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粹文集简书伯乐推文汇总江雪阁的推荐文章

《掌控习惯》读书笔记

2023-01-14  本文已影响0人  芬芳玲珑

郑重声明: 文章属原创首发,文责自负。

习惯决定性格,性格决定人生。掌控习惯可否掌握人生?带着这份思考进入《掌控习惯》的阅读。

天下难事必做于易,天下大事必做于细。难事是由一个个容易的事构成的,大事也是由一个个小事及细节组成的。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每颗习惯的种子都来自单一的、微小的决定。但是随着这一决定不断得以重复,一种习惯就会生根发芽并茁壮成长;随着时间的推移,根扎得越来越深,枝叶也日益繁茂。戒除坏习惯犹如连根拔起我们内心枝繁叶茂的橡树,而培养良好习惯则像每天不忘浇水,悉心培育一枝娇嫩的鲜花。

生活中我们会发现,当一棵大树被连根拔起时,它并不会立刻死去。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慢慢失去水分,从枝叶的干枯到最后的衰败,这中间会有一个缓慢过程。而培养好习惯和戒除坏习惯都不可避免会历经这个过程。在习惯这个事情上是不会有立竿见影的效果。

只要你愿意坚持下去,起初看似微小和不起眼的变化,会随着岁月的积累,复合成显著的结果。我们都要应对挫败,但从长远来看,我们的生活品质往往取决于我们保持的习惯的质量。种什么因结什么果,你有什么样的习惯,就会享有什么样的结果。但是只要养成了更好的习惯,则凡事皆有可能。

也许的确有人能在一夜之间取得惊人的成功。……并不存在唯一的决定性时刻,而是有很多。这是一个渐进的演变,由一系列的小胜利和微小突破串联而成。随着时间的推移,一点小小的改进就能带来惊人的不同。

为什么小习惯会带来大变化?人们很容易高估某个决定性时刻的重要性,也很容易低估每天进行微小改进的价值。我们常常说服自己,大规模的成功需要大规模的行动。无论实现任何目标,我们都会给自己施加压力,让自己努力做出一些人人都会谈论的惊天动地的改进。

书中举了一个例子。一架飞机正从洛杉砚飞往纽约市。从洛杉矶国际机场起飞后,飞行员要将航向朝南微调3.5度,你就将降落在华盛顿特区,而不是纽约。在起飞时,你几乎觉察不到这种微小的变化——飞机机头的朝向仅移动了几英尺——但是当它放大到整个美国时,你会发现目标地之间相差了数百英里。同样,你的日常习惯稍有改变,你的人生道路就会通向一个截然不同的终点。

在你做出1%向好或1%向差的选择时,在那个时点来说它并不起眼,但纵观你由无数个时点构成的整个人生的过程时,你的那些选择决定了你是谁和你可能是谁之间的不同。成功是日常习惯累积的产物,而不是一生仅有一次的重大转变的结果。

也就是说,你此时此刻是成就辉煌还是一事无成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你当前的习惯是否让你走上了通向成功的道路。

你应该更关心你在当下前行的轨迹,而不是你已经取得了什么样的结果。如你是百万富翁,但是你每个月的花销超过十万,那就意味着你前行的轨迹很糟糕。如果你不改变消费习惯,那就不会有好的结局。相反,假如你收入微薄,但是你每个月都存一点儿钱,那么你就走上了通往财务自由的道路——即使你前进的速度可能低于你的期望。你得到的结果是衡量你习惯的有力证据。

在培养习惯的过程中,有相当长时间是感受不到它的影响的,直到某一天,你突破了临界点,跨入新境界。在任何探索的早期和中期,通常都会有一个不如意的低谷区。你期望日新月异,收到立竿见影之效,但让你感到沮丧的是,在最初的几天、几周甚至几个月里,几乎看不到任何明显的变化。你觉得一切都是在白费功夫。这是任何复利进程的共同特征。

生活中,很多人在不如意的低谷区或低谷期,没能坚持住而选择了放弃。有时徘徊不前以为自己已经无能为力,但恰恰忽略了平台期的存在,一旦突破瓶颈期,才会迈向更高的阶段。有很多人有时离成功真的只差一步,差距可能就是这一步之遥的距离。

习惯需要坚持足够长的时间,才能突破并无明显变化的平台期——也就是潜能蓄积期。如果你觉得自己培养好习惯或改掉坏习惯的过程很吃力,这并不是因为你失去了自我提高的能力。这通常是因为你还没有度过潜能蓄积期。

抱怨自己拼命努力却不能取得成功,就像抱怨冰块从25华氏度加热到31华氏度时没有融化一样。你所做的努力并没有白费。它刚刚被蓄积起来。等温度上升到32华氏度时,一切便顺理成章地发生了。

当你最终突破潜能蓄积期之际,人们会称之为一夜之间的成功。外部世界只看到最具戏剧性的薄发一瞬间,而无视之前厚积的漫长过程。但是你要知道,正是你很久以前下的那些功夫——当时你似乎看不到任何进展——才使得今天的飞跃成为可能。这也是潜能蓄积期真正价值。

