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音箱竞品分析报告--上
近期各大巨头都纷纷加大了投资布局AIoT及与其相关的生态领域,而智能音箱扮演家庭智能硬件中控的角色,起到联动的作用,且作为入口型产品,将成为企业平台源源不断导入用户流量的一种方式,带来了巨大的商机。因此,本文将对智能音箱用户、智能音箱产业链&行业等方面进行深度的剖析,并以小米、百度、亚马逊和谷歌的四款智能音箱作为竞品进行分析。
本文主要对智能音箱行业以及和智能音箱产业链相关的行业进行剖析,洞悉近几年智能音箱的用户、应用场景、用户需求的变化。此外,通过对竞品的调研可观察各大巨头推广智能音箱背后的商业逻辑和产业布局,以此对我了解智能音箱产品规划和商业布局提供借鉴作用。本文为本人竞品分析报告的日常写作练习,如有不足欢迎指出~
2020年2月,国际市场调研公司Strategy Analytics发布《2019年第四季度全球智能音箱市场研究报告》,数据显示,2019年第四季度,全球智能音箱出货总量达到55.7百万台。而2019年全年智能音箱的出货量高达146.9百万台,同比增长70.4%。全球智能音箱市场继续保持高速增长态势。
从具体的品牌排名来看,亚马逊、谷歌两家巨头依然在全球智能音箱市场处于领先地位(亚马逊位居首位)。2019年第四季度,亚马逊的出货量达到15.8百万台,市场份额达到28.3%;而谷歌的智能音箱出货量也达到了13.9百万台,市场份额达24.9%。此外,排在榜单前6位的企业还包括中国的百度、阿里巴巴和小米,以及苹果。从同比增速对比来看,百度和小米在2019年第四季度的出货量出现较大幅度增长。
从2019全年的出货量对比情况来看,亚马逊的占比为29.2%,依然保持全球领先地位。此外,中国品牌占全球智能音箱出货量的比重均出现大幅上升。值得注意的是,最晚进入市场的百度智能音箱在全球的出货量份额增长至12.9%,成为全球第三厂商。数据显示,2020年Q1全球智能音箱销量2030万台,有屏智能音箱580万台。作为百度旗下的人工智能硬件产品,小度以全品类370万台的出货量位居国内第一、全球第二;在有屏智能音箱市场,小度智能屏2020年Q1出货量250万台,稳居全球第一。
根据国际知名调研结构Canalys的分析,截止到2018年底美国一直保持全球最大的智能音箱市场,在2019Q1中国智能音箱销量已超越美国成为全球最大的智能音箱市场。另外,据奥维云网(AVC)全渠道推总数据显示,2019年中国智能音箱市场销量为3682.2万台,同比增长126.6%,销售额为69.1亿元,同比增长89.3%。其认为智能音箱保持高增长的原因在于巨头持续的高额补贴,价格战带来的低价以及通过娱乐节目提高的品牌认知度都强烈地刺激了消费者的购买欲。2020年,中国智能音箱市场将保持增长态势,智能音箱市场销量将达4820万台,销售额将达到87.9亿元。可以看出,中国智能音箱的快速增长将不断拉动全球智能音箱行业的发展。
从全球的厂商占比来看,百度已经成为全球第三,中国第一的智能音箱品牌。同时,根据奥维云网(AVC)的数据来看,2019年,中国智能音箱行业的集中度较高,CR3达到92.7%,市场主要集中在小度、天猫精灵以及小米。
2019年中国智能音箱市场规模达到1530亿元,预计到2020年将进一步扩大到1820亿元。随着政策推动、居民消费结构向智能化发展、居民知识付费意识提高和语言技术的成熟等因素推动,中国智能音箱用户潜在需求将进一步增加,市场规模有望持续扩大。
数据显示,随着人工智能的发展,2018年我国在人工智能产业的投资额已达到1189.8亿元,智能化产业成为未来发展的热门领域,艾媒咨询分析师认为,智能音箱产业以相对较成熟的发展水平,围绕语音交互技术成为不同智能化产业的潜在入口,比如智能家居、智能穿戴、智能安防和智能客服,并且目前发展趋势迅猛,具体可以查看以下的未来发展趋势图和智能音箱产业连图谱,从图上大致可以查看发展趋势的方向。
智能音箱行业是以语音技术为核心发展的,根据2019年中国科学院对国内主要品牌智能音箱的测评,目前我国大部分智能音箱产品在“自然语言的理解与处理”技术上还没完全成熟,智能音箱整体行业在用户需求满足率和听懂率上存在较大差异,离行业成熟阶段还有一定的时间。
2019年我国超过50%的网民认为人工智能类产业存在一定的风险,并且会威胁到国家安全,约有8.56%的中国网民认为智能语音助手类产品存在安全风险,艾媒咨询分析师认为,随着智能语音技术越来越成熟,智能音箱在网民心中的风险系数会逐渐降低,但是用户对人工智能的担忧长期难以完全消除。
智能音箱的天然使用场景也就是普通老百姓的家居生活,由于使用语音操作的便利性超越了手机等需要用手触碰的交互优势。因此在家居中主要围绕着以下几个个方面的场景:
(1)无需腾出手的操作情况:例如做饭、做家务、洗澡、快捷记录等
(2)控制:作为智能家居的入口,来代替开关,远距离控制,或者自动适应场景控制。
(3)广受众:相比使用手机和小程序的学习成本,在这一点下,智能音箱更能让老人和孩子更方便的操作控制,也能对其进行亲子活动、育儿教育、监控看护。
智能家居常用场景如下:
智能音箱基础功能:
