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的闭环——读夏目漱石的《伦敦塔》
夏目漱石在《伦敦塔》中,这样描写伦敦塔:伦敦塔的历史,乃是英国历史的缩影。它摒弃昔日的龌龊,揭开遮掩在面前的帷幕,在二十世纪的上空点燃了佛龛中的灵光。这便是伦敦塔。让埋葬过去的时光倒流,将古代的诗篇重新展现在眼前的,依旧是伦敦塔。把鲜红的血、鲜活的肉、深重的罪孽凝聚在一起,使其残留在车马、人流中的,还是伦敦塔。
伦敦塔的喋血历史,无一不与权力有关,其中,爱德华四世的两个小王子以及英国女王简·格雷,均未成年,就被谋杀,令人心痛!
![](https://img.haomeiwen.com/i10235516/c45f15138937ee8d.jpg)
1、约克王朝。1399年金雀花王朝灭亡,同属旁系的兰开斯特家族与约克家族争夺王位开战,史称玫瑰战争,前者打败了后者,建立兰开斯特王朝。到了爱德华四世承袭约克公爵时推翻了兰开斯特王朝,1461年建立约克王朝。爱德华四世死后,其长子爱德华五世继承王位,其叔叔理查摄政辅助,但不到半年,理查发动政变,夺取王位,并在伦敦塔中杀害了爱德华五世及其弟弟,一个13岁,一个10岁。两年后,理查三世被亨利七世推翻杀死,约克王朝覆灭。
2、都铎王朝。亨利八世是都铎王朝第二位英格兰国王,文武双全,据说闻名世界的名曲《绿袖子》便是他的作品。亨利八世有三个孩子,玛丽、伊丽莎白和爱德华。简·格雷与爱德华同龄,论辈分却是爱德华的外甥女。1547年爱德华继承王位,他是虔诚的新教徒,并不希望天主教徒玛丽未来继承王位,于是,他让简·格雷拥有了王位继承人身份。1553年爱德华六世去世,简·格雷被动继位,但因宗教原因及政治激进举措引发内外反对,最终,做了九天的女王简·格雷被废黜。玛丽女王上位,她让简·格雷放弃新教,即可免死,却被拒绝。1554年在伦敦塔中,17岁的简·格雷面对死亡,异常平静,她最后说道:主啊,我将我的灵魂交在你手里。
著名学者阿斯克姆·罗杰,曾是伊丽莎白一世与简·格雷的老师,他在《教师》中这样描述简·格雷小姐:她坐在窗前,阅读柏拉图那篇讲苏格拉底之死的精彩文章。当时,她父母在园中狩猎,窗外传来猎犬叫声,而她并没有参与其中,这令他感到十分惊讶。她说:“与我从柏拉图书中体验的乐趣相比,他们园中所有乐趣不过是一个幻影。”
![](https://img.haomeiwen.com/i10235516/df2f9e2398e53e26.jpg)
法国画家德拉罗什擅长以历史事件为绘画题材,他创作了《塔中王子》,生动再现了被囚在伦敦塔内的爱德华五世和其弟弟,在面临死亡时的恐惧与无奈的心情。更喜欢他后来创作的《简·格雷的处刑》,画面中央,简·格雷被蒙上眼睛,在死亡面前,她依然善良、纯洁、美丽而天真,她似乎在问:断头台在哪儿?她试着用双手摸索生命归处,一位神父正将其引导到行刑处。左边一位侍女已瘫倒在地,另一位面墙而站,不敢直视。右边是高大的行刑者,微微低头,略显同情。简·格雷白色的长裙、光泽的皮肤,在灰暗背景的映衬下,如一道光闪耀着,格外明亮。
夏目漱石在小说中对简·格雷的描写,如在讲述德拉罗什的画:他左手握着磨好的斧头,腰里插着一把八寸短刀,摆开架势站在一旁。我顿时冒出一身冷汗。女人被白色手帕蒙住双眼,两只手摸索着,似乎在寻找架在脖子上的台架。那台架,大小就像日本的劈柴墩,前面还挂着个铁环。台架前散落着一些稻草,似乎是为了防止血液四处流淌。背后是两三个侍女模样的女人,倚靠在墙边,已经哭得泣不成声。身穿白色翻毛法衣的教士托着长长下摆走到女人面前,低头将女人的手放在了台架上。女人穿着一身雪白外衣,一头披散在肩上的金发像彩云一样不时飘摆着……
读夏目漱石的《伦敦塔》,让人徜徉在历史的长河中,在历史中发现了绘画,又从绘画中找到文学的源头,进入了一种读书的闭环模式。文学与艺术,相互辉映,相互融合,既传承历史,也汇入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