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之后,金融变得香了吗?
D说她的朋友K想去做金融了,知道我是金融行业的,让我给她些建议,我跟D是通过社群认识的,认识几年了,好像还未曾谋面,我欣然接受了这份信任。
约了几次,终于跟K通了电话。
K是做健康管理的,喜欢也愿意坚持在健康管理行业,但是收入不稳定,尤其是疫情之后,更是雪上加霜。于是,想加入金融行业,创收,但是不会放弃现在的工作。
这让我想起上周跟朋友们一起吃饭,朋友Z有几年没见了,Z的工作跟科研有关,一餐饭下来其他朋友都是闲聊,只有Z一直在了解我的工作内容,以及一些金融方面的问题,我就在想之前我们吃饭的时候,他对我的工作似乎没那么感兴趣,临走的时候,我问他怎么对金融这么感兴趣,他说疫情之后,就想多了解了解金融方面的知识。
当时,加上现在的K,我就想到最近见面的朋友里,如果是非金融行业的,问我工作或理财的还真的是比以前多了很多。如果说之前大家对理财没概念,疫情之后有了更多的关注,这是好事儿,但是需要提醒的是: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回到K的问题上,如果真的想进军金融业,有几点是要想明白的。
1、如果想跨行业到金融行业,有些机构门槛相对比较低,但是,如果想“活”下来,而且活的好,是非常不容易的。
2、金融机构里适合金融小白的,首推保险公司,因为保险公司有非常完善的培训体系和新人育成计划,可以让一个小白在呵护下长大,当然,培训和团队的呵护都是外在驱动力,关键是自己的内在驱动力。
3、如果想在金融行业扎根,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如果还没有想好,建议不要来。见过太多跨行业来了又离开的,观察下来,多数都是在之前的行业小有成就,一是拉不下来脸跟别人说自己做的是销售;二是做不好大不了回原来的行业。正是因为一开始就没有全力以赴,所以过不了试用期就走人了。离开以后会有两种结果:一是他再也不会选择金融行业;二是他会认为金融不好,不好做,如果有人征求他的意见,他会把自己对金融不完整的甚至是错误的理解传达给其他人,从而影响其他人的选择。
4、前几年流行斜杠青年,这两年听到的好像少了,也可能是我跟外界的接触少了。时间花在哪里,收获就在哪里,脚踩两只船或几条船,精力有限,哪个都照顾不好,搞不好还有翻船的风险。有太多的成功案例告诉我们做事应该专注,国家也在提倡匠人精神,只有专注,才能精益求精,成为某一领域的精英或专家,行业才会有长足的发展。
5、有了上述几点,还要学会坚持,而且要不断学习。
我跟K说,如果还没想好,就通过理财赚点钱,同时多跟不同金融机构:银行、信托、证券、三方财富管理机构的人聊天,听听他们的想法,综合考虑。
结束跟K的通话,跟D做了交流,她一直专注于健康管理,也小有成就,我们的共同认知是脚踏实地,积少成多,细水长流,不管是生活、工作,还是理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