在使用智能音箱时,用户最常见的是利用语音助手来处理播放音乐、查询天气和问问题等活动。从Adobe Analytics公布调查来看在使用语音助手进行的操作中,播放音乐仍然最受欢迎,83%的智能音箱用户会使用语音助手播放音乐;排名第二位的是天气预报,使用人数占到了80%;62%的人使用智能音箱来设置闹钟;47%的人会使用智能音箱进行在线搜索;46%的人会使用智能音箱来获取新闻;36%的人会用来打电话。
智能音箱的家居控制功能(需配合其他智能电器使用)
据统计,目前全球只有7.7%的人在使用智能家居,而美国却有整整15%的人在使用智能家居。英国紧随其后,普及率为8%,而中国仅为1%。因此普通老百姓家的智能家居产品数量较少,且不同品牌的智能设备协议无法互通等原因,导致使用智能音箱控制其他智能家居设备的场景相对较少。
当下智慧社区已经成为社区管理和服务的发展趋势。在迭代过程中,智能音箱凭借可视化人机交互优势成为新的载体,构建智能化管理体系,再造社区服务新场景,展现出独特的价值属性。目前各大公司也在基于地产和物业公司的需求,推出基于社区服务的新款智能音箱共同探索智慧社区。社区智能音箱的角色,就像虚拟智能管家,协助打通小区物业的CRM 系统和工单系统,实现让数据多跑路让业主少跑路。通过智能化手段,实现业主与管家(音视频呼叫管家、缴交物业费等日常物业需求)、业主与安保人员(门岗接待访客通行)、业主与维修人员(报事报修)的即时交互和服务的及时上门。此外,以往常见的手机APP、小程序等触达业主的服务往往需要手机作为载体,对老人和小孩两类业主人群触达率并不高,智能音箱则打破了这一痛点,业主可以通过语音发出需求指令。而老人和小孩的高触达率,正是一款社区智能音箱的产品基本要求所在。就目前而言,社区智能音箱已经涵盖了8大服务板块,包括物业基础服务、专属管家服务、社区智能化服务、生活文娱服务、远程维护服务、社区增值服务以及智能家居控制服务。
作为场景革命,智能音箱将成智慧社区服务新入口,以物业报事报修的场景为例,业主通过智能音箱发出报事报修申请至管家,管家帮忙下单,并实现自动化的派单,通知在岗员工接单上门维修,最终的维修结果也会录入系统。值得一提的是,社区智能音箱还围绕社区场景增加了相关业主生活服务,比如到家类服务(月嫂、清洁、维修等)、社区电商(团购、秒杀等)等,真正意义上做到了将社区场景需求搬到了产品应用层面。这就意味着,这款社区智能音箱成为服务智慧社区的入口,通过智慧社区系统连接将社区的众多智能设备起来,形成场景增值服务,最终呈现的,则是一套完整的智慧社区领域的系统性解决方案。因而,服务智慧社区的入口属性和此后围绕业主需求延伸的生活服务属性,就意味着它不再局限于音箱本身,而是一个全新人工智能的社区入口,要知道产品的迭代意义就是为用户提供更好的服务。在未来要决战智慧社区服务的战场上,这些服务将会更加完善的投放给业主,同时业主可以通过一个更加场景化的入口更为方便获得优质服务。
由于疫情的影响,导致许多小学、幼儿园的返校时间仍未明确。居家上“网课”已经成为许多家长和学生生活中的头等大事。但能上网课的电子设备,家长也要用来办公或社交,所以智能音箱就成了学生上网课的另一个热门设备,对智能音箱来说,这是使用场景的一次延伸,而带屏智能音箱再一次被验证在使用场景上要比无屏智能音箱更广。《中国城市儿童阅读调查报告》显示,中国有74.8%的孩子从2岁前便开始阅读,其中,喜欢数字化阅读和有声读物的孩子占比65.7%。智能音箱的AI聊天功能、儿童有声故事,天然受到小朋友的喜爱。智能音箱可联合教育当局共同推出新型“网课”,这套“数字课堂”学习系统基于人教版小学1-6年级的正版教材开发了多媒体教学资源,学生可以跟着AI进行课文朗读、作业辅导。事实上广大学生和家长对正版教材及配套数字教育资源的需求极为旺盛,面对在线学习的新考验,学生需要更加适合的新体验。用最新的交互技术来满足学生的学习需要,智能语音、触屏融合的人机交互方式,更容易被学生所喜爱、接受,进而产生效果。同时,智能音箱把内容的优势与平台的创新能力相结合,催化出许多从未有过的创新教育产品并促进教育方式的变革。
由于竞品的情况同时也参考了亚马逊和谷歌的设备,因此对用户需求的分析同时也考虑了对中美不同用户需求的分析。
根据《中国2019智能音箱用户调查》显示,在中国目前有大约3500万个家庭拥有智能音箱,其中90%的用户表示,智能音箱的功能体验超过了他们的预期,59%的用户表示现在已经无法离开智能音箱。有三分之一的智能音箱用户使用带屏音箱,超过美国和欧洲,中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的智能语音市场。当然这也要归功于各大巨头对智能音箱市场的补贴培育和价格战的结果,确实使得大家越来越热衷使用智能音箱。
大部分智能音箱的智能交互部分可以分成两部分:首先是虚拟助理,其次是硬件控制。在助理方面,可以实现很多语音交互的功能,最基本的可以在附近唤醒,然后其他的跟我们iPhone手机里的Siri类似,比如设置闹钟、设定行程、查询天气,高级一些的是语音搜索、智能播放等。具体的体验结果会因为各家产品的硬件品质、软件水平而不同。这些功能在初次体验的时候确实比较新鲜有趣,不过在购买了几个月之后呢?特别是由于产品原因总不是不好唤醒,或者答非所问的时候,使用频率将会降低,那么智能音箱体验的变差自然影响实用性。智能音箱在厂商宣传时被成为“智能家庭的控制中心”,其实就是对智能家居的控制功能。通过一句语音指令,灯光、家电随心控制,这场景想想都觉得美好。不过,要当智能家庭的控制中心,前提是你已经购买了智能家电作为终端,如果只是在家里安装了智能灯泡,那么控制中心的功能可要大大缩水。
