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一走,带走了中国人心中最经典的反派角色
昨天上午,笔者突然在社交媒体上得知了这个噩耗:
著名武术影视演员计春华于昨日因病在杭州去世,享年57岁。
也许很多人都是通过这个新闻才知道了这位面相有些凶恶的老戏骨的名字,而这位真正的武术家的逝去,对整个华语影坛来说绝对算得上是一个重大损失。
从影36年,计春华出演过多达百余部影视作品,且多以反派形象出现,被许多80后观众们称为童年阴影。
但银幕之外的计春华老师却是一位低调谦和的演艺圈前辈,也不像荧幕和屏幕上那样“怒目金刚”、“望之畏惧”。
如今斯人已逝,我们只能通过他留下的一些经典银幕角色来追忆这位陪伴我们童年的大反派。
演员 计春华
演艺圈是名利场,更是个最“看脸”的行当。
有些明星一看就正气凛然,出道即是荧屏正义担当,永远的英雄主角。
但也有的演员光凭一张脸就能在影视界稳固反派角色的地位——
这种辨识度有时候是劣势,但当成功塑造经典角色后便会成为不可多得的优势。
对于演员计春华来说,这张凶恶的面相一度成为他个人演艺生涯的最大标签。
1961年7月20日,计春华出生于浙江杭州,毕业于上海电视大学。
从小就爱好武术的计春华,8岁开始习武,早年还曾被浙江省武术队挑选为职业武术队员。
年轻时候的计春华理想是当一名武术冠军,如果按照正常的人生规划,计春华应该在武术队服役多年,然后和自己的师兄走上相似的道路,等到退役之后成为一名教练。
至于投身演艺圈,用计春华本人的话来说:
做演员完全是场“意外”。
1980年的5月,香港导演张鑫炎奉命接盘了一部内地与香港左翼电影公司合作的一部武侠片。
起初电影公司是找来了香港导演陈文担任导演,电影开机时季节已是冬天,拍摄场景灰暗,陈文又启用了大量来自河南京剧团的演员进行拍摄,导致成片效果不佳。
制片公司老板大动肝火,遂请来曾经于六十年代就曾经来大陆拍摄电影的武侠片名导张鑫炎来临时救场。
彼时,剧组的拍摄经费已经严重超支,先后花掉了40万港元,但张鑫炎进组之后,却决定将此前的拍摄全部推翻。
按照原定的拍摄计划,原剧本是正剧风格,但导演张鑫炎却认为这种风格过于严肃,遂对剧本进行大刀阔斧的修改,风格也变成了轻喜剧。
不仅风格大变,电影的幕后班底也全部推翻,张鑫炎导演却决定选拔一批一批具有真功夫的演员来出演。
这部电影在当时得到了政策上的空前支持,张鑫炎导演先后从山东、浙江、湖南、广西、陕西等省的武术队里选中了多名优秀运动员。
海选期间,不少专业武术运动员的套路演练都没能让张导演满意,反倒是一位原本不被看好、不愿意上场的队员却最终中选。
这位幸运儿就是年仅19岁的计春华,此前他刚遭遇一场“不幸”——
因为一场大病,导致了他头发掉光,眉毛也掉光的惨境,被迫退役回家待业。
可没想到却因祸得福,出色的身手加上这张辨识度极高的面孔,让张导演当场拍板,让这位年轻人加入了自己的剧组。
由于内地当时没有相对成熟的武打片拍摄环境,让这部电影拍摄期间困难重重,前后拍摄时间长达一年之久。
整部电影中几乎所有的演员都是专业武术运动员出身,而导演张鑫炎又对片中所有的武打场面精益求精,不仅要求演员完全亲自上阵实拍,而且拍摄了许多难度极高的长镜头武打场面。
这种拍摄难度,在当时吊威亚技术还不成熟的内地电影市场是不可想象的,而演员之间更是因为彼此打斗时的磨合与长时间的体力透支使得受伤成了“家常便饭”。
在电影中,计春华饰演的反派人物“秃鹰”,与当时业已成名的全国武术冠军李连杰饰演的少林武僧“觉远”同台飙戏。
一个正义凛然,一个心狠手辣,两位初出茅庐的年轻演员出色的完成了对人物的塑造。一夜间,两人红遍大江南北。
计春华曾经在后来的采访回忆这段拍摄经历时说:
当时根本没有动作指导,拍谁的镜头谁自己设计动作。每次导演告诉你需要打多长时间,从哪儿到哪儿,我们就开始准备,然后他用录像机拍下来回去分镜头。
正是这群毫无电影拍摄经验的团队与张鑫炎导演的不断探索和磨合之下,竟然碰撞出了一部中国武打电影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作品,这部电影就是《少林寺》。
在电影中,计春华饰演的反派人物“秃鹰”,与当时业已成名的全国武术冠军李连杰饰演的少林武僧“觉远”同台飙戏。
一个正义凛然,一个心狠手辣,两位初出茅庐的年轻演员出色的完成了对人物的塑造。一夜间,两人红遍大江南北。
影片一反传统京剧武打片中那种纯表演的花架与镜头技巧的卖弄,反而通过一班专业武术队员们扎实朴素但又真实流畅的武打设计,让内地观众第一次真正欣赏到了中国功夫。
电影上映之后,在全国范围内掀起了一阵“少林功夫热”——
据不完全统计,在那个电影票价仅仅一毛钱的年代里,创下了1.6亿的惊人票房纪录。
如果不考虑通货膨胀的情况,这个票房纪录几乎相当于全国人民都去看了一遍。这个成绩,直到今天都依然让所有电影都难以望其项背。
《少林寺》上映时万人空巷的轰动效应,不仅让人们记住了当时初出茅庐的李连杰,也让观众记住了凶神恶煞的大反派“秃鹰”计春华。
