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基因也活了38亿年
上海自然博物馆需要远观。
2015年新建的。
和周围建筑相比,这种鹦鹉螺式且现代的造型,很有设计感。
1868年,法国人兴办了震旦博物院;1874年英国人兴办亚洲文会。1956年两家合并,之后就叫上海自然博物馆。
前后相加,馆龄151年。
馆内藏量丰富。有植物、动物、古生物等标本29万件。镇馆之宝是弥足珍贵的黄河古象和马门溪龙化石。
展馆分为“起源之谜、生命长河、演化之道、生存智慧和未来之路”几个部分。
大自然浑然天成,错落有致。
任谁都能在这里追根溯源,找到生而为人的本真和缘由。
走起。
1.
生命是什么?
人类锲而不舍地追问。不断提出各种设想、假说,有的被证实,有的被推翻。
生物学家认为生命是核酸、蛋白质等物质组成的分子体系。
物理学家认为,生命是一个不断从外部引入负熵以维持内部有序状态的开放系统。
哲学家认为,生命是生物生存发展的意识与能力,是一种自我更新运行的轨迹。
那么,生命从何而来?
从闪电而来。你信吗?
问我?信。……不全信。
告诉你,有证据。
1953年,美国科学家米勒和尤里将水蒸汽、甲烷、氨和氢混合,充入真空烧瓶,进行了一周的火花放电。
液体冷却后,他们发现液体底部出现了11种氨基酸,其中4种是天然的。
这说明,在原始大气的闪电和放电中,无机物可以合成有机物。
这个实验也模拟了有机物在原始大气中形成并被冲淋到海洋里的过程。
当然,也证实了生命的最初合成是激烈碰撞,毫不佛系,甚至也不是爱。
生命就这样任性,成为地球上的伟大奇迹。
来一个”可是” 。
可是。至今也没有一个关于生命的通用定义。
这个我信。
2.
是的。一切都刚刚好。
地球跟太阳的距离刚刚好,接收的太阳能量和负熵刚刚好,地球温度刚刚好,地球的质量和体积刚刚好。
有海洋有淡水,有大气层呵护。所以,地球宝宝顺理成章地无中生有。
老子有先见之明,“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道德经》14章)
观摩化石、标本,能看到生物进化史上生命孕育、变异、繁盛和衰亡,周而复始,生生不息演化的大致过程。
细细品察不同的个体形态,那些霸气盛极的物种多数已灭绝;那些历经沧桑,默默无闻的物种却繁衍至今。
其中,最为人熟知的一个谜,就是恐龙的消亡。
恐龙生活在爬行动物繁盛的中生代。
它们统治地球的天空、海洋和陆地1亿多年,可在6500万年前的白垩纪突然不见了。
多数意见是,一颗直径10千米的小行星高速撞击地球,砸在墨西哥的尤卡坦半岛上。90%的恐龙就此灭绝。
但是。
《万物简史》的作者比尔.布莱森不同意这个说法。
“这些都仅仅是根据资料做出的推测,…解释灭绝的原因理论多于事件本身。”
他提到弗兰纳在《永久的边疆》里的看法。
为什么对恐龙是灭顶之灾,而蛇和一些爬行动物却安然无恙?
北美的蟾蜍、水螈、蝾螈,以及别的两栖动物没有一个物种灭绝。
珊瑚需要藻类维持生命,藻类又需要阳光,二者都需要稳定的起码温度。可现在海水温度变化1°C,珊瑚就会死亡。
那么珊瑚是怎么挺过陨石撞击地球后的漫长冬天的。(参考《万物简史》P309-311)
陨石撞击地球是全球性灾难。
可南半球新西兰完好无损,它几乎没有穴居动物,没有谁是躲在洞里才逃过劫难的。而植物也绝大部分生机盎然。
不仅如此,鳖再掀兴旺,那个时代被称作是鳖时代。
怪不得有“千年的王八(鳖)万年的龟”俗语,人家6500万年前就是网红。
那时的鳄鱼体型是现在的3倍,它也挺过来了。
不言而喻,恐龙灭绝于陨石撞击地球,或者气候变化的流行说法比较敷衍。
3.