从内容平台接口的可替代性来探讨,我们所谓的内容平台包括了虾米音乐、百度音乐、喜马拉雅fm、荔枝fm、Apple music等,甚至还有针对儿童的故事音频内容。需要说明的是,并不是一个音箱可以连接所有内容平台,而是每个品牌各有不同的合作平台,比如homepod自然独家使用Apple music了,这背后是紧密联系的品牌背影和商业利益。上面的这些平台基本涵盖了我们平常收听音乐、小说、广播、教育课程等几乎所有内容,所以这样看来购买智能音箱产品的理由是合理的,不过翻开我们的手机,上面的这些内容同样可以找到。也就是说我们的手机和想要购买的智能音箱在这种使用场景下其实是相互替代的关系。问题在于,手机作为我们必需的常用设备毫无争议,而智能音箱并不是。
从不少评测当中我们可以看到智能音箱的实际体验还不够智能,在内容支持方面也参差不齐,不过互联网巨头、智能设备大厂还是纷纷巨资投入,其根本就是抢占智能家庭的话语权,争夺家庭用户的流量入口,因为前者关系着与之连接的多种智能家居产品,抢到话语权,那么自家品牌的产品自然可以顺利进入家庭。而后者,流量是每个互联网公司赖以生存的根本,抢到智能音箱这个流量入口,自然就为自己未来的网络流量提供了有力保证。总之智能音箱是未来智能家庭控制中心的趋势确实已经成型,不过现在的产品形态虽然有趣、新奇,却还没有真正达到无可替代的智能设备的功能,而且整个家用智能设备的生态还不完整,所以,没有现在购买是合理的选择,至少不是优先的选择。
从中国用户人群来分析,对智能音箱的消费大军,即更为可能为智能音箱买单的人群:智能硬件爱好者和需要为音箱类产品进行升级换代的用户进行分析,我们也可以认为这两个人群与20-35岁之间的青年有较大的重合. 然而大部分的中国年青上班族,通常在家中待的实际较少,二智能音箱的用武之地却通常只能在家中。外卖行业的火爆表明,人们没有太多时间待在家中。年青人大多数时间都用在上班或去上班的路上。对于智能音箱在中国能否普及开,人们还存在一些疑问。在外出时,中国消费者总是花更多时间在移动设备上消费内容,而非待在客厅和卧室中。2016年初的数据显示,约70%的爱奇艺(按观看时间计算是中国最受欢迎的流媒体视频服务)用户在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上观看影视节目。Netflix设备合作伙伴生态链副总裁斯科特·米尔(ScottMirer)去年曾表示,相比之下,大多数Netflix用户在家里的电视机上观看节目。
所以对于中国的情况来说,有更多的时间呆在家中的群体其实是老人、小孩、因特殊原因久居家中(病人、残疾人等)。这也是目前大部分音箱被中国人买回家以后变成了一个陪伴的工具,并且大部分的厂家甚至修改了音箱的形态,强调了音箱对老人和小孩的好处:下面的购买指南可以看出来在电商渠道在宣传产品时,针对老人和小孩方向占据非常大的篇幅。
小度给用户的产品选购指南,将大部分带屏的智能音箱瞄准了小孩在线学习、在线娱乐、名师辅导、远程看护等需求:
不少人觉得,智能音箱的普及,意味着能够解放“熊孩子”的父母,也能帮助无法“常回家看看”的子女。买一台智能音箱回家,就能让人工智能技术解决无法陪伴的问题。然而,真是这样的吗?
比起将智能音箱称之为老人和孩子的陪伴者,借用百度度秘事业部总经理景鲲的话:“没有一款科技产品可以替代家人的陪伴。”也觉得李彦宏分享自家小女儿使用智能音箱的场景更有真实:“我的小女儿和妈妈吵架了,她会跟小度在家说,‘小度小度,如果妈妈对你不好,你该怎么办?’”景鲲的话和李彦宏的家庭趣事说的是同一个话题:为家庭引入一台智能音箱,不是用来解决陪伴的问题,而是通过音箱,让家人之间的沟通更频繁,让人与人之间的陪伴更方便。
其实,人工智能之所以大受欢迎,是因为研究者认为,可以利用这项技术将人从机械工作中解放出来,让“人更像人”,而不是将生活变成机器的世界。所以,从这点出发,智能音箱的设计和推广,也不应该只强调“孩子或家人的陪伴者”,而是要鼓励更多的人利用他们,完成以往没有完成的陪伴工作。
事实上如果只是把智能音箱作为孩子的陪伴者,就会发现它们成为另一种平板电脑或网络游戏——能够吸引孩子的全部注意,却未必有利于亲子关系。在技术层面上,由孩子自己操控智能音箱,让智能音箱满足他们听故事、念儿歌乃至回答“十万个为什么”等,一点都不困难。只是在这种智能音箱的陪伴模式中,没有家长和孩子的沟通,也没有家长对孩子的陪伴。同样的,在子女和长辈的相处中,如果把送一台智能音箱给长辈作为帮助长辈解闷的方式,无异于舍本逐末——将理应由人完成的陪伴,变成机器的陪伴。
所以,面对智能音箱大有进入每个家庭的趋势,它们作为“陪伴者”的定位,对智能音箱的开发者来说,是否也能在鼓励人们多沟通、多陪伴上做些设计,比如为智能音箱设计一些提醒功能——提醒离家的子女经常与留守老人通通电话、提醒“熊孩子”的父母经常听听孩子的心声?只有更具温度的技术和产品,才能在有感情的人类世界中,获得更长久的生命力。