过程中可能会导致“失望谷地”的出现,也就是人们在投入数周或数月的辛勤工作后,却没有任何看得见的效果,于是会深感沮丧。然而,功夫并没有白费,它只是蓄积起来了。直到很久以后,以前努力的全部价值才会显露出来。

把平日的修炼当做蓄积能量。不去惦记和期待结果,只要坚持往前走就好。没有一份努力会白费,所以只问耕耘,不问收获。

那么,究竟是什么决定着我们是否坚持足够长的时间,使我们想要培养的某种习惯安全度过潜能蓄积期,直至突破成为我们固有的习惯呢?又是什么因素导致一些人不由自主。

如果你想要好的结果,那就别再紧盯着目标不放,而要把精力集中到你的体系建设上。这是什么意思?目标完全无用吗?当然不是。目标的意义在于确定大方向,但体系会促进你的进步。假如你为目标绞尽脑汁,却对体系设计关注不足的话,就会出现一些问题。

目标的意义在于确定大方向,体系会促进进步。原来目标不是用来实现的,它只是在于确定大方向,我恍然大悟。世间一切都在变化中,目标也会随着自己的思想和处境不断变化。也会根据不同时期的需求对目标做出不同的调整。

如果目标的意义在于确定方向,是在带领我们沿着一个自己想要的趋势一路向前,这中间就有了更多的可能性。不必再为没有实现的目标而懊恼,始终让自己处于一种趋势当中,又有什么失败而言呢?所谓的成败也不过是自己的一个概念化的定义而已,原本就没有真正意义上的成与败。

对于书中目标这样的认知,让我的思维瞬间松动,觉得这样的定义是目前为止更为精准的。生活中会发现,有时越是不具体化,甚至有时是粗线条或模糊化的概念,囊括的可能性和含义才更为广阔和宽泛。

忘记目标,专注于体系能取得一时的改进。为了取得一劳永逸的成效,你需要解决体系层面上的问题。修正输入端, 输出端就会自行修正。

忘记目标,也意味着不给自己带紧箍咒。但这并不意味着忘记前行的方向。沿着趋势一路向前,关注的点要放在体系的改进上。专注体系是达成趋势的推手,也是解决源头和根本的着力点。从因上入手,果自然会呈现。也即输入正确,输出就不会偏差到哪里去。

目标束缚了你的幸福感。任何目标都隐含着这样的假想:“一旦我实现了那个目标,我就会很快乐。”目标优先心态的问题是,你一直在延迟享受快乐,总是寄希望于下一个里程碑的实现。

我们总是告诫自己,来日方长,要把快乐留待未来再享受。再等等,耐心等候目标实现的那一天。我们考验着自己的耐心和毅力,在这个过程中自我延迟满足。

这本书让我意识到,是时候转变自己的观念,为什么要在克制中、压力中让自己缓慢负重爬行,只为等到有一天那目标的实现。快乐似乎是属于目标实现的那一刻。他人可以在看到结果时为你喝彩,但自己难道一路上都是在为最后时刻的到来而活,这真的对吗?

目标导向真的束缚了我们的幸福感。每个目标的实现需要的是一个渐进的演变,由一系列的小胜利和微小突破串联而成。在不易察觉的变化中,路途上的每一天都是从量变到质变的微小构成,每天都可以是无数小胜利中的一次小胜利,把每一天当成胜利的组成部分,如果怀着这样的心态,我们有什么理由不去享受过程中的每一天。

大可如此,不仅没有弊端,在我看来还是一种自我激励,会带着愉悦的心情,轻松迈向那个向好的趋势。感觉好才会离目标更近。兴趣和愉悦感才是前行最好的动力和保障。

精神上把自己禁锢在一种狭隘的幸福观之中,这属于自我误导。你实际走出的人生道路,不太可能与你出发时心目中的旅程完全匹配。成功之路不止一条,你毫无必要认定只有某个特定场景的出现,才能让你对自己的人生感到满意。

系统至上的心态对此提供了解药。当你爱上过程而不是结果时,你不必等待容许自己享受快乐的那一刻的到来。

习惯是自我提高的复利。就像金钱借助于复利倍增一样,你的习惯的效果也会随着你不断地重复而倍增。在一两天的时间里,你觉不出任何不同,但在数月和数年后,你会发现它们产生了巨大影响。只有在过了两年、五年或者十年后再回顾时,你才会发现好习惯的价值之高和坏习惯的代价之大令人瞠目结舌。

书中给出了培养习惯的四大定律:让它显而易见;让它有吸引力;让它简便易行;让它令人愉悦。同时书中提到,习惯形成需要四步:提示—渴求—反应—奖赏。让你养成自然而然的习惯循环。

没有人能够随随便便成功。成功都是熬出来的。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不论在结冰的过程中还是在融化的过程中,都需要在时间的维度上,遵循时间的规律去等待变化的结果。这时就需要我们有份好心态——坐看云起,静观物变。

在目标这个大方向的指引下,持续不断地坚持、耐心及毅力是成功的唯一方法。培养和掌控习惯,爱上过程,享受当下的快乐。从此不再为目标而活。构建大方向下的体系,认真过好当下每一天。人生中鲜活的动力就会源源不断伴随我们一路前行。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