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建两个字的正解-正本清源文化自信

2018-04-08  本文已影响0人  耀佳小名双儿

封建,原意是封邦建国的一种政治制度,这种制度始于周代。周天子将国土分封给自己的族人、功臣,形成众多的诸侯国,各个诸侯国是一个完整的国家。这种制度在秦始皇统一天下后被郡县制所取代,天下事务归于中央集权,所以这个时候已经没有封建制度了。

图片风景位于广德寺

现在人讲的封建这个概念来源于西方,西方的社会在漫长的中世纪都是过着一种封建的制度,这一段历史在中国找不到对应,所以中国的学者用封建代指秦以后到明清所有的中央集权的王朝,这是借鉴西方概念对中国古代社会的划分,是不符合国情的。

所谓迷信,很好理解,就是盲目地相信,对任何事物,都可以达到迷信的状态,哪怕是对科学,盲目地相信现代科学也可说迷信,所以说封建迷信,这一词,应该是说在工业革命之前,人们由于对科学的无知而对事物盲目地相信。

封建迷信现在成了污蔑华夏民族传统宗教习俗的专用词。华夏民族的宗教习俗是什么?就是从古以来形成的一系列信仰习惯,鬼神信仰和祖宗崇拜可以说正是华夏民族的信仰特点。

《尚书·尧典》就说:“肆类于上帝,禋于六宗,望于山川,遍于群神。”

中国人的信仰是多神的,但多神并不代表着落后。自从近代开端,中国国力衰落,中国人的文化自信也丧失了,现在的国人认为,只要是西方的、外来的,都是先进的,凡是中国固有的、传统的,都是落后的;直到今天我们的国家已经走在世界的前列,很多同胞却依然在这种心理的作用下,没有一点文化自信:每每涉及自己民族传统的宗教文化习俗,都斥之为封建迷信。中华文明家国文化情怀主脉是时候当正本清源了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