2019年全年全球智能音箱出货量达到1.47亿台,同比增长69.83%,全球智能音箱市场规模近119亿美元。同时,在2019年美国智能音箱普及率达26%,位居全球第一,中国智能音箱用户达0.86亿人,普及率还只有10%。因此美国用户在对智能音箱的使用和需求方面略有所不同,市场和用户都更为成熟。目前全美大概有16%的十八岁以上成年人拥有智能音箱,11%的人拥有亚马逊Alexa设备,4%的人拥有Google Assistant设备。43%的Google Home用户都拥有Alexa设备,但是只有10%的Alexa用户拥有Google设备。2018年—2022年,随着人工智能的成熟,美国智能音箱Alexa的份额会逐渐被Google占据。
在拥有智能音箱的用户中,22%的美国人会在智能音箱上购物,其中的购物习惯分析很有意思,31%的人习惯先用语音搜索加入购物车,然后再用手机或电脑在购物车里浏览,29%的人用智能音箱查询商品,22%的人重复购买先前买过的东西,还有22%的人会购买从来没有买过的东西。这些购物习惯的养成超过整体行业预期,我们可以称这种现象为“语音经济”或“语音电子商务”。
关于语音购物:对于网上购物而言,智能语音成为新的渠道,像谷歌通过语音与谷歌速递打通,同时与Walmart还有Target两大零售巨头合作。且通过Google Assistant语音助手就可以直接购买Walmart和Target销售的商品。用户通过智能音箱,快速建立语音购物界面 ,也为企业品牌与零售业务打开新的渠道。下面是通过语音购物购买的产品品类:依次是电子产品、健康美容、宠物食品、杂货、花园产品、婴儿用品。
用过Youtube看视频的读者都知道,谷歌强大的实时同声传译与字幕显示能够覆盖多国语言,目前通过Goolge Assistant可支持8种语言,年底将支持30种语言,谷歌的全球语言优势将在全球推广中发挥重大作用,同时automated speech recognition (ASR) and natural language understanding (NLU)也都是谷歌的强项。而竞争对手亚马逊很难同时提供30种语言并服务全球95%的人群,两者都存在在全球推广中受到本地竞争对手的排挤。
在一个家庭中,往往在家人相聚一堂的时候,使用智能音箱的频率会增加。53%的人说,在身边有家人的时候,会使用智能音箱,39%的人这种场景下,说偶尔会使用。除此之外,超过50%的用户在次月的使用频率高于上一个月。65%的消费者认为,已经离不开没有智能音箱的生活,智能音箱正在改变与养成新的习惯。
与家人和朋友一起用智能音箱,最多的功能是听音乐,依次还有回答常识问题、问天气、说笑话、听网络收音机、听新闻、设置计时器/闹钟、控制智能家居设备、问时间、问比赛比分、玩游戏等等。
关于使用场景与时间:人的时间是有限的,智能音箱挤压了哪些时间?39%的人说替代了传统收音机、34%表示替代智能手机、30%表示替代电视、27%的人表示替代平板、26%的表示替代电脑、23%的人表示出版物、17%的人表示替代了传统多房间音乐等等。
71%的用户拥有了智能音箱后更爱听音频了,其中28%的人更偏爱播客节目,23%的用户更爱听新闻和演讲。
整个用户的使用功能时间表,早上5点到9点最多是交通、天气和新闻,早上9点到下午3点依次是使用登陆Alexa设备、添加事项到日程表、添加购物清单,下午5点到7点是找饭馆/商业街、问菜谱、叫外卖,7点到9点是游戏、发信息、儿童故事,晚上9点到午夜是控制智能家居设备、音频书籍和计时器/闹钟。
64%的智能音箱用户都希望能将智能语音技术应用到汽车上。对语音的应用,用户最想在汽车中使用,此外还有手机、电视、办公室等地方。
如果只有一台智能音箱,一般你会把智能音箱放在家里的哪间屋?52%的美国人会放在客厅和书房中,21%会放在厨房使用,19%在主卧,4%在其他卧室,2%的人用在家庭办公室。
对于智能家居的控制而言,美国人的频率有多高,调查表明31%的智能音箱用户都在一周内使用过智能家居控制。既然谈到智能家居控制,对于控制的场景分布如何?客厅当之无愧占据受控首位,其次是厨房和主卧。
对于智能家居的控制时间,早晨与傍晚是最高峰。
并且值得惊喜的是38%的智能音箱用户都将准备购买更多的智能音箱来控制智能家居设备,对于已经对接智能音箱的智能家居企业,是一道福音。对于智能音箱本身的变现方式有很多,逐渐,我们可能会看到谨慎的广告、内容订阅包、高级会员、企业解决方案等变现方式。
根据市场调研机构尼尔森最新报告,今年二季度,美国智能音箱普及率达24%,较上一季度提高两个百分点。其中,忠实用户比例较高。在拥有智能音箱的美国家庭中,十分之四的家庭拥有不止一台设备。调研机构Strategy Analytics最新发布的报告也指出,像Amazon Echo和Google Home这样的智能音箱已经对其消费者产生了很大影响,近一半(49%)的智能音箱用户表示,他们无法想象没有该设备的生活。智能音箱也正成为智能手机的延伸品。尼尔森报告发现,32%的智能音箱消费者将手机与智能音箱同步。手机不再那么中心化,音箱等设备是一个可以脱离手机实时交互的设备。
中外用户消费习惯差异和国内智能家居普及率低被认为是国内智能音箱发展受限的主要原因。智能音箱被认为是智能家居的重要入口之一,但目前我国智能音箱消费者更多使用的是内容相关服务,智能音箱并未体现其作为智能家居控制中心的作用。此外,不管是智能音箱硬件技术,还是远场识别、语音识别和语义识别等语音交互技术,都存在不少问题,例如出现误唤醒率高、连续对话不稳定、语义理解能力差等情况。有用户表示,希望能提高识别率,“现在买智能音箱只用来听歌、当闹钟等,而这些手机语音助手就能完成,真正接入并控制家电的太少了”,即使在美国,智能音箱最大的用处也是听音乐。尼尔森报告指出,几乎所有消费者(90%)都用智能音箱听音乐,而68%的人会听新闻;大约81%的用户会使用语音交互来获取实时信息,例如天气和交通状况。值得一提的是,68%的用户使用该设备与语音助手聊天以获得乐趣。