再目睹微生物这种小东西的怪诞。
煎蛋网有一篇邻家乖蜀黍译自BBC的文章《从几十万年到上亿年,微生物的寿命有极限吗》。
文中说美国宾州西切斯特大学的Russell Vreeland在墨西哥一处600米深的盐晶矿中发现了存活2.5亿年的细菌。
生命线之长,是以亿年为单位的。搞得人类使劲点关注。
更有甚者,俄罗斯的Anatoli Brouchkov,在西伯利亚的Mammoth山脉发现了寿命350万年的古微生物。
这位养生爱好者,居然给自己注射了这种微生物,并说注射后两年没有感冒。
让人想起打鸡血的风靡年代,荒唐众生不问西东。
科学家们还发现一类奇葩,嗜极微生物。
它们耐高温、耐严寒、耐高压、耐辐射。就没有它们耐受不了的。
战斗力爆表如孙行者,刀砍不死,火烧不尽。玉皇大帝、太上老君,一切妖魔鬼怪拿他莫可奈何,无计可施。
科学家们正研究嗜极微生物的生存奥秘,为人类进入严苛的外太空,已经在打造漫威英雄的路上了。
处理塑料废弃物是件很麻烦的事,降解需要400年。
还好,已经发现有吃塑料的海洋微生物,消化人造垃圾指日可待。
核泄漏事故是人类的灾难。
然而,经过切尔诺贝利、福岛核泄漏事故,无数耐高辐射的微生物在那片土地找到了自己的家园,其乐融融。
水熊虫是明星微生物,不但能在高辐射、真空和高压下生存数分钟到数日不等,还可以驾驭低温-272.8°C 到高温151°C的环境。
神一般的小东西。
蓦然醒悟。冰箱里的食品,有可能感染水熊虫、嗜极微生物之类的。饮用水无论怎样过滤,也可能存在那些超有本事的细菌们。
你有张良计,我有过桥梯。在微生物面前,人类只有一个字,服。
微生物们的逆天能力,是它们身上存在一种叫“极端酶”的东西,使其可以打败大多数变态环境。
4.
说回恐龙。
恐龙身体里没有类似“极端酶”的东西,去适应和驾驭环境的变化。
又或者,恐龙固化了自己的生命系统,这个系统已经生长不出,或容不下如“极端酶”一样的东西。
又或者,恐龙体型庞大,船大不好调头。缓慢运行跟不上气候的骤然改变。
反驳。
体型巨大不是理由。鲸鱼体型也巨大。人家就能从海上到陆地,又从陆地回到海洋。
不,干脆保存两套系统,水路两栖,自由切换。
所以,渺小还是巨大都不打紧。只要体内有诸如“极端酶”一样的东西,就能刷一路存在感,来到现在,相约人类。
是吗?
……半信半疑。
这就对了。是个人类就这样。
5.
从原核到真核,从单细胞到多细胞,再到纷繁复杂的动植物。生命从低级走向高级,演化是永恒的主题。
演化之道就是生命对自然环境变化的恰当回应。
恐龙和鲸类都有庞大的体型,可结局却不同。
鲸鱼不是鱼,是哺乳动物。有鱼一样的流线体型。它的附肢退化为鳍,像人类退化的尾巴。
这是为了避敌和填饱肚子,先上岸,又从陆地重返海洋的印记。
如果恐龙也做出相应改变,是不是现在就有一种会飞、会游泳、会爬行的三栖动物了。
又如蝙蝠,用翼状前肢飞行,可它不是鸟,也是哺乳动物。在蝙蝠的进化中,谁知道它遭遇到了什么搞成这副怪摸样。
修改基因编码,发展出相应的形态和器官。一定是这个物种对环境的变化,积极主动地凹造型。
而不是像法门寺里的贾桂,主人叫坐不敢坐,说站惯了。那不叫适应,那叫被动迎合。
待在奴才位置不越雷池。贾桂以为主子就喜欢他这样。殊不知,主子有一天也是会变的。
“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 (老子《道德经》第二章)
看着这些史前化石,对应老子先生这段话,像被洗礼。
生命之河绵延至今约38亿年,你的基因也通透地活了约38亿年。
不是因为你的基因固步自封,而是因为你的基因打开着,开放着,并随机应变。
6.
