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于知道外卖小哥为什么懂"薛定谔的猫"了?

2020-11-24  本文已影响0人  AprilCamellia

  曾经看过撒贝宁的演讲,叫做“北上广你来不来”,说到外卖小哥,学历很高,会懂得薛定谔的猫。啊,调侃了一把,当时其实也只是这么笑笑而过,觉得可能只是大城市的优势地位,亦或是就业非常不容易之类的原因。

  但是直到前几天听罗振宇老师在得到讲出这个数据,我才彻底被震惊了——有7万硕士生和17万本科生在送外卖!!!

  这个消息一发布,大家会感慨,学历贬值了啊!寒窗苦读16-19年时间,人生1/5的时间,奉献给了学校,结果实际工作竟然不需要那么多高学历人才吗?

    这里不是说职业有高低,而且想问教育的性价比是不是降低了呀?

    如果,因为这个数据,千万不能掉到“知识无用论”的坑里。

    哈佛大学前校长德里克·博克曾说过一句名言:"If you think education is expensive, try ignorance!"——如果你认为教育的成本太高,试试看无知的代价。

  前一段时间,一本很应景的新书,被广泛流传、讨论。

  这本书讲述了一位顺丰一线快递小哥,汪勇的故事。

  他在今年武汉疫情最严重的时候,从一位只想打探消息的普通人,如何一步步变成了一位抗疫英雄?感动了许多人震撼了许多人。

  为什么感动?大家都知道除夕那天,武汉的疫情有多严重了,汪勇,一个上有老下有小的家庭顶梁柱,还在武汉,只是一个快递员,这时候快递也不太用高强度工作,他应该像大家一样,好好躲在家里,吃喝玩乐睡觉休闲,大家都知道,最不应该的就是去医院,那里对普通人意味着生死考验。

  他本来想要加入一个公益接送医生的微信群,打探消息,结果群里医生的焦急和大家的安静,瞬间,事情多严重,一目了然。

    他很纠结,但是他经过深思熟虑,觉得自己比大部分人出去更有资本。他对抗这个病毒——他说:“如果万一我染上了之后,那我是一个年轻人能扛过来。

  金银潭医院叫武汉市疾病救治中心。它是一个传染病医院。其实疫情之前,大家都不愿意去那里,离得远一点也好。它的位置在哪儿呢?它的位置在武汉的三环外,它附近也没有什么住宅。是属于工业区中间的一个医院吧。

  新冠疫情开始了之后,它这边就属于只接收病危、病重的新冠患者。

  面对大家避之不及的事情和地点,他却决定亲自去这里接送医生们!

  为了保护自己和家人安全,他把自己隔离起来,自己住顺丰仓库的的小值班间,开车去重病患最多的传染病医院接送一线的医生!

  好一个逆袭的身影!他并没有命令,也没有肩负职责,就是本能的判断,他相信自己的知识体系。

  是的,就是他的知识体系,别以为他只做了这个接送医生的事哦!

  从这一件小事,他不断思考改进,最后竟然做了许多不可思议的大事——

  1.从早晨的五点钟接到凌晨一点吧,把60个人接完,300公里一天。

  2.持续一个月,一点睡到五点,就四个小时。

  3.招募了7个人,大概能提供500人次的用车需求,基本上扛下整个金银潭每一天的所有人员的出行。

  4.武汉疫情期间,更换了七份到八份的志愿者证明。

  5.对接共享单车,共享汽车为医护人员提供便捷服务。

    6.为每个酒店——有十几个酒店,有4000多名援鄂医护人员,每个酒店大概提供200本书。

    7.从快餐店一直找到潮粤香的老板。背后是广东商会。从大年开始,就一直为医护人员免费供餐,多的时候一天2000份。一直找到免费提供1.6万份餐食资源!还有4万双鞋子!

  这些大事,背后的精神价值,更是不可估量!——生命摆渡人,大概患难见真情最好的解释就是如此罢。

    许多企业家听了评价说——这人是个特别牛的项目经理。就是那么复杂的问题,他能够对接得如此细致,而且能够井井有条,指挥这么多的人。

    而且这个不是汪勇在顺丰的工作,也你没有受过这个训练。

    可是他就会做了,他还带动了更多人一起做成了,他们帮助了许许多多身处疫城中心的人,而受益者何止医生呢?

    这个难不成不是教育的红利吗?试想一下,如果还是曾经研究生只能在办公楼、科研所里的时代,会发生这么多匪夷所思的事吗?

    我真的不敢想象。

 

爱思考的鹿茸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