另外从中美思维不同出发,如果同样是遇到技术问题、工作问题和生活问题等,中美都会倾向于想方设法解决问题,但是心灵手巧的中国人似乎更倾向于如何提升自己的技术水平,比如提高技巧、不断积累经验等来解决问题(比如做饭),当然大部分的问题也都能解决,当然也有容易出现的瓶颈。而美国人更倾向于如何依靠改进工具或者材料来解决问题,所以各种崭新的医疗设备、先进的材料、智能工具、文档工具、耗材等被广泛使用,比如具有创新型的公司、技术、医疗水平等都能得到广泛的认可,并且中国也正是一直在追随、复制和学习,这也是其创新的魅力所在。而智能音箱作为一种家居生活的工具,更为被美国人接受,并且对于版权付费的认同和习惯,也使得他们更愿意为智能音箱提供的内容进行付费。
从使用智能音箱的便利性而言,就拿Amazon Echo举例,由于美国人的房屋设计(独栋,双/多层),以及对家电使用习惯的特点,导致语音控制空调、电灯等设备要比自己找到开关在控制来的省时省力得多。因此Echo一开始就让人们体会到家庭生活因为Echo而带来的便利。另一方面是美国人喜欢听音乐,而Echo也正好满足了美国人随时听到想听的音乐这个需求,而国内不一样,美国人听音乐喜欢流媒体形式,中国却是点播式,所以美国人对语音需求不是特别高,中国的消费者对语音需求很高,可能经历一两次语音识别失败之后,就会影响人们对智能音箱的使用心情,认为其实不智能。
为了使得竞品的对比更加有针对性,选取了小米、百度、亚马逊和谷歌的四个品牌智能音箱进行分析,但是由于国际智能音箱巨头在中国市场没什么存在感,中国智能音箱巨头也都聚焦在本土市场,尚未出海,所以在涉及对比分析时,暂不将国内的音箱与国际的音箱做对比。
从价格上看,由于各大厂家都在打价格战,总体都可以用较低的价格买到不错的音箱,小米在带屏音箱的选择上比小度音箱要少,且外形也不如小度更吸引小孩的这个群体。小米的用户推荐购买矩阵中几乎每款音箱都强调了音质,由此可见,小米在产品的策略上与百度(音箱不只是音箱)有所不同的地方,在于小米事实上是围绕着音箱的本质在做音箱,当然这也和小米在智能家居和小米生态链的布局有关。
小米智能音箱的亮点是作为智能家庭的中控台,并且支持小米IoT海量智能设备,覆盖了家中的灯、插座、小米电视盒子、空气净化器、扫地机器人、电饭煲等28大品类】54家其他的IoT平台和2000+以上的可控设备,并且拥有1400+的使用技能基础,目前小米IoT平台已接入超过1.96亿台的智能设备。
相比小米全系列的产品,百度的小度音箱对不同年龄层的人群做了更细致的划分,比如年轻人、音箱爱好者、老年人和小孩,企图覆盖全线年龄的使用人群,并且更加关注老人和小孩应用的场景,并且强调了产品颜值的重要性,在产品颜色和图案中都下了功夫。
小度带屏的音箱价格相对较高,核心卖点仍然是集中为老人和小孩这两个人群进行考虑,卖点关键词如陪娃神器、老人陪伴、专业辅导等。除了各自突出的特色以外,无论是带屏幕还是不带屏幕的智能音箱,都强调了产品是智能家居的中控台和智慧家庭的好助理,支持蓝牙和wifi,能够无缝支持1.1亿+的设备、超过400的主流品牌和40个品类的家电。百度开放的AI战略中,同时也支持百度的产品能够支持小米的生态链产品。而百度的DuerOS人工智能系统更是引入百度百科近1600个词条内容并用欧超过2600项常用技能,也是百度做智能音箱独天得厚的优势。
以上是目前亚马逊海外官网的echo最新一系列的产品对比和报价,其中不管是带屏幕的还是不带屏幕的智能音箱,价格都要要比国内的智能音箱相比要高出许多。
最引人注目的新款智能音箱是售价199美元的Echo Studio,它比上一代产品型号更大,配备了音质更高的音箱,可以播放3D声音,并得到了杜比Atmos的技术支持。这款设备在概念上与苹果专注于音质的HomePod类似。亚马逊的echo基本款99美元智能音箱也进行产品更新,配有升级的音箱和一系列新颜色。另外,新的Echo Show 8视频通话设备提供更大的8英寸屏幕和更强大的音频功能。
此外新版本的Echo Dot迷你智能音箱,价格不贵,起价59美元(约合人民币354元),这款设备还配有一个LED显示屏,在设备的织物套下有一个时钟。
关于Echo Glow,可能是产品线中最具视觉吸引力的设备,这个设备被定义为一个床边的“伴侣”设备。这款售价30美元的设备是专为儿童设计的,可以让他们轻触设备顶部,让它循环显示一系列明亮的颜色。它与Alexa配对,用户可以设置定时器,播放音乐,并打开“营火模式”。
此外,还有一款名为Echo Flex的新设备,旨在为用户提供一种廉价的方式,将Alexa扩展到家里的每个房间。这款售价25美元的设备本质上是一个微型音箱,配有一个USB接口,用于手机充电,有一个让Alexa静音和运动传感器的开关,以及一盏夜灯。Echo Flex可以插入任何插座,几乎可以在任何地方使用Echo功能。
与亚马逊的产品类似,谷歌的智能音箱产品也都要比国内的音箱贵很多,与国内智能音箱利润极低甚至不赚钱的情况相比,国外的智能音箱目前还是处于相对健康的市场状态。同时与亚马逊产品不同,谷歌在智能音箱的设计上也充分发挥了创新的思路,产品从ID设计到结构设计都别具一格。
