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贤书友会简友广场读书

《孟子》(三)公孙丑上篇2——不动心②:逐字稿

2022-12-20  本文已影响0人  知非非非

逐字稿

公孙丑问曰:“夫子加齐之卿相,得行道焉,虽由此霸王不异矣。如此,则动心否乎?”

公孙丑比较俗,他就替自己老师高兴。他说老师您今天接受了齐国卿相的邀请,“得行道焉”,你就可以实行你的想法了。“虽由此霸王不异矣”,如果你这样做的话,无论是称王还是称霸,都不奇怪。我觉得您这么强的能力,加上齐国这么好的基础,肯定能够做得很好。“如此,则动心否乎”,这样的话您动心吗?您对于齐国卿相的这种诱惑,您会不会有这种冲动,想要去试一下?

孟子曰:“否。我四十不动心。”这是名言,“四十不动心”直接引发了后来的王阳明革命。因为王阳明四十岁的时候,别人派他去平乱,就有人说王阳明这次此去必成,为什么呢?答案是触之不动。“吾触之不动矣。”王阳明在四十岁左右的时候也学会了不动心这件事,所以他做事必成。

那接下来我们就来看看什么叫不动心。

公孙丑说,“若是,则夫子过孟贲远矣。”孟贲,还有后边所讲的北宫黝、孟施舍,都是古代的勇士。公孙丑说,如果您真的做到四十不动心了,那您可比古代那个勇士孟贲要厉害多了。

孟子说这事不难,“是不难,告子先我不动心”,告子比我还早先就做到这一点。他可能从告子的文章上学到的。

然后公孙丑说“不动心有道乎”,就问,不动心的道是什么呢?怎么才能够做到不动心呢?

孟子说,“有。北宫黝之养勇也,不肤桡,不目逃”,北宫黝这个人勇气很足,因为他是个勇士。他培养自己勇气的方法是“不肤桡,不目逃”,你拿一个东西来扎我,眼看就要扎到我身上了,我是不会动的;你用一个尖的刺来刺我的眼睛,我也不动。这个叫作“不肤桡,不目逃”。

“思以一豪挫于人,若挞之于市朝”,他怎么想的呢?他说我只要有一丝一毫受挫于别人,就跟我在集市上被人用鞭子抽打一样丢脸,所以他绝不会对别人做出丝毫让步。这就是北宫黝给自己的锻炼。

“不受于褐宽博,亦不受于万乘之君”,什么叫褐宽博?就是老百姓穿的那种土布衣服,颜色可能是褐色的。这一看这地位很低,褐宽博就指代一般的贱民。他说“不受于褐宽博”,卑贱的人我是绝不会受他的气的;但是“亦不受于万乘之君”,你让齐宣王这样的人来欺负我,也没戏。这就是北宫黝所练的那种勇气。

“视刺万乘之君,若刺褐夫”,你让我去刺杀万圣之君,跟让我去刺杀一个普通的贱民,对我来讲没区别,我都敢做。

“无严诸侯。恶声至,必反也”,严是害怕的意思,我从来不怕诸侯,你们这些什么士大夫啊、贵族啊,对我来讲无所谓。我混不吝,什么都不怕。“恶声至”,只要有人骂我,只要我被骂,“必反之”,我一定会反击。

这就是第一个层次的勇。北宫黝的勇就是毫不受气,一丝一毫的亏都不吃。

“孟施舍之所养勇也,曰:‘视不胜犹胜也。’”这个孟施舍呢,很明显比北宫黝的层次要高。

他保养自己的勇气的办法是什么呢?“视不胜犹胜也”,他看那些打不过的人,他的感觉就跟能打过一样。你说你跟泰森决战,这一般人一听就吓坏了,不敢打了。但是孟施舍呢就会说有什么了不起,我就跟他干,我不怕。这个叫“视不胜犹胜也”。

