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树的树冠》赏析
2020-09-06 本文已影响0人
诗之源

松树的树冠
诗 / 加里斯奈德(美)
蓝色的夜
有霜雾,天空中
明月朗照
松树的树冠
弯成霜一样的蓝,淡淡地
没入天空,霜,星光
靴子的吱嘎声
兔的足迹,鹿的足迹
我们知道什么
赏析: 大地充满着神秘的力量
文/城春草木
霜雾,明月,松树,不断变幻的镜头瞬间笼罩了过来,心也一下静下来,于沉淀中感知荒野自然那神秘的力量。加里斯奈德总是用直朴,简洁的语言,将你带进深幽的意境,让你在情不自禁中跟随着他的脚步。作者一切都在淡化,而营造的氛围与场景仿似月下独酌,与影对怜,让读者于静谧中感知夜的深幽,大地的力量。作者写意却不直接,意象浓郁却不单薄,一切深藏于禅意中。这样的淡墨山水画,是对万物的抚摸,人与自然的互映,心灵的一曲静音,遥向远方的倾诉。
“兔的足迹,鹿的足迹”,正映衬了那句“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这大地上的足迹,既是生命的客愁,也是人生的辙迹。这是诗人对于荒野自然的信仰与探秘,告诉我们对“上帝的乡村”的亲近,让我们如何在“去城市化运动中”安顿自己,在尘啸与浮躁的困顿中拂去尘埃,使心灵更加寥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