首先是google home,许多媒体对Google Home的外观评价,都说看起来像一台空气加湿器,这个形容的确很贴切。而这种形容并不是什么坏事。智能音箱这种产品,摆在家中就是要与家里的环境融为一体,并且尽可能的无缝与我们的生活整合。Google Home的上半部分统一为白色,但是下半部分则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定制。谷歌为Google Home的下半部分提供了许多不同的选择,从灰色的织物材质底座,到各种颜色和材质的选择,并且需要额外支出20美元到40美元不等。
Google Home只有一个物理按钮,当你不想听它说话或者想要安静的时候,这个按钮就是静音键使用。除此之外,Google Home大多数的功能都通过语音命令控制,另外还有顶部的触控电容面板可以用来调节音量、暂停以及停止提示音。Google Home顶部有红色、绿色、蓝色和黄色的灯光,在我们发出语音命令的同时,这四个指示灯也会发光和旋转,并且还有非常有趣的动画效果。Google Home地下的线缆很整洁,而且很长,可以摆放在家中不同的位置,并且不会看起来格格不入。
通过Google Home,我们可以用声音和Chromecast来控制电视上的视频,这对于那些只是在电视面前小坐一下,没有拿智能手机在手上,只是想快速换台的情况下非常有用。Chromecast现在支持YouTube、Netflix、HBO Now、Hulu等。Google Home和Echo都会告诉你不同来源的新闻消息,并且都提供了默认的NPR新闻简报。同时你也可以向它们询问体育比赛的结果,并且还可以从维基百科中调取更多的介绍。Google Home可以理解上下文语境,比如询问一些演员或运动员的年龄,或者寻味比赛开始时间和电影上映时间。当然,在每一个问题之间都要说以及OK,这与使用Alexa相比有点麻烦。不管怎么说,在一段时间内连续重复某个单词的确很烦,我们希望谷歌或亚马逊未来能够完善这个问题。Google Home还增加了一个有趣的功能,那就是支持多用户。比如我们可以根据不同家庭成员的声音来训练Google Home,这样当不同声音的用户询问相同的问题,答案也不同。比如不同成员的上班路径和规划,就可以根据不同的声音自动识别。这种多用户自动识别功能未来还有很多应用潜力,我们确信谷歌会让其未来发挥更大的作用。
谷歌2019年发布的挂壁式智能音箱Nest Mini,它是2017年发布的Home Mini的后续产品。Nest Mini看起来与Home Mini外形相同,但在Nest Mini的底部,有一个挂壁孔以及一个不同于一代产品的电源接口。Nest Mini将有黑色、浅灰色、珊瑚色及浅蓝色四个颜色选项。并且Nest Mini蓝牙已升级到5.0,另外它可能有音质、音量等其它方面的提升。当用户靠近时它能感知到,并据此提示用户当前的音量、音质。
4.2产品核心功能对比分析
4.2.1 语言&音质
关于音质方面,由于不同价格的音箱配置也不尽相同,因此对比当中我们会才去同等价位的设备进行对比,比如小米和百度则分别选取了经典、基础款的小米AI音箱和小度智能音箱:从唤醒词来看,小爱同学的唤醒词是“小爱同学”,唤醒后 LED 灯带亮起,会回应一句“我在”或者“在”;而小度的唤醒词是“小度小度”,唤醒后触控面板的一圈绿光亮起,四个蓝光亮起则意味着正在识别。从反馈的声音来看,小爱同学就经过优化,比较柔和性感,回应内容也很俏皮;而小度的声音比较死板,完全是电子合成音,与人的对话也很严肃。至于方言口音问题,小爱同学和小度都可以识别。小爱同学对发音不标准的“小哀同学”、“小赖同学”、“小奈同学”和“小奥同学”能唤起;小度对“小兔小兔”、“消毒消毒”也有唤醒反应。在 55~60 分贝的环境之下,小爱同学和小度都出现唤醒困难和指令难以准确识别的情况。在嘈杂环境下,因为受到噪声干扰,语音识别率低是智能音箱的通病。事实上,随着人声噪音增多,唤醒失败的概率和误报的概率也会随之增高。但总体上来说,小爱同学的体验较好。作为音箱,我们就不得不提它们的音质。我们以大家都能轻易接触到的SQ 音质进行测试。小爱同学和小度的低频方面都还不错,但小爱同学的低频力度、下潜表现更佳。至于中频部分的声音两者相差不大,表现都是中规中矩。不过,两者到了高频部分表现都会比较一般。
而国外的产品则选取了基本款的Google Home 和 Amazon Echo进行对比,谷歌在语言支持方面取得了压倒性的胜利,目前在80个国家支持30种语言,其中还包括中文,而echo只能识别5-6种语言,目前不支持中文,并且对于口音的识别当中,Home 和echo都能很好的识别美式口音和印度式口音的英语,但是Alexa在识别忠实口音时,准确率大幅下降。
Alexa仅提供女性声音,而Google智能助理可设置为男性或女性声音。Google智能助理目前有六种声音可供选择--3名男性,3名女性。尽管Alexa能够说出英国或印度口音,但美国英语中只有一个Alexa语音可用。并且谷歌也还提供了声音模仿的技能,可以模仿某明星的声音进行对话服务。同时从音质上来说,Google Home 的声音听起来比 Amazon Echo 更加饱满、更有沉浸感。不过音量就小了些,在最大音量下,只是走出一步的距离,音量就衰减了3-4dB。与亚马逊Echo 采用的 1 个 2 寸扬声器+1 个 2.5 寸低音扬声器+被动振膜的设计方案不同,Google Home 采用的是 1 个 2 寸扬声器+2 个被动振膜的组合。「被动振膜」的主要作用在于可以扩展低音效果。原理是借助扬声器在音腔内的空气振动受迫振动,进而推动更多的空气,从而达到改善低频效果的目的。碍于机身所限,就实际音效表现来看,无论是我们今天讲到的 Google Home ,还是更早一些的亚马逊 Echo,二者的音质体验都一般,特别是低音效果,并不足够令人满意。