“量敌而后进,虑胜而后会,是畏三军者也。”如果一个人你做不到视不胜犹胜,你每次跟人打仗都要先算计,算计一下说这个行不行,能行咱就打,不行咱就撤,如果是这样的想法的话,“是畏三军”。这种状况就是你害怕大部队,三军大概是三万七千五百人,就是按照周朝的制度,天子可以设六军,诸侯可以设三军,“勇冠三军”就是指你在集体面前表现得很好。

“舍岂能为必胜哉?能无惧而已矣。”孟施舍说,我怎么能够做到每战必胜呢?这个肯定做不到,“能无惧而已矣”,我只是不害怕。《亮剑》里边有一段特别感人的,李云龙手下的那个骑兵队跟日本鬼子打仗的时候,一直打到最后剩一个人,还要喊“骑兵连!进攻!”就不停地进攻。

所以孟子讲说“孟施舍似曾子,北宫黝似子夏”,这两个人如果拿知识分子来比较的话呢,孟施舍有点像曾子,北宫黝像孔子的另外一个学生子夏。“夫二子之勇,未知其孰贤,然而孟施舍守约也。”这两个人你说谁更好一点呢?咱们也不好说,但是我个人意见认为“孟施舍守约也”。守约就是他把握住了要领,孟施舍的勇是真正的勇。

然后,“昔者曾子谓子襄曰”,就是曾子有一次曾经跟子襄说,说什么呢?说“子好勇乎?吾尝闻大勇于夫子矣”。他说你不是想学什么叫作勇吗?我曾经跟孔夫子学过什么叫大勇,“自反而不缩,虽褐宽博,吾不惴焉”。自反就是你自己反省,你自己回家去想一想;而不缩,缩就是直,意思就是说你符合义。你自己回家反省了一下,你觉得自己有点理亏,那么就算你面对的是一个普通的老百姓,“吾不惴焉”,我不会吓唬他,我不会欺负一个没有见识的小老百姓。

一个在上位的一个君子想要文过饰非,想要假装自己没事,说两句大话把对方吓住,其实是一件很容易的事。但是如果你“自反而不缩”,你觉得自己不对,你心中不占理,这样的人你也不能够欺负,你跟他说话你也要客客气气的。

但是“自反而缩”的话,接下来这句厉害了:虽千万人,吾往矣。就是假如我反思之后觉得我是对的,我手中拥有公义,那么面前就算有三军,就算有千万人,吾往矣。

“自反而缩,虽千万人,吾往矣。”这个就是激励了多少革命志士的话。所以我们就觉得读《孟子》和读孔子不一样的地方在哪儿呢?孔子这个人永远追求的是心怀坦荡,然后乐。他快快乐乐的,无可无不可,他可以接受的事情很多。

孟子更讲原则,更有自己的道义的规则。所以中国古代读书人大量的勇气,杀身取义这样的事情,都是从孟子这里继承来的血统。所以“虽千万人,吾往矣”,就算有千万个人挡在我的面前,我该去我还会去,因为我自反而缩。我自己认为我所做的东西是对的。

你想想那些革命的英烈,难道不是这样吗?文天祥难道不是这样吗?他面对刀山火海,他只要觉得该做的事,他就一定要做。

“孟施舍之守气,又不如曾子之守约也。”就是你拿孟施舍和曾子再一比,你发现孟施舍保持自己勇气的方法,又不如曾子找到了这件事情的根本。那么这三个人分别是什么层次呢?

北宫黝叫作血气之勇,这条街没人能够欺负我;孟施舍叫立场之勇,我必须为这个国家做事,只要是皇帝让我打仗,我肯定就上了,我不怕;曾子叫道义之勇,我所坚守的是原则,是责任,是我心中衡量善恶的那个标准。这也就是为什么王阳明说他是接续了孔子血脉的人。他最后就讲,他说人人心中自有一个圣贤在,就是你的心。你是骗不了自己的,所以从这个地方就产生了心学的发端。

我们把这一段叫作四十不动心。所以大家也可以衡量一下:你的勇气是来自于哪儿?是来自于血气,来自于立场,还是来自于道义。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