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抽象到具象-交互新人设计总结
虽然之前有过实习经验,但是由于产品的不同,承担工作份额的不同,在执行上还是有很多更具体的问题,或者说时以前忽视的问题会得到格外的放大。虽然认为自己有能力处理和解决问题,但是在具象的表达上依然有欠缺。
比如,之前实习的公司产品线相对单一,一般是在原有产品的基础上进行优化,因此控件规范相对简单。现在的产品业务线多,控件多,而且需要开发全新的产品,并且希望在规则不变的前提下,进行流程与操作的优化。此时有一个新的问题,就是如果操作流程改变,进行简化也就意味着原有的层级关系被打破,那么之前存在的控件是否还能满足新的操作需求?如果不能,是否有必要,是否有时间/资金成本/人力成本来开发新的控件?
对于有经验的设计师来说,脑海中有一张公司产品的控件画布,他们非常清楚,没有这张画布,设计出来的方案根本没法实现,工程师不可能按照全新的画布来开发,视觉对于交互的解读也会困难重重,沟通成本和开发成本都骤然增加。
一.设计规范的具像化
因此新人设计师的第一步,就是将所有学过的东西具像化,和具体的交互页面/控件/图标/尺寸联系起来,将构思的解决方案与实际的控件/图标/文字规范联系起来,这样才能落地,才能够解决实际工作的问题。回想起之前和同学交流,问实习之前准备些什么,他说导师让他熟悉一下设计规范。虽然这个道理早就明白,但是真的去做的时候又容易忽略。那么怎么做呢,就是记住,再有意识的体验产品。记住就是在脑海中形成一张控件的地图,分门别类,随意调用;有意识的体验,就是不仅仅从体验的流畅度,操作的逻辑这种感性/抽象的层面来体验,而是有意识的和设计规范联系起来看待整个产品的布局/模块。
当然这些时很基础,很细节的东西,但是也是交互设计师必备的基本功。知道设计规范,和把规范落实到具体的方案中,这中间还有一段距离,就是设计师记忆/理解/实践的过程。
二.对交互理解的产品化
Leader向我推荐了一款竞品,说这个产品做得不错。我一开始以为说的是和当前业务相关的模块的交互设计,体验之后发现很多问题,同时也发现自己体验产品的局限性,对细节比较敏感,但是缺乏全局观。于是尝试了一下从整个产品的视角来看这款产品,同时比对了其它同类产品,发现Leader是从产品带给用户的价值层面来思考的,即这款产品在垂直领域几乎覆盖了全面的用户需求场景,并且用户一打开产品,就能知道这款产品是做什么的,可以为自己带来什么,功能模块清晰。虽然交互细节存在问题,总的来说并不影响使用,而产品价值是更宏观的东西,奠定了产品存在的必要性。交互上遵循并且突出了产品价值,是从宏观上对产品功能的转化与把控,换句话说,有时这是更难做到的。有那么多种交互界面的呈现方式,交互操作的表现形式,交互控件的选择,为什么偏偏是这样?因为这样最能体现产品的价值,最能带给用户价值。价值,就是有用的东西。有用的信息,有效的操作等等,对于产品和用户双方利益的一种平衡。
三.每一个点的前后关联
leader问我消息的红点从哪来,谁来通知,通知什么内容,用户又如何发掘。如何确定一个页面需要哪些信息/元素,以及如何安排它们,真的需要很多时间和思考。交互设计师必须把页面所有元素的排布逻辑,内容全面思考,反复推敲,这样才经得起leader和其他同学的质疑,新人容易忽略很多问题,一方面要积累,争取同样的错误不再犯;另一方面要有思路的走查,自己查自己的细节,基本的文案,措辞,不能有错别字,流程正向反向,功能的设置和取消,新用户老用户,首次使用和再次使用等等,都是需要考虑的因素。最好根据经验总结适合自己的交互走查表,有利于形成系统的思考方式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学习的单线与多线
是的,对于新人交互来说,首先打好基础,重视规范很重要,但并不是说,规范没有记全,就不去提升自己的产品观,不去学习其它的东西,多方面的成长可以是并行的,但是又有所侧重,不同的阶段有不同的侧重点,同时提升自己其它的技能,相辅相成,或许才是最快的成长途径吧,也许因人而异,也是在摸索中。
总结一下,既然是工作,就要放手把当前的项目做到最好,这样既有利于自己成长,也能够让项目得到最大的推进与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