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你读《精进:如何成为一个很厉害的人》之第五章

2018-03-06  本文已影响0人  啊我是你朋友

这一章的主题是“思维”。

第五章 向未知的无限逼近

修炼思维,成为真正的利器。

一、大脑需要“断舍离”

简化是清晰思考的前提。把原本繁复的内容梳理、整合、精简完成后,我们的头脑才能腾出空间,处理其他的信息和进行更复杂更精微的思考。

(一)、如何过滤没有价值的信息?

1、精选可信赖的信息源

好的信息源具有好的“信息品味”。

2、不追逐当下流行或过热的信息

3、重事实信息,轻观点和评论

4、定期闭关,屏蔽外界纷扰

(二)、培养间接的表达能力

(三)、适度的简洁,意味着更丰富的内涵

1、简洁并不是简单。通过对自己和他人的深入的了解,找到那个正好的“点”,可以映射出最多的内涵,那就是简洁。

2、从三个方面去探索简化思维之道:

(1)基于深入了解的“删减”:把任何不必要的东西去掉。

(2)基于深入了解的“浓缩”:把丰富的信息浓缩并灌注进一个“小容器”。

(3)基于深入了解的“模式化”:找到共通的模式在现象间建立联结,并加以压缩归并。

当我们习惯了碎片式地吸收信息,碎片式地表达信息,碎片式地做各种浅尝辄止的事情,那么我们的头脑、我们的生活就必然是烦琐、冗余和无所适从的。

追求简洁就像一个开放的拼图游戏,首先你得搞清楚自己手中有哪几块拼板,你还要构想出未来这幅图可能的图案,然后你要从周围或者远处的拼板中作出选择,挑选出那些既能与你原有拼板相连接又符合你的构想的拼板。当这些新的拼板与旧拼板结合在一起并逐渐构成一个更完整的图案时,你的世界不仅没有更复杂,反而更简单、清晰了。

二、迎接“灵光乍现”的时刻

让潜意识为你工作。

(一)用足够多的资料“喂养”潜意识

在你思考解决一个问题时,是否有特定的顺序或者步骤?你是否想到过,遵循一个基本的思考顺序可以帮助你更好地找到想要的答案?很多研究思维和创意的学者认为,先发散后收敛的顺序是最为合理的,如下图所示:

发散和收敛应是两个独立的阶段,而不应把两者混在一起。发散思考的时候不要收敛思考,收敛思考的时候不要发散思考,因为如果两种思维同时出现,一定会相互干扰。特别在发散思考的时候,此时的目的是想出尽可能多的备选答案,如果提早进行收敛思考,批判性地品评发散出的想法,那么继续发散时新的想法就会被压制和阻碍。

对于比较复杂的问题,可能需要多次的收敛和发散,那么也要按照下图的方式进行,同样不能把两者混在一起:

很多人都有这样的经验,一个问题想久了,就会按照某个熟悉的思路想下去,一旦这条路走不通,就想不出其他的路了,因为人的思维,特别容易限制在旧有的框架里,被过去的经验困住,很难跳脱出来想问题。

遇到此类“卡壳”情形,我会把这个问题暂时放下,去看些与之无关的书,或者干脆出去走走、放松一下,然后可能在某个不经意的瞬间,灵感突现,豁然开朗,这其实是潜意识帮了大忙。

(二)关掉不可能的声音,才会有新的可能

适时的让我们头脑中的“监控者”休息,让潜意识里的想法冒出来。

(三)随机与混乱,为我们带来灵感

必要的秩序和规则之外,我们可以从多个方面,有意识地引入一些混乱、随机和意外的成分,让这些东西成为培育我们新想法的土壤。

意外、混乱,还有随机性会为我们带来灵感,当然这种杂乱的效果应该是可控的,它应该与有序的工作结合起来,才能发挥最大的效用。

混乱是秩序的另一种形式。通过混乱颠覆固有的、模式化的思维习惯,最终构建出新的秩序。在思考一个复杂的对象时,混乱是不可避免的,因为你必须把很多或近或远的信息、素材纳入在内,这时要想把它们一一分类、整理既不现实也不经济,还不如把它们笼统地放在一起,自由碰撞和组合。

三、思考可以有自己的形状

将思维转化成为图像。

“图解思考”指的是用画图的方式来直观表示出我们思考内容,有利于我们对所思考问题的解答。

(一)如何让《盗梦空间》不难懂?

