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阶段这9件事比学习更重要
小学的学习成绩重要吗?
当然重要,对于孩子自身成长来说,哪个阶段的成绩都很重要。
但是,小学是孩子成长中一个承前启后的关键阶段。
在这个阶段,孩子有个好的成绩固然好,但相对于学习成绩来说,有些事明显要更重要。
在小学阶段,家长重视以下这9件事,孩子会越来越优秀。
1、兴趣是孩子成长的动力
都说,兴趣是孩子最好的老师。
当孩子对某件事有足够的兴趣时,他就会在这件事上表现出非常敏锐的洞察力,自身的各种素质都能在这件事上有相当大的体现和提升。
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很要紧,孩子对学习有兴趣才有后劲,孩子对学习没兴趣就学不下去。
有学习兴趣的孩子认为学习是一件有趣的事情,愿意自觉地学习和钻研。
这样的孩子肯定不会学习掉队,而且时间越长越有优势。
哪怕孩子不聪明,初高中的时候也能取得好成绩。
除此之外,家长还可以帮孩子培养起一两种兴趣爱好,鼓励孩子坚持下去,这对孩子一辈子都有帮助。
2、习惯是孩子成功教育的开始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曾说:“什么是教育?简单的说就是养成习惯。”
拉开孩子差距的,往往不是智商,而是从小养成的各种习惯。
好习惯,能够把孩子往成功的路上前进,反之,一个坏习惯则能伤害孩子一辈子。
从小培养孩子的良好习惯,是每一位父母都必须要做的功课。
培养孩子健康的生活习惯和文明礼貌习惯;
培养孩子良好的交往习惯和自我保护的习惯;
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遵守规则的习惯。
教育的本质就是培养习惯,在孩子成长的道路上,各种习惯的形成必将对孩子的人生发挥巨大的影响。
父母需要做的就是良好习惯形成的“指示灯”,不断引导和鼓励孩子,带着孩子认识和形成好习惯。
3、阅读是孩子智力发展的无限延伸
人民日报曾发文:《小学欠下的“阅读账”,迟早是要还的!》
一个孩子的聪明才智,就像种子,需要条件才可以发芽生长,而这个条件就是海量阅读。
如果一个孩子从没有读过一本好书,甚至从没读过一本超过10万字的书,而是把大量时间都投入到学校学习中,那么这个孩子的天赋聪明就被饿死了。
小学阶段的孩子,不应该把全部精力都投入到课本和作业中,因为课本内容是有限的。
只有博览群书,孩子的智慧才能不断成长,最终形成一种强大的发展能力。
小学的重点不在成绩,而在阅读,家长要鼓励孩子进行大量阅读。
阅读的内容应以适合孩子,并且孩子感兴趣的为主,当孩子爱上阅读,阅读量大了,孩子的理解分析能力以及观察能力等都会随之提高的。
4、自律是孩子走上优秀的起点
心理学研究表明:一个人能否成功,自律的影响是智力的2倍还多。
懂得自律的人,都具有超强的自我控制力,能够有效抵制外来的不良诱惑,坚持把自己的事情做到完美极致。
自律是一个人成长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修行,越自律,越优秀。从小就培养孩子的自律性,十分重要。
帮助孩子做好时间管理,改掉拖沓的坏习惯,高效利用时间;
帮助孩子制定行动计划,对计划进行归纳总结,并进一步细化落实;
孩子长久的自律,需要榜样的力量,一个懂得自律的父母才能养出一个真正自觉的孩子。
孩子的自律性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培养好的,家长要有耐心去对待孩子。
而且家长也要注意,自律性的培养不是强制的、被动地让孩子接受,而是经过长期的引导,孩子能够自发地去完成自己该做的事情。
5、独立是孩子最强大的软实力
杨绛的父亲曾说:“教育孩子独立,胜过当第一。”
孩子是父母手心里的宝贝,父母对孩子的爱更多是无私的。
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父母都尽自己所能的为孩子提供各种帮助,满足孩子各种需求,不舍得用孩子,事事为孩子包办。
含在嘴里怕化了,捧在手里怕摔了。
但是雏鹰终要翱翔、幼虎早晚也得独啸山林,孩子终究要自己一个人独立面对世界。
只有孩子具备良好的独立能力,才能从容应对学习以及生活中的各种挑战。
为人父母都要明白,孩子只有靠自己的翅膀飞翔,才能飞得更高,看得更远。
有远见的父母都知道,独立才是孩子一生最强大的软实力。
舍得放手的父母,才是教育赢家。
6、品行是孩子人生高度的关键点
有这样一句话:“孩子,你若品行端正,你就是100分!”