4.2.2 谁更聪明
语音交互能力是智能音箱鲜明的特征,它包括四个核心环节:拾音、识别、理解和服务。前三者关系到技术,是语音交互体验的基础,后者则体现出厂厂商背后的内容和应用资源支持。四个品牌的语音交互能力分别由各自的AI人工智能系统来承担,小米(小爱同学)、百度(DuerOS)、亚马逊(Alexa)和谷歌(Google Assistant)。
国内AI音箱,百度相对于小米来说,愈发智能的小度助手,在过去近两年的时间内,其语音交互能力被越来越多的设备所搭载。据百度方面披露的数据显示,搭载小度助手的智能设备从5 千万台增长到 4 亿台,两年间增长了近 8 倍。在智能音箱市场风生水起的年代,在国外、国内市场形成以亚马逊和百度为代表的双强局面。2019年国家科学技术方面的最高学术机构中国科学院发布了《智能音箱的智能技术解析及其成熟度测评》测评报告,围绕语音识别、自然语言理解和内容推荐算法三大智能技术,分别对国内百度、天猫、腾讯和小米四大代表厂商的有屏和无屏智能音箱进行测评。测评结果显示,在自然语言理解(NLU)对应的听懂、理解用户指令方面,百度旗下小度系列智能音箱是四家厂商中唯一对用户指令的听懂率超过90%的产品,无论无屏还是有屏产品均明显领先于其他品牌。
从评测报告数据上看,小度系列智能音箱在无屏产品和有屏产品上听懂率得分均为最高。无屏音箱方面,小度音箱以90.20%的表现排名第一,天猫精灵和小米小爱的听懂率分别为87.4%和85.6%,腾讯音箱为73.1%。有屏音箱方面,小度在家1S以92.90%排名第一,领先于天猫精灵CC的74.3%、小米有屏的76.1%以及腾讯叮当的78.4%。综上数据可见,小度智能音箱在自然语言理解上的技术能力具有显著优势,小度是最能听懂用户的智能音箱。
小度智能音箱听懂率遥遥领先,成为最懂用户的产品,得益于其背后依托的百度强大的AI技术。2019年7月,小度发布了全球领先的全双工免唤醒能力,不仅实现了“一次唤醒,多轮交互”(注意谷歌智能音箱也实现了这个功能),还有另一个非常关键的技术突破即“拒绝反应”,真正听懂哪些是用户下达的指令,过滤掉无效干扰信息,大大提高了交互体验。此外,在听懂方面,小度获得模糊需求(不清晰指令)后,会尝试分析和校对自己的指令,以便更准确地满足用户的需求。其结合了百度NLP的知识增强语义表示模型ERNIE,核心理解算法升级为超大数据预训练深度模型。
百度还发布了ERNIE的优化版本——ERNIE 2.0自然语言理解框架。它可以通过持续的多任务学习,逐步学习和建立预训练任务。该框架支持增量引入词汇 (lexical)、语法 (syntactic) 、语义 (semantic) 等 3 个层次的自定义预训练任务,并通过多任务学习对其进行训练,实现全面捕捉训练语料中的词法、语法、语义等潜在信息。而且每当引入新任务时,该框架在递增地训练分布式表示的同时,还会记住先前任务的信息,从而增强了机器对于人类语言的理解,让小度越来越懂用户。基于百度在深度学习、自然语言处理技术、多轮对话技术、搜索技术等方面的深厚实践经验,以及基于小度用户使用大数据的不断训练,小度在准确率、听懂率和满意度方面一直是行业的领军者。
国外AI音箱,虽然Amazon Echo在销量上要比谷歌Google Home更胜一筹,但是市场表现无法说明亚马逊智能音箱的语音助手Alexa是最聪明的那位。来自Loup Ventures风险资本的创始人Gene Munster2019年发表的一份报告可以看到真实的数据。为了测试Google Assistant、Siri、Alexa的智能程度,Gene Munster准备了800个问题,分别进行测试,并且根据两个指标对语音助手进行评分,分别是:「1.语音助手能否理解这个问题?」「2.语音助手能否准确回答这个问题?」而为了尽可能涵盖大部分生活的中的对话,这800个问题被划分为5大部分,分别为:
1.地点信息-例如「最近的咖啡店在哪?」
2.消费信息-例如「帮我在网上订购一些纸巾?」
3.导航信息-例如「怎么搭乘公交车到达市区?」
4.资讯信息-例如「今晚火箭队的比赛几点开始?」
5.指令信息-例如「提醒我今天下午2点有一场会议」
最终的测试结果显示,Google Assistant以100%的理解率和93%的准确率夺得第一,而Siri和Alexa则分别以83%和80%的准确率位列第二和第三,其中Siri在测试中无法理解或者理解错误了两个问题,而Alexa为一个。
具体到不同种类问题的回答上,Google Assistant在地点信息、消费信息、导航信息、资讯信息四大类中均夺得头筹,只有在指令信息的测试中略低于Siri。对于与指令相关的问题,例如拨打电话、发送短信、发送电子邮件、查看日历、播放音乐等指令,Siri的表现依旧十分亮眼。而由于亚马逊的Alexa没有成为手机系统级别的功能,只能通过应用程序或者智能音箱控制,所以对于一些指令问题的回应显得比较无力。