图示有两个好处:一是让复杂的关系更好的显现,二是图示时分担了人脑中工作记忆的负荷,使得工作记忆有更大的活动空间参与更深更广的思考。

(二)突破工作记忆的限制

人的思考依赖于工作记忆,工作记忆不仅能暂存信息,还能加工信息。比如人在阅读时,不论是对单个词义的理解,还是对文章整体意义的领会,都有赖于工作记忆。而工作记忆有一个特点,就是它能同时处理的信息非常少。一旦需要处理的信息超过了工作记忆的容量限制,那么部分信息就可能被忽略或者遗失,思考问题时就会顾此失彼。

与工作记忆极为有限的容量相比,一幅图可以包含的信息就太多了。

借助图像观察和视觉表征加工,我们可以非常高效地处理信息,这对解决复杂问题有明显的帮助。

一张思维的图案很可能无法像语言表述那样去传达十分精确的意义,却能够激发起人们的直觉思考。这种直觉思考能引发顿悟,帮助人突破思考的瓶颈。

(三)图像也参与思维的推进与创造

对草图的反复修改伴随着思路的持续修正和完善。在绘制草图时,如果有局部图形需要修改,并不应该把原来的线条擦去,而是保留下来,以方便和更新后的设计进行对照,这样就可以回顾自己思考的历程,并从该历程中进行反思。

草图对思维过程的推动作用是至关重要的。

把思维转化为外显的图形,为我们的思考扩展出了一个更大的空间。

在发散思考和收敛思考之间,还可以有一个“探索”阶段。为了更好地进行探索,思考者需要一些基本的工具,比如一个有意义的空间和大量的信息节点。棋类游戏的棋盘,不论是象棋棋盘还是围棋棋盘,都创造了一个有意义的空间,正是有了这个空间,思考者才能在上面进行思维探索。当然除了棋盘之外,不论是一块白板、一张纸还是一张桌面,都可以成为思维的探索空间。在探索空间之上,思考者可以加入许多信息节点,比如索引卡片或便笺纸。节点的特点是,它们是模块化的、可移动的,因此可以“打乱重洗、排序和重新分组”。

用纸笔构建探索空间的方式,让整个探索过程是可见和可变的,方便思考者去自由尝试各种各样的可能性,直到找出最佳的解决方案。一个可以供思考者自由探索的空间之所以重要,是因为在复杂问题的解决或者复杂产品的设计过程中,人们很难一开始就找到一条正确的航道,而是必须在反复的尝试、摸索和试错中,通过不断提出各种假设并加以测试,才能逐渐让问题清晰起来。

(四)根据情境选用合适的图形

图解思考的基本原则是:基于所思考的内容本身,自行创造或设计与其相匹配的图形式样。

四、世界上没有轻而易举的答案

只有极少数的人能做到周密思考。

(一)为什么我们总是难以周全?

一个人思考问题的周密程度是个人思维品质的主要指标之一。

在解决一个具体的问题时,我们无法完全消除盲区,最多只能逼近无盲区的状态。

总的来说,人在思考时可能会有很多毛病,为了克服这些毛病,我们需要一些“工具”,来为我们的思考提供某些框架结构,或是提供某些支撑,我们把它们称为“思维脚手架”,它们可以帮助我们的思考更自如地伸展开来。最常用的“脚手架”是矩阵和清单。

(二)简单的矩阵,发现更多思考的盲区

广义地讲,矩阵是指不同维度组合的直观化显示。利用矩阵这个工具,我们可以对问题进行不同维度的分解和组合,进而提升问题分析的深度和广度。

(三)无限穷举,不断地扩展思维

好的清单,是经过提炼的智力框架,帮助我们的思考至少达到基本的周密。

清单是用穷举方法来扩展思维的工具。

清单是一种“强制思考工具”。

好的清单,是经过提炼的智力框架吗,帮助我们的思考至少达到基本的周密。

编制清单的基本方法是先增后减,即先尽可能地穷举一切可能项,然后再就其必要性进行仔细严格的筛选。

做好第一步的是不要带批判的眼光,宁可把清单列到冗余或者过度的程度。第二步是对所有选项进行筛选和合并,保留其中最有用、最有可行性或者最精华的部分。删减是必要的,它使清单更具有可行性。

思维导图:

总结:

从这一章我们学到:

1、对大脑断舍离,进行简化,过滤掉没有价值的信息,让大脑更好的工作。

2、潜意识的重要性,我们可以通过这些方法来迎接灵感:a.用足够多的资料喂养潜意识 b.让大脑中的监控者适时休息,让新想法冒出来 c.打破或改变一定的秩序,为我们带来灵感。 

3、运用工具,如图像法、矩阵法、清单法,达到更好的思维方式。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