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间艺术》|词条

2015-11-01  本文已影响50人  五好少年潘
  1. 吞口:吞口是云、贵、川、湘等省一些少数民族地区挂在门楣上,用于驱邪的木雕,大多以兽头为主,也有人兽结合的,还有挂葫芦或木瓢的。

  2. 地戏:俗称"跳神",是流行于贵州省安顺市的地方戏,其产生于明初来自安徽、江苏、江西、浙江、河南等地的安顺屯军有关。只有武戏。

  3. 枕顶:枕头的两顶(两侧),清代枕顶为方形,多有精致绣花。

  4. 荷包:荷包是中国汉族传统服饰中,人们所随身佩带的一种装零星物品的小包。荷包的造型有圆形、椭圆形、方形、长方形,也有桃形、如意形、石榴形等。“荷包”这一名称,出现在宋代以后。

  5. 钱褡:盛钱的方形大布袋

  6. 蜡染:蜡染,是我国古老的少数民族民间传统纺织印染手工艺,古称[蜡]与[绞缬](扎染)、[夹缬](镂空印花)并称为我国古代三大[印花]技艺。贵州、云南苗族、[布依族]等民族擅长蜡染。蜡染是用蜡刀蘸熔蜡绘花于布后以蓝靛浸染,既染去蜡,布面就呈现出蓝底白花或白底蓝花的多种图案,同时,在浸染中,作为防染剂的蜡自然龟裂,使布面呈现特殊的“冰纹”,尤具魅力。

  7. 涡妥:漩涡纹,苗语。是传统的古老纹样,八个螺旋形图案围绕铜鼓花。涡妥线条由细到粗,黑白相间。它象征团结和吉祥,比喻祭祖时踩鼓的场面。

  8. 挑花:挑花,[抽纱]工种的一种,亦指刺绣的一种针法,汉族(?我看到的是苗族)民间传统手工艺。2006年,挑花被国家文化部列为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9. 剪纸中常出现,莲、鱼、花、喜蛛、石榴、蟾、笙、花蕊中坐一孩童以及蛇兔等纹样,皆借喻表现对性的崇拜,寓生殖繁衍的内涵。

  10. 孟宗哭竹:晋孟宗,少丧父。母老,病笃,冬日思笋煮羹食。宗无计可得,乃往竹林中,抱竹而泣。孝感天地,须臾,地裂,出笋数茎,持归作羹奉母。食毕,病愈。

  11. 八宝:为节日、喜庆、赛会需要,手剪不能满足而由作坊生产刻制,品种有铜瀙(衣字旁)、纸瀙(衣字旁)、写色、纯色等。“八宝”是铜片套色剪纸(铜瀙)。

  12. 斗鸡(剪纸作品): 剪纸斗鸡头尾只用线钉住一点,做为轴心,另在边缘处通细线式马尾挂在窗外的树枝上,随风吹动便牵连着剪纸活动起来,很像皮影戏,是山东民间剪纸的一种独特形式。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