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起潮落

大三,我才开始努力,时间——刚刚好

2020-01-08  本文已影响0人  LY遇见小媛

今天,是2020年的第7天,直达大三的时间恰好可以换算成两个十年。这,说长也不长,说短也不短,让我着实感到了时间带来的危机感——太快了。

当下,自己总会莫名地感到焦虑,而这种焦虑常常是来自于自己对于未来的不确定,以及惧怕当下的期望落空。

中学的我们累得理所当然,大学的我们却累得莫名其妙,患得患失的状态总是让我们难以确定前进的方向。

大学以前,我好像从来没有深入思考过:不会在学习效率低下导致成绩不理想时反思,也很少去想什么未来、人生,至于梦想:就是考个大学毕业后找个工作能养活自己就行。

那个时候,更确切的说是在高中,我觉得努力就是看教科书,然后做题就是只要把空填满就行,也不管答案是抄的还是编的,更谈不上思考钻研搞懂了。

至今我自己都没搞懂,为什么在高中会过的那么颓废,或许是升学的衔接工作没做好——我只能这么为自己找个理由。

可能都是应该发生的吧,不然我现在也不会意识到以前自己的愚昧,更不会潜移默化地开始改变。

记忆中,在学生时代最美好的时光一个是初中,另一个便是现在。

我想说:大学或许是一个小社会,但是,也同时是一个能让我们真正成长的地方,它的确能改变很多人——不可否认。

从大一说起——

这是我们刚步入新环境的时期,身上还残留着中学时代的一丝稚气与随意,然后开始打量自己周边的同龄人,迫不及待地去参加一些社团或活动结识新的朋友,看到优秀的学姐学长们就想着“自己以后也要像他们一样”。

这些由于新鲜感带来的忙碌并没有让大多人的新生生活过得有多充实,至少我的个人感受是这样,现在看来那些“我没时间”的“时间”真的浪费在了没有现实意义的事情上,我们得到的只是在高年级时的悔意。

不过,不可否认,大一只是进步缓慢,并非一无是处。在一个大环境里,时间才是引导成长的关键。

所以说,大一过得很迷茫这很正常,无需大惊小怪。

至于大二,我想大多同学已经进入状态,我也是其中一个。

这一年,可以说是自己成长最快的一年,我开始明白:只有自己强大,才能在意外到来之前临危不乱,而不是说“我不行”。

以前我一直以为自己有“病”——那种颓废的“病”,可是我想得简单了,自己原来真的生病了——这是医生告诉我的。

记得当自己听到这个消息时,开始有点儿震惊,而后便觉得这一切简直太戏剧化了,我突然就感到:这次自己可能要经历一次大事了——内心竟然涌出来一种未知的期待,或许会发生点儿什么。

事实证明,我的期待没落空,在接受治疗的过程中,我遇到了很多人,而他们,也帮助我改变了很多。

印象最深的就是:全麻后醒来我的眼里看见一丝微弱的光时,便开口叫了一声“医生”,然后她便向我走过来,问了我一些情况,然后打电话让人把我接回了病房。

接下来的几天就是换药、拔管,大多的医护人员都是和我差不多的小哥哥小姐姐,所以我也没感觉什么痛,有时只是想:医生的皮肤怎么这么白,手怎么这么好看,20来岁真年轻啊。

于是我开始琢磨:自己一定要好好努力,在大学期间多学点儿东西,像他们一样,提升自己的价值。

所以,我那时开始摸索自己前进的方向,一直处于“试错”的状态,进而不断调整自己的学习方式和职业规划。

这种状态一直延续到了大三,也就是现在。我开始有了收获,这让我明白:成功不是凭空产生,它需要时间——一年,两年,甚至更长,我们除了努力,就是等待——而不是还没结束就想到放弃。

可能,现在我没有什么,但是,我现在也不缺什么,我想要的:自己早已经记在心上,我只是想在心无旁骛的时期,刚好努力,在大三这个分水岭顺势而上。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