有趣的是,一般以为Alexa由于背靠电子商务巨头亚马逊,会在消费类问题中取得高分,但事实是Google Assistant以92%的准确率在消费类测试项目中夺得第一,高于Alexa的71%和Siri的68%。Gene Munster曾于2018年进行了一项类似的测试,当时的成绩是Google Assistant以87.9%的回答准确率位居第一,排在第二和第三的分别是 Siri(74.6%)和Alexa(63.4%)。这一次的测试结果显示,三大语音助手在这十三个月中均有不同程度的进步,而最明显的是亚马逊的Alexa,它在所有的测试项目中都取得了明显进步。
4.2.3产品技能
目前Alexa的技能是25000项,技能数量远远要超过谷歌、百度和小米 (其中百度和小米相对国外起步较晚,技能数量分别是2600+ 和1400+),而Google Home的技能虽然只有2000项,但Google的技能更新速度不亚于Alexa,目前依然以500项每月的速度增长中。另外,并不是技能多就很优质,体验感才是命门所在,谷歌的AI交互是最强的,而且支持深度对话。Google Assistant的技能类别中,游戏与娱乐方面的占比最高,占到27.4%,跟Alexa类似,Alexa大概是25.2%。教育/参考书占据9.3%,智能家居控制占据9.2%,但Alexa相比是14.5%与3.2%,Alexa对于智能家居方面的技能明显落后于Google的重视程度。从Googke的技能增长速率中看到,购物技能增长幅度最大,增长最慢的是新闻和杂志技能,反应出智能音箱支持流媒体的局限性,另外地位增长最快的是社交与沟通。Alexa的技能虽然比较多,但是增长速率缓慢,且实用技能占比不多,目前技能的增加着重在游戏、媒体和品牌三个点,其中品牌是帮助各品牌建立语音新渠道。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这四个品牌的音箱拥有非常多的产品技能,但是事实上用户对这么多技能的使用率其实很低,使用频率较高的无非是文章最初提及那些常用功能(听音乐、闹钟、报新闻和回答简单问题等等)
4.2.4内容生态
在内容方面,基本上就是阿里与百度两大平台的对决,小米由于缺乏自有内容能力,只能通过第三方平台合作。百度拥有爱奇艺、好看视频,并接入了腾讯视频、喜马拉雅、懒人听书等超过33个内容合作方。天猫精灵背靠阿里,在内容方面同样优势明显:比如视频内容领域的优酷、芒果、bilibili;音乐领域拥有丰富的音乐版权,通过虾米音乐与10大版权公司直签;国内首先开通了智能音箱的语音头条功能,内容合作方包括了《沈阳晚报》、《南方都市报》、《都市快报》、《华西都市报》等多家媒体,每天约有600万人在晨间通过“天猫精灵早上好”来收听本地新闻。除此之外,无论是老年用户(梨园行、阿里健康、下厨房),还是儿童用户(优酷少儿、宝宝巴士),各个年龄段的家庭用户,都可以通过天猫精灵找到自己喜欢的精准细分化内容,这也深度契合了天猫精灵强调“家庭陪伴”,而不仅仅是一个语音控制的内容播放器理念。
而国际音箱的内容方面,Google Home和Echo都可以在登录账户之后连接到Spotify或Pandora等主流的在线流媒体音乐服务上,其中Google Home支持Spotify、Pandora、Google Play Music和YouTube Music,而Echo则支持Spotify、Pandora、TuneIn、iHeartRadio、Audible、Amazon Music、Prime Music和Amazon Music等,显然后者更丰富一些。不过,Google Home还可以让你通过谷歌的Pocket Cast功能,将各种各样的App以及Chrome标签同步,这显然又是Google Home的优势。显然,Echo更多的服务来自于亚马逊,而这也是亚马逊生态系统的价值所在。而谷歌也刚刚提供了免费的Spotify账务功能,而亚马逊则只支持高级用户。Google Home和Echo都有很多有趣的用途,比如二者都可以用来玩一些益智游戏。不过Echo的游戏都是建立在不同的“技能”上,而这并不一定是坏事,这样可以让我们体验更多不同类型的游戏。而只要搜索一下亚马逊提供的各种方法,就可以选择想要的游戏。而Google Home的游戏很好玩,不过数量偏少,相比之下,Echo的游戏数量有上百个。两款产品都可以用来讲笑话和唱歌,不过都只是用来娱乐。显然亚马逊和谷歌的工程师们都花费了大量的时间来完成各种情况下的响应,如果你足够仔细的研究,会发现很多有趣的应用。比如Google Home和Echo都会为你唱生日歌,而Google Home的旋律要更标准一些。对亚马逊Echo来说,还有另外一个天然的优势就是与亚马逊账户的绑定。这样我们可以通过语音命令的方式直接在线下单购物,因此如果想要订购一个披萨,只要说出关键词就可以下单成功。这对于狂热的网购用户来说,是非常方便的功能。另外,亚马逊还会经常推出各种不同的促销活动,这对Echo用户来说,也很方便。综上所述Google Home和Echo在内容生态的搭建上非常相似,各有优点,相差不大,关键在于购买的消费者更看重智能音箱满足了哪个需求。
本文为原创,禁止转载和抄袭,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