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才是真正的“共情”
心理学中有一个现在非常流行的词语叫“共情”,也就是要站在对方的角度思考问题,就好像感受到对方的情绪体验一样。家长不理解孩子是没有做到共情,同事之间不能理解是不能做到共情......到底什么才是真正的共情呢? 是可怜、是怜悯、是假装感同身受吗?
曾经听过这样一个故事:一个小男孩走到一家宠物店门口想要买一只小狗,可是一条狗的价格是30美元至50美元不等,他身上却只有2.37美元。正在小男孩一筹莫展,准备恋恋不舍的离开时,他发现一只没有股骨、走起路来一拐一拐的,明显落后于同伴的小狗,小男孩看到这个情况说“我要买那条小狗”,店主欣喜“如果你真要他,就不用花钱,可以直接送给你”,听到店主的话,小男孩并没有高兴,反而生气的说“我不需要你把他送给我,那条狗和其他狗的价值应该是一样的,我会付你全价,我现在就要付2.37美元,以后每月付50美分,直到付完止。”说着,小男孩弯下腰,卷起裤腿,露出一条严重畸形的腿。他的左脚也是破的,靠一个大大的金属支撑着。他看着店主轻轻的说“我自己也跑不好,那条小狗需要有一个能理解他的主人。”,这个小男孩的意思显而易见“你们是理解不了的!”。
生命原本无价,也无论贵贱,小男孩之所以不肯白要那条身有残疾的小狗,是因为尊重,那也是一条小狗,其价值理应和其他小狗一样。这个小男孩何以会有如此深刻的见解,原来他自己就是残疾人,和那条小狗有着同样的遭遇,若非切身体会,何以体察理解那条残疾小狗的命运,这才是真正的共情,因为真正的“感同身受”是不存在的。因为小男孩理解小狗的处境,所以愿意爱心去买它;因为他爱小狗,尊重小狗的生命价值,才会不要店主白送,坚持按照原价分期付款,这种真挚的爱心非市侩者所能理解。现实中许多人缺少的,正是对生命的理解和尊重,要想让别人关爱你,你首先要学会关爱他人,这两者之间并不矛盾,只是爱的形式转化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