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决定你未来的,只有你自己
家族的微信群里发了一个红包,点开看,原是庆祝家里小弟高考的喜讯。
有人考得好,自然也会有人考得不好。考得好的,开始享受自己漫长的假期,刷剧,游戏,旅游,像是发泄一般,要把自己高三时无暇的日子补回来。考得不好的,沮丧或是恼怒,想着复读,或是一分一分比对着学校,误以为自己的人生就此有了结果。

实际上,人的一生从来不是在某次的决定或结果中就此盖棺定论的,决定你人生的,往往是你个人的能力和你对生活欲望的综合。
当然,以我当下的年纪,说这些似乎有点站不住脚。
到底是个没见过世面吃过苦难的愣头青。
在我目前所经历的人生里,我所感悟到的,如果硬是要给你的人生强加上一个价值,怎么,决定你未来均值的,归根到底,是你内在冲动,你真正的欲望。
以我的人生经历,除去那些人为的家庭遭遇,已经不可避免的天灾人祸,大概会是千万中国学生当中的一个缩影。选择了一所未知的学校,一个尚且喜欢的城市,在选修课选逃,公共课必逃的四年里,做着自己尚且热情的事情,在没有惊喜当然也没有惊吓中顺利毕业,做着自己不太喜欢但也不太讨厌的工作,然后结婚生子,生老病死。
这是我原本对于生活所有的猜想。

至少在这条路上行走着,至今毫无建树的我,一直都认为在社会的金字塔里,就是这样一层一层的筛选形成的。的确,至少从一个校园里的学生的角度来看,那些中考的失败者们,高考的失败者们,或是倚仗着蒙阴,出国留学去了一个不那么知名的野鸡大学的留学生们,相比于清华北大,哈佛剑桥的天选之子,他们被排除在了某一种可能性之外。这种残酷的筛选,就是多少年来鞭策我们每一个人时刻不敢松懈的原因。
回想起自己的高考,似乎还不太遥远,心境却早已不同。回想起自己这两年来在云南的种种遭遇和经历,不免有些感慨,当初十八岁的自己为那些排山倒海又无法实现的目标找不到宣泄出口时的心情。
然而悲观的事实在于,我曾一度以为自己能在云南的山间水间长成一位脱俗少女,奈何昆明的妖风和烈日让我长成一位十八禁的泼妇。
即便是如此,也开始有人对我当下的生活抱以赞许。
可确是在这与自己当初立下的flag日益远离,在一天一天,顺从自己内心的想法和安抚自己的情绪中,渐渐了解了自己的喜好和目标,清楚了自己内在的动能。
残酷的社会压力逼迫我们通过复制所谓的成功道路来获取社会资源,而完全忽视了人的内在动能才是决定你位置的根本因素。

两年后的今天,当与过去那些知心知己重逢时,一阵惊叹,你变了好多时,你脑海里闪现的,绝不是为当初失误的懊恼,而是你真正意义上,成年离家后,那些走过的路,遇到的人和事。
然而,人由来生而不同,同样也生来不公,上帝给每一个人的起点肯定是不同的,说什么一条起跑线那就是瞎扯淡。因此,你无法去定义或评价别人的选择和生活。
求仁得仁。安逸平淡的生活也好,厮杀流血的生活也好,只要最终你获得了你想要的,所有的生活都值得被祝福。
但是我最终明白的是,人生任何一个阶段的“筛选”都只是一种形式,别被这些一时的标准迷惑。定义你最终归宿的,一定是你能力和欲望综合的那个真实的你。

是啊
无论你考了多少分,能不能去你想去的学校,都不用担心。你能去的地方 一定会带给你你预想不到的惊喜,你会遇见一些人,觉得相见恨晚,或者遇到一个人觉得在那里值得,这是命。
遇见你该遇见的,接受你所不能改变的其实不错,中考高考的迷人之处,不是如愿以偿,而是阴差阳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