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把自己的困扰推给别人

2018-03-18  本文已影响44人  Hi云上太阳

处理人际关系烦恼的方法中有一个很重要的概念——课题分离,即:通过分清关系中自己与他人的责任,从而解决关系中的纠葛。

1

在课题分离的两大核心类型中,其中的一种类型是:不要把自己的困扰推给别人。

这让我想起在北京的时候,我因为感到先生在旅行中总是一副无精打采的样子而心里不舒服,认为他这样直接影响了自己旅行的心情,抱怨他丝毫不珍惜二人一起旅行的时光。我在心里哀怨:都是因为他这副模样,破坏了这难得的旅行!

在北大的未名湖边,我将挤压在心头的情绪全盘倾向他,一一数落着他对二人在一起时光的不重视!总之,方方面面的不愉快都是他造成的!面对我的指责,先生感到手足无措而又郁闷,他表示从没有这么想,同时又感到很为难,他不能表现得跟打鸡血一样充满激情,相对于我,他也没那么重视旅行要吃什么好东西,拍多好的照片,也没有我的艺术触觉那么敏锐,觉察到这个那个很美好。

这样的争执让我们二人既疲惫又无效,我觉得很委屈,而他却感到很无辜。与此同时,我还感到很强烈的无助,认为如果他不改变想法,不改变作风,不承认我所说的是对的,这件事,这种状况,我的困扰就没办法消除。我的思路和冬日里未名湖一样,被冻住了。

现在我运用课题分离的思维,看到了这样一个事实:我之所以被动,是因为我将自己的困扰硬生生地推给了对方,同时也把开心与否的权利完全交托给对方。所以我才感到无助和无力感。

如果化被动为主动呢?实际上,不是都是因为他!我困扰是因为我需要更多的亲密感和关注,所以我才这么委屈。

这么一想,局面就打开了,其实我可以掌握主动权,我可以有什么办法能够让对方意识到这样的问题,或者我们可以探讨一下如何在旅行中让二人的互动更加有趣。无论如何,都比花时间用来吵架有价值得多,也不会让双方心里不痛快。

2

这样类似的问题,我想起在以往的工作中也存在这许多因同事的不配合,老板的不认可而陷入被动的时刻,如果我当时能运用课题分离,就不会因此久久困扰了。

有一次筹划春节活动时,我经过仔细策划并且结合当地客户喜好,提出了“环球年味”的活动方案,并且让下属也形成了可行性的报价和方案。结果,方案提到老板那里,他却全盘否定了,认为过年期间家家户户都是吃腻吃滞的状态,哪里还想吃什么世界美食,搞这样的活动无法吸引人参加。

当时我心里就拔凉拔凉的,也十分不认同老板的决定。我和同事抱怨说,根据当地人的习惯,就是喜欢美食类的活动,就是因为每年都吃鸡鸭鱼,啃那些千篇一律的年货早已腻烦,如果我们引入世界各地的年味美食和文化活动加以包装,便是一个很大的噱头。我为此十分困扰,甚至很抗拒去调整方案。但因为无法说服老板,只能很勉强地调整为一个很传统春节活动。当看到一般的人心,我心中更是感到懊恼,埋怨都是因为老板不通过原来的方案造成的!

这类型的事情给我带来更多的后遗症,往往提出的方案,心中都抱着会被老板否定的消极念头,甚至产生了许多老板针对我的想法,虽然我后来采取了迂回的方式,每次都是先写2-3个简案,确定后再写详案。但不得不说,认为老板针对我,不认可我的想法一直没有得到彻底的扭转,以致于这样的消极念头伴随了我整个工作始终。后来,类似的博弈也时有发生,我竭力向老板证明我是对的,而老板始终不认可,工作逐渐举步维艰。

如果采用课题分离的概念,认清这是自己所要负责的困扰,就能够认识到:老板否定方案,是因为我没有办法说服老板,或者是我没有找到适当的理由让老板认同。

如果当时我这么想,我就不会把精力和思考的焦点都放在“老板针对我,如何证明老板是错的”之类的消极想法上,而是去思考:如何解决老板提出的疑问,如何让方案更加有说服力,如何让自己更有说服力!要找到更好的方案与老板达成共识!

相对而言,认识到这是自身的课题和责任,就能从苦苦盼望对方改变的僵局中脱离出来,在问题面前更能够积极地思考,改变现状的主动权牢牢地掌握在自己的手中。

3

人与人的之间最大的差别是认知差别,同一件看起来很抓狂的事情,有人云淡风轻便能处理好,有人却为此上蹦下跳深陷其中,有着什么样的认知决定着下一步的行动。正所谓思路决定出路。每当自己再为某些事情困扰时,先问问自己,我可以为解除自身的困扰做些什么呢?

4

我们都有获得幸福的能力,但要获得幸福的前提,首先要做的是:“不去干涉别人的课题,也不让别人干涉自己的课题”。——个体心理学创始人阿德勒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