得要死。就像古老的凯尔特传说中那胸前带着棘刺的鸟,泣血而啼,呕出了血淋淋的心而死去。当我们把棘刺扎进胸膛时,我们是知道的。我们是明明白白的。然而,我们却依然要这样做。我们依然,把棘刺扎进胸膛。有些事明知道行不通,可是我们还是要做。我们制造了自己的荆棘丛,而且从不停下来计算其代价。我们所做的一切就是忍受痛苦的煎熬,并且告诉自己,这是非常值得的。
6
惟此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历千万祀,与天壤而同久,共三光而永光。
——陈寅恪《王国维先生纪念碑》
适用主题:
适用于自由之志、向往真理、治学、读书等主题的作文。
仿写示例:
没有自由的思想,就没有美丽的文学;没有自由的思想,就没有精彩的语言;没有自由的思想,就没有跳远的灵魂。惟此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历千万祀,与天壤而同久,共三光而永光。我们恰巧生活在这样一个自由的年代。你们有幸遇见这样的时代,但时代更有幸遇见这样的你们。
7
愿中国青年都摆脱冷气,只是向上走,不必听自暴自弃者流的话。能做事的做事,能发声的发声。有一分热,发一分光,就令萤火一般,也可以在黑暗里发一点光,不必等候炬火。此后如竟没有炬火:我便是唯一的光。
——鲁迅《热风·随感录四十一》
适用主题:
适用于青年责任、浩然正气、驳斥“丧文化”等主题的作文。
锯子君点评:
当社会变为喧嚣浮躁的名利场;当佛系青年以“不争不抢”低调处世;当“葛优瘫”成为青年人的普遍姿态。颓废便如厝火积薪,肆意生长,变成燎原。这是如今快速发展时代下衍生出的怪象,我们不得不为此感慨:“中国青年都摆脱冷气,只是向上走”的局面何时出现?岁月静好,本应催人奋进。我们亟须弘扬的是富有积极意蕴的“燃文化”,而非“丧文化”。不要等到“日寒月暖,来煎人寿”的悲伤蔓延心头,而应以希望为顶,以坚韧为基,在你自己的朝圣路上积极行进。有一分热,发一分光,就令萤火一般,也可以在黑暗里发一点光,不必等候炬火。此后如没有炬火:希望你可以成为唯一的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