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修行】意志力的锻炼
林世儒老师教过我们一个有关意志力的训练方法,叫做「是与否的挣扎」——
「是與否的掙扎」練習是基於葛吉夫大師的理論:透過「摩擦」「融合」「結晶」達到「內在統一」,以及「有意識的受苦」和「犧牲」。最後要提醒的是:「犧牲只在結晶過程中才需要,其後人可以擁有一切他想要的東西,不再有任何律則規範他,因為他就是自己的律則。」因此練習時要特別記得隨時詢問自己「我為何要做這個練習?」「我想要獲得什麼?」「我現在做怎樣的調整會更能幫助自己達到目的?」永遠要記得「我為何要做這個練習?」不然就會失去了做這個練習意義。
練習時雙腳平行中間一個腳板的距離,或是與肩同寬也可以,親身具體去試比較,感受有什麽不同,哪個方式比較適應與舒服。雙手側平舉,手心向下。用不聚焦的眼神(神聖舞蹈的眼神)放鬆的看著正前方沒有焦點,眼睛如鏡子般的讓外界的影象映入眼中,被動地看到外界的景物。過程中保持眼神,同時能感受到身體,放鬆而不認同身體的反應。用最小的力氣保持身體的姿勢,既不過度用力,且姿勢又不變形。
可在每天的任何時間與地點進行,只是身體會可能會發出巨熱與大量流汗(尤其是南方的夏天,北方還好),最好在練習完之後擦乾汗水,等身體恢復常溫之後再盥洗,會感覺到特別的清新與充滿活力和信心。練習時間的長度可以從五分鐘開始,建議是十五分鐘,當然要做到三十分鐘也行。關鍵不在時間的長短,而是在於產生身心內在的「摩擦」與「是與否的掙扎」。
當感受到身體巨大的酸麻脹痛的時候,此時有個聲音很想把手放下,另一個聲音則是很想要堅持,這就是「是 」與「否 」正在激烈的摩擦,這個摩擦會產生巨大的熱能,使我們汗流浹背,身體與頭腦不斷的掙扎翻騰,此時透過內心的「意願」和身體的「意志」堅持著不把手放下來,這就是被稱為「犧牲」的「有意識的受苦」,它會為我們帶來身心的「融合」與「結晶」,鍛鍊出一種能夠承擔痛苦與不受影響的力量。
為了有效的穿越這樣的痛苦與掙扎,只要保持眼神的放鬆與不聚焦,頭腦中的思緒自動會變少,批判、質疑與放棄的負面念頭將會平息,而身體的痠麻痛等感覺的影響也會降低,我可以穩定地站在那裡,知道一切的發生但不起自動化的反應,就像是在觀察一件和自己沒有直接相關的事。我開始和自己的頭腦、身體、與情感產生一點間隙,我可以真正的觀察自己,而不再是產生自動的反應與「認同」。這也是走在心靈成長上能否有所成就的最關鍵與重要的能力之一。
我想,这种「是与否」的摩擦,其实每时每刻都在发生着,可是平时的这种类似于纠结的损耗,和有意识地锻炼时所经受的摩擦,究竟有什么区别呢?
比如,今天早上大鱼在漆黑的凌晨醒来,就大哭着想要喝奶。本来他已经戒断了夜奶的,估计是因为前一天没吃晚饭就睡觉,半夜里饿醒后又享受了两次母乳,唤醒了他对母乳的心理依赖吧。小小的他一定是没想明白,为什么今天凌晨醒来,妈妈又不给喝奶了。于是拼命地大哭,生气地在床上滚来滚滚去。我努力地在震耳欲聋的哭声中,想要多睡一会儿,多休息哪怕那么一点点时间,但终究证明,这只是妄想。
最后,终于被大宝叫起来,出卧室给他冲了一杯羊奶粉,看看时间已经是5点多,于是我内心里开始斗争:究竟是上个厕所回去睡回笼觉呢,还是索性起床趁清晨完成三、五百字的写作练习呢。这还蹲在厕所里马桶上犹豫着呢,大宝却跑了出来,告诉我大鱼彻底不睡了,她打算带上小家伙们出门锻炼。那么,我要不要一起出门?还是自己趁机睡个回笼觉呢?我再次陷入了另一个挣扎。
这几次「是与否」的摩擦持续都不算太久,许多时候都是如此。但也有时,比如在某些身体锻炼的过程中,或是必须面对工作的时候,会有更强烈持久的「斗争」或「摩擦」过程。那么,在这些日常经历的场景中,是否也会和有意识地进行「是与否」练习时一样,借由「摩擦」带来「融合」与「结晶」呢?
我想,这锻炼应该是一样的吧?虽然这境遇由外在的事情触发,但最终还是遵循自己的意愿做出了选择,并享受或承担自己选择所带来的结果。在这一次又一次「斗争」的过程中,所锻炼到的,就是那意志与意愿的力量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