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见》爆火背后的缘由——以悲悯心懂人性
柴静的《看见》自面世以来倍受争议,人们对它的评价褒贬不一。褒之者在于肯定柴静对新闻的独特看法,并能兢兢业业恪守记者的职业操守;贬之者在于柴静不加掩饰地暴露了许多社会问题,甚至有很多事例一直以来都是禁区。也正因为如此,《看见》在多重声音中展现了它历久弥新的生命力。笔者认为柴静正是“以悲悯心懂人性”才会使得这部作品褒多于贬。
初次认识柴静,是在多年前看她的纪录片《穹顶之下》,当时给我的印象是一个外表看起来柔柔弱弱的女孩居然有胆量深入虎穴去调查中国最为严重的雾霾事件,因为这个,在心底里由衷地敬佩和喜欢她。
看完《穹顶之下》这个纪录片后紧接着读了她的《看见》,读完后使我倍受感动,震惊与诧异之余无法用笔记录当时的感受。直至今日,再读《看见》,仍有一番感动萦于心田,我看到了柴静对人性的尊重,看到了她对众生的一颗悲悯之心。
《看见》以柴静作为记者时采访到的事件为对象,写了这些事件背后的不为人知的一面。这是她的青春,有她和朋友为了真相的求得而不顾一切向前冲的点点滴滴、有她铁般相携相助的友谊和相互理解相互包容的团队、有她的伯乐和领路人;更是她的成长,她从一个对新闻什么都不了解的外行逐渐成长为一个伟大的记者,成长为一个对人给予更多理解从而胸怀悲悯之心的人。
柴静也经历这样的阶段:刚开始时她勒令自己不能在节目中带着感受,认为客观的前提是不动声色,真相会流失在涕泪交加中。但很快她发现世间有另一种可能——客观是对事件中的任何一方都投入其中,有所感受,相互冲突的感受自会相互克制,达到平衡,呈现出“客观”的结果,露出世界的本来面目。
在女人踩死猫的事件中,我们看到了离婚女人的畸形心态,柴静在对真相的了解后,写下了:“作为一个记者,通往人心之路是如此艰难,你要付出自己的生命,才能得到他人的信任,但又必须在真相面前放下普通人的情感……在这个职业中,我愿意倾尽所有,但是,作为一个人,我是如此不安。”不安是因为她理解了女人,生出了悲悯之心。在药家鑫事件中,柴静顶着众人的压力,采访了药的父母,还原了白发人送黑发人的悲哀。受害人张妙父亲说:“(药家鑫执行死刑那天)高兴是高兴,但对他妈他爸觉得有点同情。我还有两个孩子,我必然还有依靠,但药家现在必然没有一点依靠了。”柴静在采访结束后说了让人印象很深的话:我知道他俩(药家鑫和高晓松)身上携带的病菌,人人身上或多或少都有,我们都是时代的患者,采访在很大程度是病友之间的相互探问。所以在节目播出时,柴静不主张舆论对他们的各种疑问都积累出来,再一一回答。
因为懂得,所以慈悲,她相信卢安克对孩子们无能的力量;她更关注地震后普通人内心的创伤;她让两会代表争相发出不同的声音互相碰撞;她调查服集体毒孩子青春期的感伤;她揭示同性恋者精神的痛苦;她还原女犯杀夫背后的真实······太多太多,她只为这些群体能发出自己的真正声音,她理解他们,尊重他们,于道德的制高点上重新看待他们,使自己有了一颗悲悯之心。
林清玄说:“以欢喜心过生活、以平常心生情味、以清净心看世界、以柔软心除挂碍、以从容心品百味。”我想,若加上以悲悯心懂人性可能会更美好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