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觉,这回是认真的!

2019-05-07  本文已影响0人  宸辰工坊

睡眠占据我们人生的三分之一,滋养着另外的三分之二。人们常说,睡一觉,没有什么过不去的事儿。可在现代社会,当信息干扰和生活压力双双来袭,人们不是对睡眠不以为意,就是已经面临睡眠障碍,失眠、易醒、嗜睡等,我以前总觉得每天要睡够8小时才正常,甚至能睡就多睡一会,可不曾想这真的是身体所需要的吗?

掌控睡眠,才能掌握人生的主动权。可如何才能掌控睡眠?为什么睡了很久还是疲惫?人一定要睡8小时?如何让睡眠更高效?本书深入回答了以上所有问题,作者研究睡眠科学30余年,从底层原理,到具体方法,深入阐述高效睡眠的关键,提出全新R90睡眠方案,打破8小时定式,为我们带来一场睡眠的革命。

昼夜节律即生物钟,光线是最重要的生物钟调节器,当光线隐匿,身体就会分泌褪黑素,帮助积累睡意。日光重新升起时,身体开始分泌血清素,抑制褪黑素,驱散睡意。于是我们睡去又醒来。

其实,我有一段时间也是被失眠所困扰,每天晚上为早点上床睡觉而焦急,因为想要早睡早起,要想早起那就得早睡吧,慢慢地日积月累,形成了睡眠焦虑(我起的名),每晚十点都有点情绪急躁,看完这本书,后来发现并非失眠本身的问题,而是过度焦虑,是担心失眠而失眠。有时夜里两三点突然醒了,四点还没睡着,就开始头大了,会想着再睡不着,身体就不能好好排毒,会有黑眼圈,会没法早起,会影响一整天的工作,越想越是睡不着了......这样就成功地给自己定义为失眠。

其实,睡眠时长并不是最重要的,自然入睡的过程才是至关重要的,我想尝试用睡眠周期来衡量睡眠。本书中提到:我们的睡眠周期由4个(有时5个)不同睡眠阶段组成,一个完整的睡眠周期约为90分钟。(了解详细的过程描述请自行阅读此书)按我的理解来说,就是每一个半小时为一个周期,也就是说,我们可以选择睡2-4个周期,比如我今晚11点睡着,打算睡4个周期的话,就是6个小时后(五点)起床,这将作为我的睡眠方案,具体看看感觉如何,再做调整。

如果有睡眠困扰的朋友,睡前90分钟可以尝试做一些准备:

1、关闭电子产品,手机的使用会让人精神亢奋,所以远离手机是第一步;

2、灯光从明亮调到昏暗,房间内都用暖色灯;

3、从温暖到凉爽,夏天更需要提前降温,早点把空调打开,让室内温度降下来;

4、整理物品,对卧室内的衣物进行整理,找出明天要穿的衣服等,营造舒适的环境;

5、回想你的一天,回顾当天发生的一些事情,也是在做记忆的清理和储存,处理好之后心无挂碍地睡去。

以上是书中提到的五个建议,我个人建议在睡前做冥想,就是简单的盘坐几分钟,也能迅速让身心平静下来,比较容易入睡。

睡醒后的90分钟其实也很重要,按个人爱好因人而异了,比如跑步、瑜伽、读书、做早餐、听音乐等等,能够运动一下是最好不过了。

还有一点,午后犯困,是可以小睡一会,我个人建议午睡15-30分钟足够了,我一般是睡20分钟,感觉刚刚好。

最后,制定睡眠计划,认真睡眠,营造舒适的环境,睡着醒着都充满掌控感,人生更高效,生活更美丽,从现在起,从睡眠开始,优化你的人生效率。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