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园诗话》学习笔记一千零四十六
第十三卷 诗如人眸子,一道灵光
十二、年长诗人
【原文】丙辰在都,诗人大会。有常州储君师轼字学坡者,年最长,为坐中祭酒。后三十年,会试出余门生李英名下,选作校官,监钟山书院。久不来见。余与庄君念农先往,大呼而入,曰:“太老师来捉小门生矣!”彼此大笑。招饮随园。见赠云:“廿年名姓达安昌,应许彭宣到后堂。问字久辞松径杳,传觞重嗅竹林香。楼台近水千层曲,草木连山一带长。只恐征书来北郭,未容老住白云乡。”“高筑天风百尺楼,凭栏怀古意悠悠。声诗不堕开元后,法物还从宣政收。借箸风生磨盾鼻,读与某将军书。登山云起遂菟裘。中林猿鹤无猜忌,绕树银灯蜡屐游。”卒无子。诗多散失。
[译文]丙辰年在京都时,召开了诗人大会,有一位常州人储师轼,字学坡,年龄最长,担任大会的首领。三十年后,他参加会试出自我的门生李英的名下,被选派做校书官,管理钟山书院。长时间不来拜会我。我和庄念农先去看望他,大呼着进入他的家门,说道:“太老师来捉小门生了!”彼此大笑起来。我请他去随园做客,他赠诗与我,诗中说:“二十年名声远扬到安昌,还允许彭宣来家中做客。松林小路遥远,我已很久没来求学了。如今被唤来饮酒又得以重嗅竹林之香。近水的楼台曲折蜿蜒,连山的草木葱郁漫长。只恐怕又有诏书传下,不容您常住在这白云的故乡。”“百尺小楼高筑入天,凭栏感叹怀古意味深远。开元年以来歌诗的创作没有走下坡路,法物诗还是从宣政年间开始获得丰收。到随园饮酒风吹得我鼻子僵硬,登山时云雾生出就披上虎皮裘衣。林中猿猴和仙鹤和平相处,手执银灯足穿蜡屐绕着树林游逛。”储师轼死后没有子女。他的诗作大多散失。
[笔记]袁枚老先生在这里,记载了常卅储师轼的趣事和诗。
丙辰在都,诗人大会。
有常州储君师轼字学坡者,年最长,为坐中祭酒。
后三十年,会试出余门生李英名下,选作校官,监钟山书院。
久不来见。
余与庄君念农先往,大呼而入,曰:“太老师来捉小门生矣!”
彼此大笑。
招饮随园。
见赠云:“廿年名姓达安昌,应许彭宣到后堂。问字久辞松径杳,传觞重嗅竹林香。楼台近水千层曲,草木连山一带长。只恐征书来北郭,未容老住白云乡。”
“高筑天风百尺楼,凭栏怀古意悠悠。声诗不堕开元后,法物还从宣政收。借箸风生磨盾鼻,读与某某将军书。登山云起遂菟裘。中林猿鹤无猜忌,绕树银灯蜡屐游。”
卒无子。
诗多散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