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上攀比,看自己一无是处

2021-12-15  本文已影响0人  所谓伊人J

这几天一直在关注浙江疫情,巴不得病毒尽早被扑灭,接下来的春节可以不用提心吊胆地走亲访友。

部分人员的流调曝光,叫人看了,心里有些泛酸。

52岁的司机大叔,从早上六点出车,到凌晨两点收车,一天的行程很简单,除了送客,就是家里、菜市场和快餐店,三点一线,没有娱乐。

57岁的阿姨,从凌晨3:05分出去拿货,晚上九点多收摊,中间除了接送孩子放学,一直在忙碌。

还有就是57岁的奶奶,连续一星期,每天劳动都是在12小时之外。

我们看到的只是一星期,实际上,这可能是他们常年一成不变的生活。

我们看到的也许只是一个缩影,现实生活中,这样的人不在少数。

50岁之外,开始往老年靠近了,人的精力一天一天衰减,身体机能也是一日不如一日,他们却在从事着青壮年一样繁重的劳动,日日为生活在奔波。

我也是50出头,情绪低潮的时候,放眼周围 ,不免觉得,别人的生活都是花团锦簇,闪耀着亮丽的色彩,唯有自己过得像黯淡无光的苦行僧。

收入不高,住房不大,儿子不优秀,娱乐基本不沾边,每天还得为生活吭哧吭哧地打拼,这么一看,自己的人生灰头土脸,简直一无是处。

但跟上面几位打工人两相对照,他们几个其实是整个社会的冰山一角,才发现自己显得过于矫情,倘若非要给自己脸上贴点金,这就叫内卷。

没有特殊情况,基本不早起,最早也得七点之外,八点半到班,先去茶炉房泡一杯红茶,然后才开始工作。中午正常休息两个小时,晚饭后,正常散步一个半小时,夜深人静开始读书写字,不迟于十二点休息。

就这样,我还时有牢骚,内心暗暗抱怨活太多,收入与付出不成正比。

再看看这些打工人,真正有些汗颜,我的辛苦从何说起?

是,没错,我是比他们多动一些脑筋,他们比我多付出一些汗水,但是各有各的艰难与局促,凌晨三点起床,披星戴月,风雨无阻,穿梭于熙熙攘攘的菜市场,甄别、挑选、批发各种蔬菜和肉食,其中的辛苦与折腾,岂能与外人一一道来?

如果一味把目光锁定在医生、老师、公务员这些职业上,与我的同龄人相比,我确实无法望其项背,因为她们的成就与收入甩我十八条街。

暂且不说,我这个人相当俗气,往往把自己跟他们比较,比得自己一无所有;也暂且不谈,她们比我辛苦多少倍,她们也有不足与外人道的尴尬与不得已,单单就论占比,这样的群体,应该占社会的极少数吧!

毋庸讳言,这个社会的基座,绝大部分是劳苦大众,是为一日三餐打拼的市井小民。

我口头上一直说自己是普通的市井小民,而实际行动却是,时常把眼睛向上看,看得自己一无是处,只剩下妄自菲薄。

有位作家说过:我们的眼睛除了平视和仰视,更应该经常俯视,俯视疾苦和病痛,俯视角落和夹缝,俯视大众和底层。

倘若从思想到行动都把自己当作普通劳动者,也就不会有那么多的埋怨,一分耕耘一份收获,自己付出多少劳动,就该得到多少的报酬,没毛病。

倘若非要给自己找点不足,那就付出更多的努力吧,与其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

努力了,不一定有收获,不努力一定没有收获,没毛病。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