自然界生物经过了约38亿年的优胜劣汰竞争和千辛万苦的演化。而人类演化只有数百万年。
所以,自然界生物比人类聪明得多,智慧得多。
大自然筛选出最优的形态,最有效的物质代谢和再循环系统,以及最精确的控制协调机制。等待人类去模仿。
人类模仿生物,完成了林林总总的机械构造和建筑修砌。
直升机模仿蜻蜓。卡车模仿大象。
高327.5米的巴黎埃菲尔铁塔,它的结构和功能并不复杂,原理就是模仿了人类的小腿骨骼。
二战以来,各国奥运体育馆60%模仿鸡蛋壳形状的薄壁。
1980年建成的香港太空馆就是蛋壳型。材料轻,抗震。即使被吹翻,滚过来马上就能复原。
日本工程师中松英二在观察鸟类中得到直觉。
翠鸟从天空扎到水底抓鱼,这跟新干线所面临的挑战一样,都是从低压区瞬间过渡到高压区。
中松英二模拟翠鸟长长的尖嘴巴,设计出15米长的子弹型车头,以消除突然增加的压力。
仿生建筑的意义在于结构、形态、功能达到最优。
台湾作家蒋勋说乔布斯从中国玉器中得到灵感,苹果系列就有着东方美玉的温润和质感。
白蚁巢穴的自然通风触发了英国诺丁汉建筑师的灵感。
1974年,他们建造了7幢办公大楼。冬暖夏凉,并可以自动调节温度,引进新鲜空气。
人为万物之灵,万物为人之师。
人类每发现一种生物奥秘,就可能引发一种新的设计理念,随之而来的,是新的生存方式出现。
这就是仿生学思维,它是在大自然里寻找解决问题的路线图。
7.
人类是个好奇宝宝。不停地问这问那,以索取困扰、困惑、困难的最优解。
而大自然的忠告是模仿。
模仿水,随温度变换角色。云雾,雪花,结冰。
大自然还有一个忠告,不要否定自己。
生命改变,是在原来基础上的更新。而不是全盘否定自己。
基础+新知=你创造出的更好的你。
你创造出的,你更好的形式,你更好的系统,你更好的独有的过程。
化学物理学家奥斯特瓦尔德和物理学家薛定谔都表达过相近的意思。
他们指的是改变专业。
根据实际情况改变自己的专业,是在原来专业基础上的进步,而不是否定原来的专业。
当专业达到顶峰时。
其一,待在顶峰,等着被后来者否定。如白垩纪海陆空霸主恐龙。
其二,换赛道。用智力储备重新开始,其思想便不会停顿和枯竭,甚至触类旁通灵感如泉涌。
上个世纪30年代,薛定谔的《生命是什么》,鼓舞一帮物理学家们改弦更张。
他们携带现代物理的思维方式和实验手段跨界生物学和遗传学开垦耕耘,做出了傲娇的成绩。DNA便是在那个时代发现。
大自然还有一个忠告,不要怕反差。
自不量力,以一当十,以弱胜强,以卵击石,这些自然界都十分允许。
在白垩纪那场陨石撞击地球的灾难中,比尔老师说:大部分幸存者是行动诡秘的小动物。
当世界一片漆黑、布满危险时,对于出没其间、不挑食、生性拘谨的小恒温动物,却适得其所。(参考《万物简史》P309-311)
大自然还有一个忠告,逆向求证。
这是在参观中想到的。
发现一点“迹象”,便赋予“设想”。
如何连接迹象与设想,就要找到证据证明。自然博物馆内标本29万件之多,但作为证据仍嫌少。
寻找证据,以证实设想的正确,或以证实设想的错误。
结果谁也预料不到:设想不能被证实,就被推翻。
若推翻,再重新设想,找证据,以解释那一点发现的“迹象”。
宇宙大爆炸是个设想,科学家们至今仍在累死累活寻找证据中。
懂得了这个道理,如果那天说宇宙没有发生过大爆炸,你都不会惊讶。
未知世界就是这么迷人。
当然狡猾一些的这样(找不到比狡猾更恰当的词),“设想”过后,一时找不到证据。建个麻将群,歇着。
不管了?
先挂起来。大家轻松轻松。这世界又不是只有你我几个人,说不定那天证据就蹦出来了。等待也是一种寻找。
这些也是大自然忠告?编的吧。
@#¥※%#&*,基本是。
8.
馆藏太多,先到这里。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