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六智

2021-03-05  本文已影响0人  爱生活的辛迪
人生六智

1-正,是规矩。

正,上一下止,守一而止。

原意是说,天下定于一,天下定于某个标准,所以正有“规矩”的意思。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人立于世,就要各安其位,当官的守当官的规矩,小民守好小民的规矩,这个世界才有秩序可言。

倘若各行其是,那就是崩坏的开始。

正,是正气。

孟子说,养浩然之气。

所谓浩然之气,就是刚正之气,就是人间正气,是大义大德造就一身正气。

孟子认为,一个人有了浩气长存的精神力量,面对外界一切巨大的诱惑也好,威胁也好,都能处变不惊,镇定自若,达到“不动心”的境界。

心如水之源,源清则流清,心正则事正。人有了正气与规矩,才能把事情做好。

2- 行得稳

稳,是谨慎。

礼记有言:举大事必慎其终始。是说做大事,从始至终都要慎之又慎。

老子说:慎终如始,则无败事。只有时刻保持警惕,谨慎处理事情,才能不至于功亏一篑。

稳,是功夫。

一日练,一日功,一日不练十日空。

三天不念口生,三年不做手生。

战阵之上,喊杀冲天,炮鼓雷动,为什么马儿稳如泰山,不会四散奔逃?因为战马都久经沙场,练出来了。

要想行得稳,不出差错,那得花大力气去练,在这上面花功夫。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3- 想得开

想得开,是智慧。

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生活中很多事情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我们每个人不可能在每一件事情上都获得成功。

想得开,是豁达。

道长有一个爱抱怨的弟子。一天,道长将一把盐放入一杯水中让弟子喝。

弟子说:咸得发苦。 

道长又把更多的盐撒进湖里,让弟子再尝湖水。 

弟子喝后说:纯净甜美。

道长说:生命中的痛苦是盐,它的咸淡取决于盛它的容器。

一个人胸怀足够宽广,有一颗豁达的心,面对世间的纷纷扰扰也就自然想开了。

4- 放得下

放得下,是觉悟。

“是非成败转头空”,从三皇五帝至今,不过是你方唱罢我登场,古来多少英雄汉,南北山头沃土泥。正如金刚经上所讲,一切“如梦幻泡影”。

健康、亲情、友情,这些东西的价值远远高于功名、高于财富。

于是,生命开始褪去浮华,得意失意都只是点缀,而不再是必需。

放得下,是淡泊。

俗话说,世事如棋局,不执着才是高手,计较一城一池的得失,反而失了人生的大格局。

少欲则心静,心静则事简。

一个人欲望少一点,心就会沉静一些,心一静,事情就会简单很多。

人的欲望如果不加以节制,那么遗患无穷。

所以,诸葛亮说,淡泊可以明志,宁静可以致远。

5- 吃得饱,知足常乐

老子讲,故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

一个人知足往往就不会太出格,也就不会遭受祸患,知道停止和止步,就可以长久地存在下去。

有时候,富贵不如意,贫贱也不如意,心头知足才是如意。

名声如浮云,富贵带不去,知足常乐才是生活的真谛。

6- 睡得香,心底无事

寝不安席,食不甘味。心中有事,吃饭不香。

世间万物没有绝对的好坏,“万法由心造”,事情的大小好坏都是自己内心决定的。

心能转境,就能把小小的囚房变成三千大千世界,和法界一样宽广。心中不能转境,就是住在一个大花园、大别墅里,日子久了,也会感到无所事事,空洞,拘谨,不自由。

世间万物本无好坏,只是心上有了分别,才有了好坏。只要守住了这颗心,知足常乐无闲事,那便人生处处好风景了。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