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录

积录 - 趁你还么忘记

2019-05-22  本文已影响0人  rottokaka

积录 - 趁你还么忘记

积少成多,目之以录,所谓积录

信息

解释

内容,没有对错,不在乎多少。认识和认可角度不同,适合最重要。
人云亦云,照搬抄写,不要去做;求知,实践和扩展才是最重要。
万变不离其中,信息一定的变量下,不用的表现方式,可以带来更多的认可,专注事物本质最重要。

积少成多

用户由少到多,由索取到付出;内容由少到多,由简单到复杂;贵在坚持,类似信仰。

目之以录

分门别类,审视比较;择优而取,已然成书;取之于民,用之于民。

背景

有人说,博客的没落与微博等新媒体的发展是娱乐至死时代的必然结果。
而另一些人则认为,博客不会消亡,它只是退下了潮流的舞台,而微博、微信公众号等自媒体的出现则分散了博客中的浮躁与肤浅,使真正有价值的文章、有深度的读者和作者得以沉淀。

个人博客,能坚持到现在的也为数不多。个人由于缺乏资金的支持,缺少动力,兴趣持续一段时间必然衰减,个人博客的没落貌似不可避免。

场景

所谓灵感,总是来去匆匆;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
人生之路,急于赶路,总有一些事情来不及欣赏,留个标记,待再回忆。
总有一些东西会触动你。一行文字,一张图片,一段视频,或者是,一段经历,一些思考,一点感想。
这些东西是难能可贵。就像手中流沙,别让她轻易地溜走。慢慢的,会发现,再见既是永别,后会既是无期。

博客时代落幕了么?
像用户与互联网的辨证作用关系。到底是用户执导互联网,还是互联网指导了用户。
人类的欲望是无止境的,好象也是矛盾的,所谓物极必反 乐极生悲 否极泰来。其中必然也有大环境的缘由,所谓人云亦云。

趁你还记得,积录下来。

前提

步骤

  1. 前期行为:碎片化
  1. 后续行为:体系化
  1. “积少成多”组织;
  1. “思想碰撞”交流;
  1. “求同存异”体系;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