如果没有好的品行支撑,一个孩子成绩再好,也不会走很远。
品行不仅影响着孩子的现在,更决定着孩子的未来。
它比所谓的财富、知识、以及其他都还要重要。
孩子的品行,才是决定他人生高度的关键点。
小学阶段,孩子的所作所为是其培养优秀品行的基石。
在小学阶段,我们就要培养孩子诚实守信、艰苦奋斗、懂得感恩、有教养……
我们要始终坚信,无论孩子将来做什么,只要具备优秀的品行,孩子在漫长的人生道路上一定会坚定地走好每一步。
7、运动是孩子受用一生的课程
俗话说得好:有一个好的身体,才能够有一个好的未来。
生命在于运动,不锻炼不运动,再好的身体都会生锈,再渊博的学识都难以有机会施展。
好的未来基于有一个好身体,好的身体源于坚持运动。
父母想要给孩子一个好的未来,请先让孩子拥有一个健康的身体。唯有如此,孩子的未来才会有更多无限的可能。
而且,事实上运动对孩子的意义不只在于对孩子的身体好,还更能促进学习能力的提高。
孩子在运动时会产生多巴胺、血清素和正肾上腺素。
多巴胺可以使人心情愉悦,精神饱满地投入到学习中;血清素增加,记忆力就会变好,学习效果也会更好;正肾上腺素,会使孩子的专注力增强。
蔡元培先生说:“完全人格,首在体育。”
身体是成长的本钱,爱运动的孩子,自然有目标有方向,学习也才会更加有动力。
8、父母的言传身教是孩子的起跑线
有句话说得好:“一个好的老师,或许能够影响孩子三五年,但家长的影响力却是一辈子。”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是孩子的榜样。
每一个孩子都是父母的复制品,父母的言行举止都是孩子的模仿对象。
每一个孩子都是父母的一面镜子,父母是什么样,孩子就是什么样。
父母自强自律,孩子就意志坚定;
父母积极上进,孩子就热爱学习;
父母宽厚善良,孩子就友爱可亲。
好的教育,从来不是靠苦口婆心的说教,而是身体力行的言传身教。
只有父母以身作则,起到良好的榜样作用,孩子才能被潜移默化地影响,从而变得更好。
莫言说:“父母仅仅会爱并不及格,因为母鸡也会爱,何况是真挚的爱的另一面往往是最苛虐的酷政,父母必须接受训练,具有相当的质量才行。”
那些成功的父母永远都在往前走,不断提升自己的格局,身体力行地影响孩子。
最好的教育,从来都是拼父母。
9、家长和老师配合就是孩子最大的福气
有句话说得好:“孩子的成长需要两只翅膀,一个是老师,一个是家长。”
一个孩子要成才,离不开学校的支持,也离不开家庭的支持。成就一个孩子,是老师和家长共同努力的结果。
家长理解老师,信任支持,孩子才能进步得更好;
老师尊重家长,寻求帮助,教育才能落实到实地。
家长和老师,就像两支船桨,只有双方朝着同一个方向共同努力,才能让孩子向着我们期望的方向驶去,变得越来越优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