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鹏鸟

2020-12-05  本文已影响0人  非夷非惠

日夜读庄子第一天

内篇•逍遥游1.1

【文】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鸟也,海运将徙于南冥。南冥者,天池也。


【说】•大,穷尽想象力地描述这个大,北海有一条鱼,它的名字叫做鲲。鲲的大,不知道有几千里,这个几千里也不是实指吧,我觉得是虚指。鲲化作鸟,它的名字叫做鹏。鹏的背,不知道它有几千里,这里也是虚指;鹏奋起而飞,它的翅膀像天边的云,天是无边无际的,翅膀能像天边的云,那当然就是很大了,你有多少想象力,它就有多大,这是文学的趣味之一。譬如唐代的诗圣杜甫写洞庭湖之大,“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天和地,日月星辰,都浮在这洞庭湖之上,与之有异曲同工之妙。这只鸟,海风动起时将迁往南海。南海,就是天然大池,既然这个大池容得下大鹏鸟,那么它的大就不用再啰嗦了,这叫戛然而止,为的是给读者留下开放的想象空间。

化,随心所欲无拘无束地化。大鹏鸟由鲲这条鱼变化而来,鱼不会飞,要飞,就化作鸟。其实,鲲和鹏是用一样东西,只不过,随心而化而已。入海成鱼,上天成鸟,多么自由,如果仅仅是鱼,就被束缚在大海里;如果仅仅是鸟,就被束缚在陆地上,天空中。于是,我就叫它鲲鹏吧,鲲鹏很大很大,大到,你只能看到海的世界就是鲲的世界,天空的世界就是鹏的世界。你当然不用细细地去测量千里这个距离,在庄子的世界,行不通。千里只是一个虚指,我上一节提及过了。据说,《易传》,这本诠释《易经》的经典之作,就是从庄子这里继承了化这个观点的。国外某些学者击节赞赏的是,自我转化能力,觉得这个太了不起了。老实说,我之前也没有意识到自我转化这一层,可见,还是要多读书,借用杨绛一句话,“我们的阅读面很广。所以‘人心惶惶’时,我们并不惶惶然。(杨绛文集·散文卷·下·p223)阅读面广了,知道得更广泛,可以全景式看现象,当然阅读同一个文学作品是就更有滋味了。

知,知道自己处于一个什么样的境地。这么自由,这么大的鲲鹏,也是会遭遇困境的,譬如,海风动,就是今日所谓的海啸,所谓的飓风,鲲鹏有预知的才能,它一旦意识到,将有飓风袭来,它就知道要南迁,它当然知道南面还有一个南海。这也挺好玩的,预知是我们一直在孜孜追求的东西,譬如天气预报就是一个伟大的进步,省却了多少麻烦。两千多年前的鲲鹏也会天气预报,了不得。其实《老子》第三十六章也涉及到这个预知的能力,我摘录一下“将欲歙之,必固张之;将欲弱之,必固强之;将欲废之,必固兴之;将欲取之,必固与之。是谓微明,柔弱胜刚强。鱼不可脱于渊,国之利器不可以示人。”不过这一章历来在学界争论很大,众说纷纭。我就提及一下这个预知的能力,以解释老庄之间的相承。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