沟通的误区——荣格的理论讲解

2020-05-06  本文已影响0人  周四兒

看荣格总想拍案而起,大吼一声:经典!

在阿尼玛和阿尼姆斯的功能描述上,清晰地呈现了为什么沟通会失效。

荣格说:
我们不是通过情感去理解情境或者他人,然后据此作出相应的反应,而是用思维去对这一情境或这个人进行思考,然后给出一个意见来代替人性化的反应。

这也许是正确的、善意的和聪明的,但却是毫不奏效的,甚至起了反面作用,因为它只是在客观和事实的水平上才是正确的。

可是从主观和人性的角度去看,它是错的。因为在那个时刻,我们的谈话对象,或者说关系,最需要的不是洞察力或客观性,而是共情的感受。

女人常常认为这样一种客观的态度无疑是正确的,意味自己所做的事是令人钦佩的,但是其结果却是将情境彻底破坏了。(因为这部分主要讲女性,所以主语就是女人了。)

一段话被我拆成了四个部分,可以任意畅想、联系现实。

生活中的经验来看,其实无论男女,当没有关注到当下对方的情感,沟通的结局只能是关系被破坏。俗话说的“我跟你讲感情,你跟我讲道理。”仿佛鸡同鸭讲,实则是对自身心理功能的运用上出了状况。网上看过一个标题,号称鬼谷子说的,我没看全过原文,所以不知道是否真是鬼谷子所言,叫做《老实人喜欢讲道理,聪明人爱讲感情》,内容一般,标题倒是起得极好。(插播一句,《鬼谷子》本是非常好的瑰宝,被某些人翻讲的乱七八糟,实在让人生气!包括某人讲《道德经》,好好一部经典,硬生生讲成糟粕!)

当代人对科学的崇尚已经走入了极致,对头脑思维的崇拜成了对抗“未知”和“不确定”的法宝,其结果是对自身的感觉功能愈加弱化和不信任,生活中过分强调理性,而感觉和情感的功能也是属于人的本能所有,被弱化后总会寻求另一个出口,于是理性和感性表面就像做跷跷板一样,一个越被提倡另一个越被压低,实则却是一个共同体,越被压制的越有反抗的能量。

当我们看不到现实的关系,却总想着用“理性”去理解对方的时候,就会陷入盲区,荣格的原话是说“在每一个出现的意象能够被正确地感知之前,如果阿尼姆斯总是尝试去理解和分析它们,它的妨碍作用就大于帮助作用。”

这会让我想到在工作中,由于荣格学派特别注重意象和象征,我设计教学课程时会融入大量的感受性体验,但很多学员在刚开始时面临的困难就在于“没有感受”,我们所说的“还没有和自己的感觉功能建立良好的关系”,而产生这种没有感觉的感觉的原因就在于对方想要从理论的角度、理性的分析角度去理解当下的状况,刻意地忽视了感觉。——如同这样一个场景:一群人在说话的时候,有个人在努力让人听到自己的声音,却总是不被关注或者被批判,于是这个人要么像孩子一样大声地、夸张地、表演性地想方设法引起人们关注,要么就默默地退到暗处不再发声。

很多咨询师初期工作时容易个案脱落,也就是没有回头客,追溯其根源,就是前期过快地进入到逻辑推理,想要“尽快帮助对方,让其看到内在的逻辑”,甚至有些来访者经历了几任咨询师再找到我的时候,会冒出比我还丰富的专业术语,却让我感到冰冷没有情感,于是我只能重新激活对方的情感功能,先允许自己不被评价地感受、接受自己感受的存在,然后体会其在体内的流动,不加评价、不加批判、不予分析,这时“理解”会自动到来,问题会迎刃而解。

说到“理解”,就想到一个段子——培养共情的能力。“良好的共情能力”是心理咨询师必备的功能,形容感同身受。而很多为人师者将其变成一门课程,仿佛这本是人类缺乏的什么能力似的,新手咨询师们也学着似懂非懂地说着“我理解你”,但其所说的理解,往往建立在由大量专业理论和培训建构起来的逻辑层面的“道理的理解”,即荣格所说的用思维去思考,给出意见来代替人性化的反应。一旦遇到人性化的反应,就担心自己是不是掉进了移情的漩涡,仿佛移情是洪水猛兽一般,必须要尽快跳出来,重新回到思维的层面上去。而这,即又进入到荣格所说未被正确感知之前就使用理解的功能,最后只会导致我们感受不到对方,关系破裂成为必然。

我们生活中的很多事情也都是如此:
孩子哭着回家,说:“XXX打我了。”父母着急地问:“他为什么打你?你有没有还手?老师怎么说?”……而似乎忘记了体会“你被打疼了吗?我心疼你。”即便家长所问的内容也是表达关心,但是很明显“马屁拍到了马腿上”,孩子感受不到你的共情,生气地说“你都不关心我!”然后转身离去,留下发懵的家长:我不是正在关心你吗?

再例如你工作了一天累到虚脱回到家,跟伴侣抱怨说:“这个领导真是讨厌,又让人加班!”结果伴侣问:“为什么加班?你要不要辞职?是不是你工作能力太差?要不要我给你推荐一个课程提升一下?”虽然说伴侣的实际帮助也很重要,但这种理性互动多了,其中一方就会产生冰冷的感觉,虽然知道对方在努力帮助自己,却依旧有无名之火冒出:你根本就不理解我!

回到荣格的话就是你所做的也许是正确的、善意的和聪明的,但却是毫不奏效的,甚至起了反面作用,因为它只是在客观和事实的水平上才是正确的。

结果努力做事、努力表达的一方觉得自己辛辛苦苦还被人“不识好人心”,另一方沉浸在不被理解的困扰中。

因此,如要沟通顺畅,切不可跳步,切记从感同身受的当下现实出发。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