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写作我们爱成长写作二三事

《用DISC提升写作技能》

2018-11-21  本文已影响80人  之葤
今天分享主题
一、自我介绍及主题选择

亲爱的DISC国际双证班F72的家人们,大家晚上好。

我是F72.尹聪颖,目前在重庆的新疆姑娘。

我大学时期学得是临床医学,毕业后顺理成章在医院工作。四年前选择从医院辞职,转行做了保险理赔,从一个埋头做事的岗位转到了和人打交道的岗位上。为了追求自己的梦想,我今年转行到民宿行业从头学起,期望能有一天拥有属于自己的一片小天地。

今天我既不讲医学知识,也不讲怎么处理保险理赔,更不准备讲如何应用DISC和人沟通,我要讲的是“用DISC提升写作技能”。

人人心中都有一个作家梦,我也不例外。我一直希望能用自己手里的笔书写一个不一样的世界,但是因为常年不曾动笔,我发现自己已经写不出什么东西了,即使花很多心思去写了,也有种写什么都是流水账的感觉。

今年五月开始,我从每天300字开始写起,到后来写500字、1000字,一直坚持到今天,只在简书就写了15万余字。虽然现在文章并没有在什么平台发表,但也获得了身边一些小伙伴的认可。所以,借着复盘DISC应用的机会,我将自己在写作时可以应用到DISC的方面做了一个大概的梳理,希望对大家有所启发。

接下来,我会通过动机、准备、方法、内容、平台选择五个方面展开来讲。

二、为什么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写作?

自媒体的兴起,让我们写的文章除了报刊、专栏之外的投稿有了更多渠道可以选择,而前三四年靠着这个红利期进入新媒体写作的人进本上都火了,像咪蒙、金融八卦女等等新媒体网红赚的盆满钵满的成功例子,让越来越多普通人相信自己也可以通过写写写变现。网上越来越多的写作课程从正面证实了现在写作是众人追捧的一个方向,写作就这样火了起来,成为大众都追捧的技能,成为越来越多人的第二主业。

然而,有人参加了N多个网上写作班、线下写作课,写得还不错,却一结束又变成了老样子:想了八百个主题,最后却一个都没有写;心里千百个想法,写出来仍然跌回上课前的水平。

从五月份到现在,我写了180+篇文章,共计20万余字。我最初开始想写文章有三个原因:一是当时参加社群的氛围激发了自己,二是我想记录下自己生活中的点点滴滴,三也抱着“能变现就好了的”想法。当然,这只是我的想法,每个人开始写作的原因都不同,但只要提笔写,我们肯定是有写的原因的。

那么,用DISC模型,我们可以将写作的动机划分为四个象限:

1. D:关注结果,行动也快,比如为了变现,为了工作需要(总结、汇报、本职工作)等。

2. I:更看重情感的表达,比如为了记录自己和身边人的生活或情感。

3. S:可能更倾向于为了实现无法抵达的诗和远方、为了倾诉言语无法表达的自我等等。

4. C:考虑周全且严谨,但是更注重结果,比如分享自己工作及生活中的经验。

三、写作前需要做什么准备?

写作需要准备什么呢?《写出我心》中说,只要你想写,外部的环境如何都没有关系,写作只要一张纸、一支笔就OK。而随着科技发展,我们甚至不再需要纸和笔,只需要我们身上的一件器官就可以做到,这件器官叫手机。

当然,做准备是我们从小养成的习惯,不准备好像总是差点什么。那对于不同特质的人来说,写作前的准备也是不一样的。

1. D:D型特质的人目标感极强,他们会善用自己擅长的方式,制定严格的更文计划,并坚决完成。我有一个做程序员的小伙伴,我们在一起每日更新文章期间,他给自己的目标是每日写2000字,还要保证文章质量,大家都劝他把目标定低点,他却坚持挑战自己。结果那一个月他都是用牺牲睡眠时间来完成,但也写了很多不错的文章,还带动一起参加的小伙伴提升文章质量。

2. I:I特质的人相对就要随性些,有思路的时候写得很快很好,但是基本上很少做什么准备,经常看心情而动。比如我们曾经同期日更的小伙伴中有一人,你永远不知道她下一篇文章可能更新什么,内容随性、观点也随性。

3. S:S特质的人能够很好的遵守规则,按照某些指导意见一一执行,比如我有个朋友她每次写文章,就必须到书房一个人安静的写才行,有次她看到我在和她聊天的间隙更新文章,觉得特别不可思议,问我说书上不是说要在安静环境中、有整块时间比较好嘛?

4. C:C特质的人不但会考虑写作前自己要做好什么样的个人准备,还会考虑自己所写文章的受众面,写完文章之后发表平台的选择以及如何最大程度让文章产生价值。

一切准备就绪,我们就能写出一篇文字优美、逻辑强大的文章了吗?不一定,我们还要讲方法。

四、写作要怎么写?(方法)

  我没有上过什么写作课,一开始写的时候,就在用笨办法—埋头写,以为经过积累自己就能练成写作的“独孤九剑”。直到有一天,我的一个朋友对我说:“你今天写的什么啊,我看了两千字也没有搞明白?”,我当时是懵的,你都没有看完就来问我写的什么?“一篇文章你看了两千多字还没有看出作者的主题,你还能看下去吗?”,就是这句话,让我突然反省自己在写什么,如果我是读者,不说被文章吸引,能不能坚持读完文章?

