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种悲伤,叫做“我以为”

2019-03-17  本文已影响0人  Hey_Michael

看完了新片《比悲伤更悲伤的故事》,虽然结局尚可接受,但整个故事只给我一种感觉——遗憾。

男主K身患绝症,却不告诉他深爱着的,从16岁就在一起生活的,近似家人一般的Cream。而且为了她的幸福,选择给她找到一个他自以为可以给她幸福的男人佑贤。在Cream的婚礼上,当K看着自己把心爱的女人亲手送到另一个男人手上时,他觉得自己最大的心愿完成了。但当自己病发在即,想要一个人默默地退出她的生活的时候,却未曾发现女主早已知道这件事,告别了男二佑贤,重新回到他的身边,陪他走完生命的最后一段,最后与他一同面对死亡。

换做是原先的我,一定会哭的稀里哗啦,觉得这才是真正的爱情,因为足够虐。可是今天看完,我想来想去,总觉得故事不太合情理。

我们从Cream和佑贤的婚礼说起,为什么他们会结婚?因为这三个人都觉得这是最好的结果:男二是真心喜欢Cream,Cream觉得这是K生命最后的心愿,K则觉得这样Cream才会幸福。那么继续问:为什么Cream觉得这是K生命最后的心愿呢?因为在Cream知道了K时日不多时,在一次晚餐的时候问他这辈子有什么心愿,他给出了答案:希望Cream可以嫁一个好男人,其中好男人的定义是身体健康(意指不是自己),Cream也就当真了。那么问题就又来了:作为最爱Cream的人,K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心愿呢?因为K内心觉得Cream从16岁那年起就失去了双亲,所以无法承受再失去亲人的痛苦。那么K整个的逻辑过程也就出来了:Cream不够坚强,无法承受失去亲人的痛苦+自己很快就要死了→Cream需要一个好男人的陪伴→把自己的心愿说成是说成是希望Cream找个好男人嫁了+Cream当真了→Cream主动接近男二→Cream和男二结婚。

梳理出来就发现了问题所在,K之所以这么做,是基于一个基本的假设:Cream不够坚强,无法承担失去亲人的痛苦,所以才设计了这样的一个计划:让另外一个人代替自己的位置。可是从结果上来看,痛苦还是没能避免,因为他的假设错了。Cream的痛苦并不是因为失去亲人这个角色,而是因为要失去他,他必死,痛苦就无法避免。这样绕一大圈,可能只是逃避那必须到来的痛苦罢了。

所以回想起来,可能最好的方式,或者我觉得也是现实中最常见的方式,就是告诉对方最真实的情况,痛苦如果必须要来,那就让他来,但那至少是彼此将共同面对的。所以这个故事里啊,悲伤的根源不是病痛,而是对他人态度的错误臆想,以及认为痛苦是可以避免的侥幸信念,是太多的“我以为”。

Anyway,可能这就是我对这部电影的看法吧,当局者迷旁观者清,作为一个很久不动感情的人,可能真谈起恋爱来也会一样失去智商,变成一个沙雕。

当然也有可能不会再动感情了吧。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