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也聊三国131‖似此星辰同昨日
我也聊三国131
秋风五丈原21
原创/似此星辰同昨日
诸葛亮第四次北伐失利,回到成都才知道是李严督办粮草不力,误了日期。
诸葛亮尽管愤怒,也只是罢免了李严的官职,并没有牵连别人。
虽然李严失职是真的,但是,作为丞相,诸葛亮考虑的问题更多。
山路难行是客观事实,遇到不利的天气,路更没法走。换一个人来做运粮这件事,不一定能够做得更好。事实上,北伐失败,非战之罪。
这种远途运粮的弊端,如果不想办法解决,下次出兵,还会有这样的情况发生。毕竟,因为粮草不继而退兵的例子比比皆是。
诸葛亮发怒,也是敲打刘禅和朝内各位大臣。诸葛亮也只是一个人,不可能面面俱到的,自己总有照顾不到的地方,也希望刘禅能够尽快成长起来。
刘禅继位以后,诸葛亮的事情很多,分身乏术。再加上南征、北伐,教导刘禅的时间更少了。
刘禅十五六岁登基,到诸葛亮第四次北伐失败,也不过五六年。正是贪玩的年纪,相父诸葛亮又没在身边,可不就是放羊了嘛!
诸葛亮发怒,就是告诉刘禅,国事不可儿戏,要认真对待。很多评论都说刘禅是一个老实人,但是,刘禅还是非常聪明的。别忘了,刘禅可是在位四十一年。
个人觉得,以刘备对诸葛亮的信任,教导刘禅的重任,肯定会落在诸葛亮的身上。
但凡刘备多活三五年,刘禅与现在肯定不一样。毕竟相父不是父亲,刘禅缺失了很多东西。有些话刘备能够告诉刘禅,可以直接说给刘禅听,换成诸葛亮就不行了。
诸葛亮接着这个机会,也是敲打朝中的大臣。诸葛亮几次北伐,消耗还是非常大的,总会有不同的、反对的声音。
诸葛亮也是人,都五十多岁了,精力有限,只能顾一头。朝中虽然有不同的声音,但是,不能拖北伐的后腿。
诸葛亮为了下一次北伐,除了等待机会,还做了很多的准备。比如,发明、改良运输工具,提前筑城囤粮等等。
蜀汉做着准备,曹魏也一样做着准备。司马懿镇守关中,也做了很多准备 ,除了治理地方,还整顿了手下的兵马。
在公元231年和234年两次对战中,魏军将领的名单明显不同。可以看出人员名单的变化,真的太大了。
231年是,张郃(阵亡)、费曜、戴陵、牛金、贾嗣、魏平、郭淮。
234年是,杜袭、薛悌、秦朗、胡遵、郭淮。
想来,与张郃长期镇守关中的将领,基本上都被司马懿替换了。
至于郭淮,应该是在这里有威望。同时,在上次战斗中,司马懿遇到粮草危机的时候,郭淮能够鼎力相助。
2024年09月
——星辰相伴,自由随行——
![](https://img.haomeiwen.com/i26664935/76b7e172a16617fb.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