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场练习读书会: 区分观察和评论

第十五次练习读书会复盘
主题:区分观察和评论
1月24日,1个半小时,8个人共创第十五场读书会,练习好好的区分与我们相关的观察和评论。
在书写中,我们对于一些负面的,让自己感受不舒服的话语能快速判断是评论,对于评论,内在里是对于评论背后有更多的需求没有被看到。对于观察,不止要加上语境,更需要陈述性语言。具体事件具体分析。每人一句话总结区分观察与评论中学到了什么?为什么要区分观察和评论。
谢娟说:没有绝对化的观察,没有绝对化的观察,没有绝对化的评论。
养成直观的观察,本真的想。
对于与孩子沟通或鼓励肯定孩子,可以先基于事实的观察,最后加上对孩子的积极评论。让孩子明白,自己是因为什么情景下被夸赞了,同时让孩子理解那个被肯定的词,意味着什么,未来沿着被肯定的具体情景多重复做。
如果总结如何区分观察和评论的表达方式,有以下简要的6种表达方式:1.评论人对评论负有责任;2.把对他人思想、情感、愿望的推测当唯一可能;3.预测当事实;4,缺乏依据;5评价能力时,把评论当事实;6.使用形容词副词时,把评论当事实。
在微小行动中,邀请接下来的一周观察自己语言中这些表达方式是否有不同,觉察“从不、总是、每次、一直、没有人等在哪些情景下是观察,哪些是评论。
反思没有坚持的原因有:多年的思维习惯,没有连续的思维。
这一章我记忆最深的是:非暴力沟通主张评论要基于特定时间和环境中的观察。这句话,时刻提醒自己要基于特定时间和环境。减少以偏概全的话语,减少评论的话语。
总之,对我,学习区分观察和评论的这两个周,时常去觉知自己头脑中飘过的是自己的主观评断,还是一个客观观察?我是不是又在用自己的信念系统去理解他人了?提醒自己带着好奇心,真实、智慧的表达,慈悲的表达爱。还有一个感受是,当我能练习区分出观察和评论时,我能听到老公或他人语言背后,其实他只是想要表达观察,只是话语中会有习惯性用词,让我感受不好,觉察到这一点,已经让我感受好很多,是,他,只是没有学习过非暴力沟通,不明白观察和评论,还不会表达爱,我已看到他语言背后的那份爱。
第十六场练习读书会
主题:体会和表达感受
时间:见群内
共读章节:非暴力沟通第四章p37-p45
共练习:非暴力沟通实践手册--爱的语言练习本p85-p93
思考练习:这一周体会自己的感受,你可以表达出自己的哪些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