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

明月皎皎照我心

2018-09-24  本文已影响93人  扁舟孑

我心中藏有一轮皎洁的明月。

在今天这个月的节日里,我把她从心中邀出,与朋友们一起欣赏、一起分享。

我喜欢明月,我企盼每晚都是个月明之夜。我的童年就是在无数个月光溶溶的夜晚度过的。她镌刻成了我童年时期的一种记忆;弥漫成了我青年时期的一种情调;汇聚成了我中年时期的一束剪不断的思念和牵挂。

我想起童年时家乡的明月了。

那是一个初春的月明之夜,在我儿时的心灵里展现了一幅美丽的画卷。是我一生喜爱明月的根源。

皎洁的月光从婀娜的柳丝间洒下,清澈的河水中倒映着一轮圆月。各种花香掺和着河边初春芦苇的清香,在溶溶的月光里酝酿成一种醉人的气息。

村头河堤边的那棵白桑椹树下,一群孩子在聚精会神地听一个年过半百的老人讲《嫦娥奔月》的故事。孩子们被故事的情节深深地感动了,时而为后羿的勇敢而鼓舞,时而力嫦娥的奔月而惋惜。月移西天,却仍然不肯散去。

在那个知识匮乏的年代,在那个封闭落后的小村,这位老人在孩子们的心里播下了求知的种子。

他是从大城市来我村改造的右派。戴着一副眼镜,穿着一件有四个口袋的上衣。口袋里不时有我们从未吃过的奶糖。他为人和蔼可亲,身上有着一种让我非常敬仰的气质。

记得有一次,爹请他去我家吃饭,正赶上母亲为我上学的书钱发愁。他知道后,微笑着从上衣口袋里掏出壹元钱交给了我,解决了我上学的难题。

我们成了忘年之交。每逢月明之夜他便邀我去河边散步,去享受月色中田野的美。

他有时对月吟唱,声音时而低沉凄凉,时而高亢激昂。有时则对月凝思,脸上流露着无奈、彷徨……

月缺月圆,在和他的交往中我从"小时不识月"知道了"明月几时有?";从"春江花月夜"知道了"秋夜月"………

然而,一年多过后,他却走了。

我只有把一颗思念的心寄与明月了。

"离人无语月无声"。几十个中秋过去了,我渐渐读懂了那位老人一一那是一个时代的悲哀呀!

机缘使我与老人相遇,相交使我受益于老人的教海。在那亦师亦友的日子里,是他开启了我喜爱明月的心扉。

故乡的月是甜的,圆的。她美过《荷塘月色》的月。

夏日的夜风吹高了小河边的芦苇,吹开了田野里小麦的花蕾。小村沐浴在皎美、祥和的月光中。

我和妻牵着女儿的手漫步在村头的河堤上。茂密的芦苇丛中传来阵阵蛙鸣,流水般的月光倾泻在远处广阔的田野上,喜人的庄稼仿佛是在牛奶中洗过一样。堤上的柳树在皎洁的月光里投下参差的、斑驳的黑影,反衬得小河的流水更加清澈白亮了,给人一种"河(江)清月近人"的美感。

我被眼前的美景陶醉了,竟忘情地吟起了"月出皎兮,佼人僚兮……"妻子听后却笑着对女儿说:"宝贝,你爸今晚醋吃多了,满身的酸味。"女儿却不解地闪着一双大眼睛,围着我的脖子嗅来嗅去,呼出的气把我吹地痒痒的。当女儿明白后也背诵起刚学会不久的《静夜思》。那稚嫩的声音至今还在我耳畔回响:

一一一一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望月思乡虽然是我们每个游子的无奈,但也是我们思念故乡的一种寄托。

而今,在这个月的节日里,我只能斟满美酒,邀起一爿月光,带上我殷殷的思念和挂牵,为我的小河、为我的桑椹树、为我的朋友、为我的乡亲、为我白发苍苍的父母深情的祝福吧!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于一八中秋北方古镇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