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巴胺和内啡肽的区别
2023-09-29 本文已影响0人
Taylor09
多巴胺和内啡肽是人体分泌的两种幸福激素,可以从食物中摄入,更多的是依靠人的主动获得。多巴胺的获取方式对孩子来说非常自然,一个字:玩。内啡肽的获取通常想到的是大人,因为需要通过相当的努力才能获得。
那么,两者究竟有什么不同呢?从电子竞技的角度,似乎可以很好的阐述清楚。
比如孩子玩电子竞技,大人都知道,会促进多巴胺的分泌,这种幸福激素可以充分调动孩子的情绪和智力,使其快乐成长,因此有些家长鼓励孩子可以适度玩会游戏。
但是,要获得内啡肽,就只能是先苦后甜的途径获得。比如通过自己的努力、克服诸多困难挺进了某次决赛获得的欣喜。期间你会遭遇各种挫败,在挫败中不断反思,在思考中不断提升自己的竞技水准,即便最后没有拿到属于自己的荣誉,这个过程中也是非常充实愉快的。因为有专注的投入,有大量的思考,有奋斗的元素,所以必然会分泌另一种幸福激素——内啡肽。
![](https://img.haomeiwen.com/i9571101/db55caa7e51539c2.jpg)
相比而言,多巴胺的获取容易一些,伴随着新鲜感的褪去,持续的时间会较短。有时在你放下手中游戏的那一刻,伴随着好友的纷纷退场,独自坐在床沿的你必感心绪苍白,有种乐极生悲的落寞。
内啡肽的获取困难一些,持续的时间也会更持久。职业选手只要投入比赛的那一刻就有高度的专注,伴随着这种投入与专注,内啡肽随之分泌。
很显然,追求内啡肽的获取似乎更明智一些,这就是为什么有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去跑步,去做一些满足感延迟的事情,去青春不灭、奋斗不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