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有感读书

从一本书开始

2016-10-19  本文已影响23人  小七9088

         读书其实每个人都知道是件实打实的好事,可是没了图书馆的日子,自己似乎对读书也就懈怠了,都是闲暇之余才在网上买些有意思的书来读,之前一次买书时,看到了《拖延心理学》,网页上对这本书的高度评价吸引了我,“全球首个拖延工作坊创始人、美国权威心理学家联袂出击”“风靡全球25年的经典之作”等等,带着好奇心,我买下了这本书。

       收到书后,看到封面上赫然写着“拖延心理学,向与生俱来的行为顽症宣战”,带着些许大义凛然的感觉,我开始阅读这本书,书中的文字既不唯美,也不有趣,反而更像工科生看的《化学工艺学》、《大学物理》一样,拥有你相同的思路:解释题意、举出例子、解题思路、解题方法。所以这本书读的十分坎坷,从第一天耐下心看一个小时,到第二天的30分钟,不知不觉就会想着“今天就到这吧,明天多看一点!”,可是明天我依旧没能看完一个小时,寄托我希望的明天,一个又一个过去,我终于开始正视我的问题,这是不是就是拖延?

       汉语中关于“拖延”的解释为:是指在开始或完成一项外显或内隐的活动时实施让人有目的的推迟。英语中关于动词“Procrastinate”的定义为:推迟、延后、延缓、延长,由两个拉丁词所合成,Pro的意思是“往后”,crastinate的意思是“属于明天”,即:往后挪到明天。读一本书,总想着明天多读一些;做一项工作,总是能拖就拖;甚至计划一次旅行,也仅仅停留在计划上,总想着下个假期再做准备;“明天再做也来得及”、“这一次算了,下一次再开始吧”“时间还早,等等再做也可以”。我的生活,大多数人的生活,似乎都遇到过这样的场景,响起过这样的话语,而仔细想想,这些事情恰恰都符合对“拖延”一词的解释,“拖延”就在我们生活中!

        有时候拖延是因为没有时间观念,不懂的如何规划时间;有时候拖延是因为害怕结果,而不作为;有时候拖延是为了逃避,再给自己其他的选择。课桌上、办公桌上通常会被我们贴上学习计划、工作计划,而那份计划,又通常熬不过三五天,最后通不过考试、完不成工作任务似乎成为大多数人的常态。“人生苦短,及时行乐”“大不了重头再来”,时间似乎总是还有很多,相较于之后的事情,眼前的诱惑则更具有吸引力,所以人们总能掉进拖延的陷阱,为自己寻找理由。不能肯定的说拖延就是一个坏习惯,但拖延绝大多数时间带给我们的都是糟糕的结果,正视拖延、改善拖延,可能会带给我们意料之外的惊喜。

        从一本书开始,坚持每天阅读一个小时;从一件工作任务开始,有效规划时间,每天完成一部分;从一次旅行开始,着手买车票、订旅馆、安排行程。我从读一本书开始关注拖延问题,现在我要从读一本书开始改正拖延习惯。其实很多改变,仅仅需要一个开始,给自己一个开始,改变拖延,迎接惊喜。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