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笔记|主动读书好习惯之养成

2019-01-21  本文已影响0人  徐琼琼

在知乎上,看到很多人询问到底如何才能让自己坚持阅读。当阅读需要坚持时,就说明已经陷入了“被动读书”的泥潭。而被动阅读最大的坏处就是减少满足感和成就感,并打消读者热情。

分享三个毫不费力养成读书习惯的好方法,分别是边问边读、简单复述和花式输出。

①  『边问边读』

在读书前,如果我们不是带着想解决问题的态度选书,就会缺少自寻答案的主动性,阅读也沦为浪费时间的苦差事。要想走出泥潭,要养成边问边读的好习惯。

001 问自己

在寻找自己想读的书时,一定要带着两个问题。

我想解决什么问题?有时候我们读书的目的都是隐性的,比如想通过读书放松娱乐时,我们一定不会拿起政府工作报告。因此,解决了这个问题,可以把读书需求显性化。

这本书能给我提供什么?即便一时想不到什么目的,但又不想停止读书,那也一定要在阅读中继续找到需求。如果书里的内容不需要或者晦涩难懂,最好尽快舍弃,否则阅读就成了漫无目的的“瞎逛”。

002 荐好书

对于大牛推荐一定要读的好书,首先要弄清楚的是作者想解决什么问题或者说写这本书的目的是什么。只有搞清了这一点,才更容易找到自己需要的部分,才能在阅读中融入自己的思考,否则又会沦为作者给我们灌输思想的被动阅读。

因此,只有养成边提问边阅读的习惯,才能提高兴趣和关注的持久力,从而更容易吸收书中的内容。

② 『简单复述』

假设手头有三四本书,怎样选择那本最想读的?最好的鉴别方法就是“简单重复”。鉴别一本书需不需要读,这个方法也奏效。

步骤一:先把每本书从前到后大概浏览20分钟左右,达到能向别人讲清书中内容的状态。
步骤二:既然是自己说,就一定要加上自己的体会。复述时不要干巴巴地背书,以自己的感性、体验为主体。比如自己对这本书的哪些地方感兴趣,对哪部分内容印象深刻,它想解决什么问题类似这样方向性的粗略复述就好。
步骤三:通过简单复述对照自己的阅读需求,匹配度最高的就是你应该去读的。相反,匹配度越低,说明这本书不值得我们花太多时间。

从技巧上讲,给浏览设定时间限制,会激发我们的能量和专注度;从内容上讲,各章节的大小标题是书中内容最精华的提炼,能让我们对主旨一目了然;从意识上讲,当抱有强烈的目的意识时,我们的身心状态会更加敏锐。

③ 『花式输出』

如今真是输出的好时代。文字有微信公众号、简书、微博、知乎和豆瓣等;语音有喜马拉雅、荔枝FM等。除了这些线上平台外,还有好多线下的演讲、朗诵和读书分享社群。

一定要花式输出,全方位锻炼自己的能力,让输出这种可视的成就感持续激发读书热情。

在输出内容上,除了尽量多地说自己想说的话外,多少要引用一些书里的内容。把握好这一点,即便日后许久未看,阅读时的记忆和印象才更容易被唤醒。这样的感情链接对坚持阅读很有帮助。

在输出形式上,最好多参加读书会。这样做有不少好处。

首先是读书有动力。如果是大家共读一本书,你一定不好意思敷衍了事。这种适度的紧张感,能够增强进取心和集中力。
其次书友之间相互推荐的书,水准一定不会太低,所以读到好书的可能性很高,是拓宽视野的绝佳机会。
再次,由于焦点、经验、角度不同,听别人讲书,你一定会发出“原来还可以这样理解”的感慨。当别人的见解照亮你的盲点时,强烈的求知欲和读书热情就会被激发。

1949年以前,中国人只有5%的识字率,但现在识字率已超过90%,阅读必将会成为头等大事。如果自己还是难以坚持,可以尝试一下今天的方法,边问边读确定阅读目的、简单重复找到刚需书籍、花式输出锤炼自己。借用“阅读”的力量,找到心中最宝贵的财富。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