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见孩子,遇见更好的自己成长励志教育

研读名师发展自己

2019-06-23  本文已影响62人  建一所小而美学校

今天早上读了徐飞老师的一篇文章《研读名师,发展自己》,我觉得这篇文章写的特别好,它为我们普通老师指出一条科学的成长之路——研读名师,发展自己。下面,我把这篇文章推荐给各位老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1997年春,在著名特级教师胡明道老师的教学艺术研讨会上,余映潮老师做了一个长达两小时的发言,话题是“胡明道老师教学生动的艺术”。发言结束后,胡老师问余老师:“余映潮,你讲话的这些资料是从哪儿来的呀?”余老师说:“我有专门研究你的卡片呢!”并给胡老师开了一个长长的书单,上面有胡老师40多篇文章的目录及出处——这份目录,连胡老师自己都没有。

余映潮老师能成为中学语文界的巍巍高山,与他对名师的研读是分不开的。他曾坚持数年,研究过中学语文界非常多的名师。在《语文教师实用研究技法:名师研究法》这篇文章中,余老师这样写道:

很多年前我不仅有研究胡明道老师的专题目录卡片,还有于漪、钱梦龙、魏书生、宁鸿彬的专题目录卡片,还有对张建华,章熊,黎见明、洪振涛、徐振维、陈忠梁、蔡澄清,陆纪椿,鲁宝元等名师的研究记录。特别是上世纪80年代上海的一批名师,可以说是被我“尽收眼底”,即使是上海本地的老师,也没有像这样研究过他们。读到这,我们便不难发现余映潮老师取得丰硕成果的原因了。

一位老师发现他最喜爱的名师、专家、是他专业发展上的关键事件。世间的确有一些人的心灵尺码是相似的,我们应从众多的老师中去寻找最适合自己的那位。小语名师管建刚老师,好几年前去新华书店,无意中看到潘新和的《语文:表现与存在》,随手一翻,那里面的理论和管老师的实践不谋而合,于是管老师迫不及待的买下这本百万字的巨著。回家认真研读后,更是激动不已,打听到潘新和教授的邮箱后,给潘教授写了一封长信,讨教一些问题,不久就收到回信。一来二往两人渐渐熟识,管键刚对潘新和的学术观点领会更深,将之借鉴到小语教学中来,开展了影响广泛的作文教学革命。

研读名师,可以研读他们的成长经历。语文出版社,曾出过“名师讲语文丛书”,收录了胡明道、余映潮、黄厚江、李卫东、李海林、邓彤、蔡明、王军等名师的文章,一诗一书,每本书分我的“语文人生”、“我的语文理念”、“我的语文实践”和“我的教学语录”四部分。我从中买了几本自己特别喜爱的名师的书,特别喜欢读“我的语文人生”这一部分,读这些名师的成长故事,我被名师们锲而不舍的追求打动,被他们专注投入的精神感染,这也激发了我专业求索的热情与勇气。

研读名师,要去研究他们的课堂教学。名师的课堂集中体现了他们的教学理念、教学智慧,研读名师的课堂是提升自己课堂教学水平的快捷通道。研读名师课堂,可以从环节设计、层次展开、点评引导、课堂生成等角度分析探究。研读名师课堂,可以丰富自己的课堂教学经验。“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大量研读名师课堂,可以积累经典课例,进而摸索、领悟到好课的要素。

研读名师,肯定要去研读他们的教育论著。教育论著虽然比较理论化,可能激发不起很多老师阅读的兴趣,但教育论著里有名师的教育思想、教育理念。研读教育论著,能帮助我们系统而深入地理解名师的思想与智慧。研读名师的教育论著,一定要进行摘录或评述,这样才能更深刻地领会其思想精髓。《语文的原点》一书,较为系统地阐述了黄厚江老师的语文教育思想和教学策略,我在深入研读之后,写下《语文,从这里出发》这篇评论性文章。在写作过程中,我对本色语文的主张与实践有了更深的认识。

了解名师的成长经历,品析名师的课堂教学,研读名师的教育论著,就是不断丰富自己和提升自己的过程。研读名师,不必求多求全,在初始阶段,你可以只研读一位名师。认准这一位名师后,将能找到的所有他的著作、文章、视频及评论他的文章都搜集起来,花一段时间加以集中研究。待将这位名师的精髓充分吸收以后,如果你还有强大的胃口,可以再选择一位名师加以研读。当有了两三位名师的教学思想打底子后,你的教学境界与之前相比就不可同日而语了。

研读名师,最忌简单模仿、盲目追随。齐白石说:“学我者生,似我者死。”意思是说,向我学习的人可能会成功,但只知道一味地模仿而不懂得创新就一定会失败。对于名师的教学经验与智慧,我们不仅要学其形,更要学其神,最重要的是,要将其转化为自己的教学智慧。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创造性地借鉴经验,就是在发展自己的教育思想,也是在形成自已的教育信念”。研读名师,是为了发展自己。即使是名师,也终归会有或多或少的不足,我们在研读名师的时候,应放出眼光,自己来拿,将名师的智慧与自己的实践结合起来,进而逐步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教学主张。

读了这篇文章,我结合自己的工作实际,我采取“积极地向名校长学习,认真听他们的报告,及时记听课笔记,把能应用于本校实际的办学经验付诸实践,从而逐渐形成自己的办学风格”的方法去落实“研读名师,发展自己”。

研读名师发展自己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