然后我就开始开一系列讲写作的书,慢慢的明白了,写文章也可以用到DISC,来提升自己文章的可读性和专业性等:

1. D:D特质讲究快速行动、结果导向。那么我们的文章也可以依照这个模式,善用总结的方法,将整篇文章统筹起来,提升文章的连贯性。比如采用“总-分-总”方式写文,提升人们碎片化阅读体验。

2. I:I善于营造气氛,那么我们是不是也可以通过营造文章的氛围,提升文章的趣味性和可读性。比如可在中心论点下面,用生动、幽默、曲折的故事阐释观点。

3. S:换位思考,从读者的角度来书写文章。可根据文章所针对读者层次的理解水平不同,从而组织自己的语言风格。

4. C:文章讲究逻辑和思考能力,讲究条理,因此,我们要学会善于用数字将观点串联起来,而且在阐述道理时多用客观的数据,增强文章的说服力。

五、写作要写什么?(内容)

刚开始写作的时候,我们通常是从模仿开始,看什么文章比较火,看什么话题属于热点、爆点,然后跟风而动,却忽略了我们自身擅长的内容。因此可能写着写着就写不下去了,文章写得四不像,自己还累得不轻。

写作的时候最好从自己擅长的部分开始,不断精进自己擅长的部分,当能力有了,再去跨出自己的圈子

1. D:方法论、采访专题等。

2. I:小说、诗歌、情感故事等

3. S:散文、随笔、鸡汤文等。

4. C:观点文、干货文章等。

六、写作之后要这么办?(发表平台)

  到此处,我们应该写出来一篇文章了,这样就结束了吗?并没有,这只是完成了文章创作的第一步而已。

能够写一篇文章是远远不能算作一个完整的过程,甚至说,并没有将一篇文章的主要功能发挥出来。我们写文章的目的如果只是为了自嗨,那写作的意义何在?因此,无论我们写作的质量怎么样,发表出去之后才算是完成了写作的全部过程。

无论是将文章发表在简书、微信公众号,还是贴到朋友圈、微博分享,只有把文章真正的展示给他人看,才能给我们带来真正的压力。这种压力来自两方面,一是来自于我们自己,我们是否对自己所写东西的认可,是否有接受众人批评的勇气;二是来自外界的压力,如果自己的文章长时间无人问津,外界带给我们的这种内心受挫的伤害。

我们身边可以发表文章的平台有很多,根据不同特质人和行事风格,我按自己的理解进行了分类:

1. D:投稿、专业平台。D特质高的人追求明确的结果,我将专业性的平台及投稿文章也划分为D特质类,这类平台及投稿要求相对都比较严格,有一定的审核标准,不是谁想在此发表就能发表的。

2. I:微博、朋友圈。这里是社交平台,更符合I特质较高人的心理,将文章发在这里,除了获得大家的意见之外,还能展示自己

3. S:简书、微信公众号。作为一个初学者,可以试着将文章发表到自己的简书或者微信公众号上。这两个平台相对都比较容易操作些,而且对于文章审核比较宽松。

我个人比较推荐简书。比如我刚开始练习写作的时候,就是在简书上开始的。简书的操作相对于微信公众号又更简单些,有基本的排版选择,而且又手机APP,可以随时随地进行操作。

4. C:各种专题。如果专业性或者逻辑性较强的文章,可以投到各个平台的相关专题。

七、是不是要报写作课程?(题外话)

  现在网络上已经有很多写作课程存在了,很多都打着学了就能写、写了就能变现的旗号,其实是在圈快钱。一门99元、199的课程,通过在某个线上平台的十多节课就能将一个写作小白变成为一个写作高手?我是不相信的。

在我看来,写作是一个不断积累的过程,没有日积月累的输入和输出练习,没有长时间的刻意练习,期望能从一个朋友圈都不一定写得好的新手变成一个写作高手,那简直是天方夜谭的事情。

报不报课程是一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事情,如果你认为课程能帮你更好的梳理写作的相关系统知识框架,或者教会更多技巧性的东西,或者通过课程打开自己的视野、链接牛人,那么报课程是个不错的选择。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在选择一门课程之前请一定做好筛选,尽量选择口碑比较好的课程,最好是有线下面授课程的,当然,这种课程一般在价格上也相对高一些。

如果还有同我一样,觉得其实报这些课程并不一定能够真正的帮助到自己的话,那么我觉得选择去多读一些关于写作的书籍,是一个非常不错且明智的选择。

要知道所谓的课程,不管是线上还是线下,其实都是通过对书籍里的知识进行系统的梳理或者说是筛选之后,再来传达给我们的。如果我们不想去花费这个钱的话,我们可以通过书籍去锻炼了自己的阅读能力,还有有从书里挖掘宝藏的能力。这种方法是不是会更好呢?

结语
感恩遇到你

在我们DISC国际双证班有这样一句话,说:“遇见你之前,我的人生一片灰暗,遇见你后我的人生五彩缤纷”,在我看来,写作也可以让我们有这种感觉。

写作对外是展示自己,对内是剖析自己。

写作是写自己!是一个人走过的路、读过的书、见过的人,是一个人内在价值观的体现,是一个人内心深处最真实的那一面。写作同样也是一个整理自己、审视自己的过程。那些过往有时候写着写着就释然了,那些期待也可能写着写着就实现了!

其实写作没有我们想的那么难,写作也没有我们想的那么高成本。只要你愿意,只要你行动,哪怕没有纸,哪怕没有笔,只要你有手机,你就可以开始写作之旅啦,期待你的大作!

讲到这里呢,今天我分享的《用DISC提升写作技能》就全部分享完了。

希望自己这些小小的、不成熟的思考和想法能够对你有所帮助、有所启发,如果有什么问题,欢迎大家来Call我。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