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随笔国学与传统文化心境涂鸦

道的义思

2018-08-06  本文已影响5人  僚片子
道的义思

        “我的手曾为众多信徒施洗,不可用来沾染罪恶。”

      这句话自英国泰晤士河畔威斯敏斯特大教堂的西大门上方,安置有十尊20世纪期间的十大基督教殉道者的塑像,苗族王志明牧师。

  大概这苗裔的牧师,是念书少了,还是有意不晓得方孝孺的下场,执拗着自己的信仰,也不变通一下,舌头让刺刀搅成了烂泥,满口是血的被押解到刑场给枪决了……(是否属实,待查)

        正好今年也是戊戌年,百二十年前也有“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的谭公在京城菜市口也被正法。从作为一个常人来说,我还是觉得这个王志明更加鲜活,只是没有被利用渲染,那谭公的宏志远远伟大于这位牧师,但如若有了被牧师醒觉后的广大民众,谭公之为或许会没有那么血腥,所以我说牧师要厉害一些,谭公等只是椽木求鱼,虽有借助帝王之力,然天下是帝王的天下,帝胄的榻侧岂容他人酣睡,总是要抹杀掉异梦者的。最后还好有篇《药》的文章,给人提醒个人血馒头的偏方,至于有没有解救得了那痨病身子的人,无从考证了。如果那药真是一剂良方的话,也会有人想着多些被杀头的,那样才容易救得了自家的。可能是怕自己也成了药引子,那些个大学士、学政、学台的骚客们,大都不敢冒天下之大不韪来成就自己,写个支持变革的宏论,同样在菜市口的牢房里,洋洋洒洒的赋诗一首,只可惜了那么大好的流芳百世的机会。其实也不排除都是些没有敢割出碗大的疤的勇气,更无昆仑、泰山、黄河、长江的吼一嗓子“二十年后某还来”的文采和胆魄。至于梳妆成个小姑娘见到俊汉,羞涩似的的样子的,躲躲藏藏起来的,一定也有不少。虽不晓得当时谭公六君子被咔嚓后,报纸怎么报道的,料想一定会有普大喜奔挥挥洒洒地见于报端的。最可笑的有位报密的,在清朝的大厦倒塌之后,又心思重地重新油漆了紫禁城的龙椅,定制了龙袍,又在第八十三天,挥泪告别了三千宫黛,惭愧地迫于压力取消了帝制。

道的义思

  如按照纯粹的君子要求来衡量,其实那六公当中多名不副实。君子之所以为君子,首先要有孔乙己的“君子固穷”,他们都不符合,再一个就是君子应当不侍奉任何党派和团体的,那六公效命满夷的帝制,虽有为苍生谋生想念,但终只能说是那清朝的忠,与君子的义多不配也。虽然这样有狭隘的民族主义,对六公有大不敬的冒出来几句躁语,其实是因惋惜的太疼了,让我胡言乱语罢了。人毕竟已在百二年前死在了那满夷的手里,如是当今在天有灵的话,祈求您们万勿莫起怪责之意,晚辈虽是没把您们当君子待,更是希望像您们那样的人,在现而今的世上多些,就跟平常人一样容易碰头相见,如是像您们那样的人自然会多些在这人世,也自然容易会有能亲近地接触到的机会。像那般被冠上君子的头衔,总觉得有些高远的感觉。也是没有办法的,咱中国人多喜欢把好听的、赞誉的、高大上的词汇堆给已经死了的人,至于那些死了的,在活着的时候再不惹人待见,毕竟死者为大的礼数自古也都是不可少的,只有这样才最能表现的出还苟活着的,同样也有那样的执念,又能表现出活着活泛的还有好些个,比死了的更加有远见和见地的方面。

  暂且不说一个牧师的信念为什么那么坚决,后来我查了下殉道者的含义是指“[sacrifice one’s life for a belief or truth;die for the faith] 为道义或某种主张而献身,为了某种信仰,或宗教而牺牲的人”。要是这样的推演下去道义这个东西,其实还真是有魔力的,不然怎么在好些个场合总会有人说“道不同不相为谋”这句,常常有听做生意的,跑长途的车户这样说,卖油、卖面、卖菜蔬、卖肉等等这样说,至于官场有没有卖,倒是不谙其规则也是不敢妄论的。长居山野使人闭塞,还真是应该多知道些有人为了一条道上的义,会挣得面红耳赤,甚至豁出命维护的。

道的义思

      前些时候有听说现在好些个寺庙的布施,已经不是香客主动的了,寺庙也有明码标价,享用佛祖的施恩对待了。也不晓得菩萨怎么玩特别供应的这玩意,蹊跷的想去在古籍里去找,《山海经》里没有,《天工开物》也不谈论这些啊,想必那特供是天机不可泄露的,世上不应能找得到,对佛祖的特供对待,心里也不敢有一点点的唏嘘了。

        也不管那个道的义的多伟大,还是有人顶着那道的义又想糊弄我,咱作为老百姓只认一条“顺天生,逆天死”的道的义,那就是天应是天下人的天。吃瓜的暂且因天热吃瓜,天冷的时候多穿衣,如有保不齐天热时没瓜,天冷时没衣的时候,就有寻思着想些好多个办法来解暑御寒,都说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办法总会被开发出来的,粗鲁总会让人鄙视的。到时候哪个不是这天道的殉道者,我就不信,那我也就真是个痴人,最好不要说梦了。

                                      ——完稿

跋:因不懂“道”的意思,查字典以备因记忆减退,将来定有浑噩不记的衰退,所以作此备注,又以学习笔记加深记忆。至于结合事件合不合适,还是有什么出入,还望高人指点一二,能起到醍醐灌顶的功效,定会叩拜弎谢。

道:1.路,方向,途径:~路。铁~。志同~合。 2.指法则、规律:~理。~德。~义。得~多助,失~寡助。 3.学术或宗教的思想体系:~学。传~。修~。 4.方法,办法,技术:门~。医~。 5.指“道家”(中国春秋战国时期的一个学派,主要代表人物是老聃和庄周) 6.指“道教”(中国主要宗教之一,创立于东汉):~观(guàn)。~士。~姑。~行(háng)(僧道修行的功夫,喻技能和本领)。 7.指某些反动迷信组织:会~门。一贯~。 8.说,讲:~白。常言~。能说会~。 9.用语言表示情意:~喜。~歉。~谢。 10.线条:铅笔~儿。 11.中国历史上行政区域的名称。唐代相当于现在的省,清代和民国初年在省以下设“道”。 12.某些国家行政区域的名称。 13.量词:一~大河。两~门。上三~漆。 14.计量单位,“忽米”的通称。

——2018.8.6于单位宿舍  未删节

支持原创    拒绝盗版

图片来自网络    鸣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