伴随着《少林寺》在全国范围内的轰动现象,也让内地电影掀起了一阵功夫明星的热潮。
在当年,《少林寺》的巨大成功,让电影中这些武林高手有了涉足影视圈的机会,在此之后,以李连杰、计春华、于承惠、于荣光、徐向东为代表的一批武术明星开始变得家喻户晓起来。
当时还有媒体还专门给他们取了一个称谓:
「影武双星」。
张爱玲说“出名要趁早”,处女作就取得过亿票房的计春华,就此开始了自己长达30年的武术演员演艺生涯。
“少林”之后,他又先后参演了《少林小子》、《黄河大侠》、《南北少林》等作品,在这些电影当中,计春华无一例外都是出演武功高强但又性格邪恶的反派奸角,让计春华的恶人形象逐渐深入人心,被不少观众誉为:
金牌反派明星。
但对于表演新人的演员计春华来说,他曾经一度认为自己不是演戏的料,但——
因为热爱武术,为了坚持自己的武术梦才坚持不懈的做起武打片中的大坏蛋。
“秃鹰”之后的很多年里,计春华活跃在各类武侠动作电影中,塑造了一批经典的反派形象:
在张艺谋的《红高粱》中,他是有情有义、反抗日军的劫匪头目秃三炮;
电视剧《连城诀》里,他是坏得有骨气的邪派宗师血刀老祖,虽然贪婪嗜血,但又坏得光明磊落。
同样是改编金庸剧《天龙八部》当中,他饰演了“恶贯满盈”的段延庆,因为悲惨的命运导致其性格扭曲,以一残疾之身成为成为四大恶人之首。
不过,作为演员来说——
演坏人并不难,难的是一辈子都在演坏人。
演了一辈子反派的计春华也曾遇到过烦恼,不少观众将他的银幕形象代入到了他的生活中,他曾经公开解释过:
很多和我没有交流的人,总是觉得我就是戏中的那个人,但实际上生活是生活,演戏是演戏。
其实在现实生活中的计春华完全不像电影中那么凶恶,反而非常和蔼可亲,温厚善良的他还曾是“东方国韵公益形象大使”。
作为土生土长的南方人,计春华在私底下却是一位操着南方口音,说话慢条斯理、性格随和的老戏骨。
不管在戏里还是戏外,计春华始终保持着一种对表演的虔诚和谦卑。
他认为——
戏中角色只是是对艺术的追求,生活里的性情才是本质。
对于自己的自己的表演之路,人到中年之后的计春华也始终有着清晰的认知,他也会选择性地尝试一些亦正亦邪的角色。
虽然这些角色最终都要在电影中的结局都是“死”,但他还是希望可以尝试在表演上做一些区分:
希望导演给自己安排好人的角色,不要让自己在作品里轻易死去。
在笔者的个人记忆中,计春华最精彩的表演可能还是要出现在与私交好友李连杰之间的几次合作当中:
王晶执导的《新少林五祖》当中,计春华饰演的浑身长满铁甲和毒虫的毒人马宁儿,武功狠毒,每一个眼神,每一个动作都充满杀气。
而在功夫喜剧《方世玉续集》当中,他又饰演心狠手辣的红花会二号人物于镇海。
虽然同样是作为电影的终极大反派出现,但这部电影却给了计春华很大的发挥和表演空间。
于镇海是一个野心勃勃的狂人,他一心觊觎红花会总舵主之位,总是想方设法地想要置李连杰饰演的方世玉于死地。
这样的角色设定并非单纯的“恶”,而是计春华对于角色揣摩之后演出的“不怒自威、不怒自邪”。
不仅如此,在影片中,计春华也凭借着刚劲有力、大开大合的身手,与功夫皇帝“”李连杰上演了一场座椅配长绳的高难度对决,成为了日后香港动作片的经典镜头。
在香港演艺圈,武行是相当古老的工种之一,虽然风险大,但待遇和地位往往不高。
根据香港电影协会曾经的一份调查,武行演员经常被摔、被打受伤率50%,严重者可能失去劳动能力。
作为一名武打演员,吃青春饭,人体能摔能打的年数毕竟有限,尤其是像计春华需要常年“被打”的反派,受伤更是家常便饭。
不过,计春华从影多年,却坚决用替身,他曾经当着媒体的面表达了自己拒绝用替身的理由:
自己好歹拼出点名堂来了,伤了也值得,那些替身还没拼出来就伤残了,太惨了!
职业生涯当中最严重的一次受伤是在《方世玉》的片场,在与李连杰的“搏杀”中,计春华左腿关节副韧带撕断了。
但即使这样,他也只是休息了几天,就又咬着牙,拖着上了石膏的腿继续拍。
这样的敬业精神,让他收获了所有合作过的演员的一致好评。
作为武术运动员出身的计春华,晚年也从来没有放弃过对于武术的热爱,拍戏时依然坚持做锻炼。
19岁时,他的体重是74公斤,54岁高龄时还依然保持在74公斤,整整35个年头,体型没有任何变化,这是计春华对自己的严格要求。
别人说起做武打演员有多么辛苦,他却说:
武术使我的生命延长,我争取打到六七十岁。
等我打不动的时候,要把我从小到大的电影剪成一部纪录片,回味我的人生。
遗憾的是,自古美人如名将,不许人间见白头。
正如越来越多的老一代功夫影星开始面临老去,那个电视里的大反派还是倒下了。
戏外的计师傅终究还是没能完成自己的梦想,给他的人生留下了最后一抹遗憾。
但幸运的是,银幕上的计春华却永远值得被观众所铭记,感谢他给我们的童年留下的精彩记忆。
借用著名导演康洪雷的一句话为计师傅送行:
秃鹰永在,计老走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